中国海军在近年来快速发展,在10年前,2艘956EM型驱逐舰才刚刚交货,新型052C、052B、051C也刚刚服役未久,新型054A型护卫舰的第1、2艘才刚刚服役。10年后,中国海军已有1艘航空母舰,052C型已服役了6艘,052D型服役了6艘,054A型已经服役了近30艘,规模和质量呈现双重扩大。

2002年底下水的052B型驱逐舰预示着中国海军新时代的开端

但是,海军规模的扩大也会带来许多变化,有一些可能是消极的,这需要控制。最直接的例子是一战前的德国,或者说德意志第二帝国。在1890年俾斯麦去职后,威廉二世顺利地放弃了俾斯麦精心筹备的、以孤立法国为核心的俾斯麦外交体系,转而热烈地拥抱了世界政策,加入了对世界殖民地的争夺。本来当时的霸权国英国对俾斯麦时代的德国非但没有太多冲突,反而因为很大程度上德国削弱法国的做法有助于英国人维持大陆均势政策,两者之间有着重要的战略互动。结果德国放弃了这一定位,转而发展海军,向英国的命脉海上秩序发起了挑战,由此引发了英国越来越大的注意和猜忌。英德矛盾不断上升,甚至超过了英法和英俄矛盾,最终德国成功地把英法俄三个矛盾重重的国家赶入了共同对抗德国协约国阵营,英德矛盾成为三国协约的核心驱动力,最终酿成了一战。讽刺的是,在一战中,德国大量消耗国力建造的主力舰队几乎没有发挥作用,除了虎头蛇尾的日德兰海战外没有大规模参战,真正有效出海作战的反而是初出茅庐的U型潜艇。

庞大的公海舰队最终诱发了一战而且没有发挥实质作用

许多史学家相信,如果威廉二世没有过早放弃俾斯麦的政策,德国可以凭借其中欧枢纽的优势和极高的生产率成为欧洲大陆最为重要的国家,可能最后可以成为与英国平起平坐的欧陆大国。如此可能就没有一战,也就很可能没有二战,世界历史可能就要大幅度改写。当然,历史没有假设,德国的错误战略让德国在整个20世纪前半叶都处于不正常的状态。在二战又付出了近1000万德国人和更多其他国家人的生命后,德国才最终被真正纳入了欧洲体系中,变成了现在欧洲最为重要的国家之一,并在欧洲一体化中扮演举足轻重的角色。

公海舰队成为过眼云烟,德国反而真正发展起来了

德国的例子可以说是重要的,这是错误发展和使用海权的例子。对于中国而言,情况同样复杂,需要慎之又慎。中国面临着两个非常显著的海权特点,需要特别关注。

其一,中国是个典型的海陆复合型国家,有1.8万公里长的海岸线,也有2.2万公里的陆地边界。中国一面向海,一面则深深嵌入亚欧大陆。中国也是世界上陆地和海洋邻国最多的国家,其中不乏俄罗斯、日本、印度这类世界级或潜在的世界级大国,还有如韩国、越南、印尼、马来西亚这类举足轻重的地区性大国。海陆并重是中国不得不采取的地缘策略,从国家安全的角度上,中国首先必须解决陆地和海洋方向上两种不同形态的安全威胁,所谓塞防和海防之争是个伪命题,中国两者根本不可偏废。因此,中国有海上力量的需求,但这种需求需要与陆上力量协调。

中国可以说是强邻环伺

其二,中国的近海是高度封闭的,而从周边到远洋却有着日益庞大的利益。第一岛链一直是中国战略思考的重要概念,这事关中国能否与世界市场联系这一关乎生死存亡的问题。第一岛链从日本列岛开始,经过琉球群岛、菲律宾群岛和印度尼西亚群岛,这构成了相对封闭的地理空间,关键水道只有类似于马六甲海峡、巽他海峡、巴士海峡、台湾海峡、宫古海峡等。对外开放是中国改革开放的发展基础,没有开放的海上环境中国根本走不出去。在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外贸是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对外贸易和对外投资是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从10年前中国大量劳动力密集型产业向欧美市场输出产品,到现在中国开始逐步输出技术乃至标准,中国的发展与世界的联系非常庞大且日益紧密。

庞大的洋山港背后是中国与世界的深度联系

第三,中国面对的是美国单极主导的世界秩序。类似于当年的德国面对英帝国一样,在海上中国面对的也是由美国主导的海上秩序。美国主导的海上秩序强调海洋的公共空间特征,并通过《联合国海洋法公约》等国际法构成基本法律体系,这有利于美国这类超级大国最大限度使用海权确保资源自由向着最好的地方流动,同时也可以让美国进行快速力量投射,但也不妨碍其他国家搭便车。美国的资源整合能力目前无人能比,其内部依然保持极高的生产率和稳定性,包括欧洲、日本都无法与之相媲美,更不用说才真正现代化不过70年的中国。中国要取代美国为时尚早,因此姑且不论是否有必要,中国根本无法挑战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

美国依然是世界海上秩序的主导者

可以想见,中国的海权发展要受制于这三个不可更改的结构性因素,如果忽视这三者,中国海军发展将不仅不会带来安全与利益,反而会恶化中国自身的处境。这三者决定了中国海军的可选项,那么中国海军就必须同时面对来自近海和远洋的双重任务要求。

不过值得高兴的是,核武器的出现大大降低了中国陆上防卫压力。尽管核武器往往被视为进攻性手段,但事实上核武器的防卫作用更为显著。中国不需要寻求在领土上的战略纵深,这与俄罗斯大不相同,因此也不需要维持大规模的常备陆军。一支精干的、能够全域机动的陆军部队便足够应对以边境纠纷和非传统安全威胁为主要表现形式的安全威胁。中国海军也可以因此获得更多的资源。

精干高效的陆军足以应对一般性的陆上威胁

中国海军应该同时建设近海舰队和远洋舰队,类似于许多世界强国。现在,中国海军的装备体系已经呈现出这样的特征,比如以056型轻型护卫舰、053H3型护卫舰以及其他尚且在役的二代护卫舰可以作为近海舰队的装备主力,加上岸基航空兵和常规潜艇,近海基本上足以应对大部分威胁。这些经济型作战单位可以在近海纳入解放军已有的作战系统,发挥出很高的作战效能。

056型护卫舰将是近海主力

在远洋战略上,中国则可以维持一定程度上的搭便车,确保航行自由和有限的兵力投送能力即可。因此,中国的远洋舰队维持一定的规模便足够使用。中国可以配备3个左右的航母舰队,常备一个处于行动状态的航母舰队即可基本上可以应对较为大型的海外事务。目前来看,已经预定和交付的大型驱逐舰数量已经可以满足此需求,主力舰队的规模维持在现有水平略多已经足够。要发展的更多的是潜艇,主要原因倒不是与德国和苏联类似争夺霸权的逻辑,而是因为中国的核潜艇技术确实还难堪大任。

中国对于航母的需求是存在的,但也是有限的

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国与美国之间不会发生战争,即便在台湾问题上,中国仅需动员一小部分的军事能力便足够对阻止台湾迈向独立的冲动,从而在这个问题上不需要面临中美关系走向不可控的境地。但是发展A2/AD系统却可能引起中美关系更多的紧张与猜忌,同时采用的方式效率低下,耗资极为巨大,这对于立足未稳的中国而言并非有利。发展远洋舰队并不会产生什么问题,但是A2/AD系统却可能产生更大的问题,而其实战效果可能极为有限。

A2/AD系统的价值并不如看上去那么高

中国还是应当接受自身的身份,寻求较为保守的国际角色。中国目前还远远不能说与美国分庭抗礼,认准自身的优势与劣势比整天“震惊美国,吓坏日本”要重要得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