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各项能力不容易,花费几个月甚至几年的时间都是很正常的。一旦度过了这个时期,孩子变得越来越优秀,家长会发现一切都是值得的。一个孩子健康成长所需要的全部良好品质,比如独立、善良、有同情心、勤奋等,都是为孩子以后的发展道路打基础,智商只起20%左右的影响作用,剩下的80%都是由以下这些因素来决定的。

1、同理心

在人际沟通中,“同理心”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有些孩子就能非常轻松地融入大环境中,找到自己的朋友圈;但是有的孩子就很难适应新环境,跟身边的人都格格不入,就是因为有些孩子还没有同理心,从来不会站在别人的立场上考虑问题,也从不体会别人的感受。

为什么有些家长总觉得,自己整天那么辛苦,孩子却丝毫不理解?其实也是因为你还没有帮孩子建立起同理心,孩子还不习惯从你的角度上体谅你。

孩子同理心的培养,是个渐进的过程。家长可以尝试一下这个方法:

每当你觉得孩子有点“自私”时,先稳定住谈话氛围,让孩子自由说出他的想法,然后你蹲下来,认真、平静地说出你的想法,最后让孩子就你的想法做出回应:“听完我的解释,你觉得接下来应该怎么做呢?”

2、独立性

独立性是孩子在新环境中生存、发展的必备心理素质。如果你爱孩子,就不要替他代劳太多事情。孩子自己的事情,最好自己完成,自己做决定。

独立性包括独立的意识、独立的行为,也就是说:

首先,孩子要能够独立思考一些问题并自己拿主意;

其次,孩子能承担起自己分内的家务、料理自己的生活。

3、抗挫力

抗挫折能力,也算是一种自我保护的能力,能让孩子在经受失败打击的时候,不至于出现精神、身体上的不正常反应。

抗挫折能力差的孩子,常因为一次成绩没考好就大哭一场,甚至好几天都闷闷不乐;遇到一点不顺心的事情,就怨天尤人,喜欢抱怨,热衷于散播“负能量”。

如何提高孩子的抗挫折能力:

一方面要在生活中给孩子一些磨炼的机会,让他们面对一些压力;

另一方面,不要对孩子过分强调“成功”的概念,以免给孩子过多压力。

4、时间管理

时间管理能力,意味着效率,是学习、工作的基本技能,也是生活的基本技能。

最于孩子来说,最能体现这一能力的,可能就是家庭作业了。同一个班,同样的作业,总有一部分孩子要写到半夜,到头来孩子累得不行,家长还抱怨老师布置作业太多。

时间管理能力是需要慢慢培养的:

最开始可通过“倒计时”的方式,让孩子在一些小事上意识到时间观念。家长可以试着训练孩子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预估好所用时间,然后自行掌控节奏,进度。

5、自信心

自信心包括两部分:外部的“认同感”和自身的“成就感”,缺一不可。

孩子做了件很得意的事,但是被家长、老师所忽视,孩子肯定不会有自信;有时候孩子虽然收到了家长、老师的鼓励,但他内心有些怀疑自己的能力,或者不喜欢这件事情,那么孩子也不会有自信。

所以说,孩子自信心的建立要从两方面来着手:

1、要多跟孩子沟通,了解孩子特长、兴趣所在,以便能够及时、恰当地鼓励他;

2、要注意平时跟孩子沟通的方式,多些包容理解,不要轻易否定孩子。

6、责任心

一个没有责任心的孩子,习惯以自我为中心,无法跟同伴友好相处,也就没有稳定的人际关系;也正是因为没有责任心,孩子也往往缺少必要的奋斗动力。

孩子责任心的培养,一般从两方面进行:

一方面让孩子学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对自己犯的错误负责;

另一方面对自己的承诺负责。

7、自律能力

一个不自律的孩子,对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没有什么概念,往往在一些娱乐、消遣的事情上浪费大量时间,很容易一事无成。

激发孩子自律能力,三个过程的相应结合才有效:

孩子自律能力的提升,单纯靠提醒、训斥是没什么效果的,必须要跟“合理的目标、成就感、兴趣”三方面结合起来。

有一个实现起来比较容易的目标,孩子才感觉有奔头;学习过程中看到自己的成绩有所提高,才能激发进一步努力的兴趣;当孩子为自己的兴趣而努力的时候,抗干扰能力也便增强了。

8、情绪管理

情绪管理,更侧重于对负面情绪的处理能力,孩子最终会形成怎样的性格、人际关系如何、社会适应能力的强弱,都与此相关。

情绪控制力差的孩子,在幼儿园、小学阶段往往表现为不分场合的大哭大闹、对家长依赖性过强、跟小朋友矛盾多。长大后,他们对家长、老师的叛逆心比正常孩子强很多,更容易厌学、逃学、打架、结交不良社会青年。

所以,在孩子小的时候,一定不能让他养成“通过哭闹、发脾气来达到目的”的习惯。这需要家长格外留意在孩子有负面情绪时,教他说出自己愤怒、生气的原因,而不是通过骂人、打人来发泄。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