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慎虽以人物画著称于世,但他在花鸟画方面的成就也不可小觑。他吸取了宋元明清以来诸家的艺术精华,结合民间的大众通俗文化,开创性地以草书笔法入画,融会贯通,不拘一格,形成了具有个性和时代气息的艺术风格。清代杜瑞联评论道:“瘿瓢寓扬州最久,八怪之一也。其画以苍老生动为宗,略似八大山人,险僻逊之,秀劲则过之矣”

 郑板桥(1693-1765年)题诗赞黄慎:“爱看古庙破苔痕,惯写荒崖乱树根。写到精神飘没处,更无真相有真魂”。近代画家齐白石(1864-1957年)非常推崇黄慎,将黄慎与徐渭(1521-1593年)、石涛1630-1724年)相提并论。他赞叹说:“前朝之画家,不下数百人之多,瘿瓢、青藤、大涤子外,皆形似也。惜余天资不若三公,不能师之。”

黄慎花鸟画对齐白石的“衰年变法”和艺术成就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齐白石57岁时,第三次到北京,在五四新文艺运动的氛围之中,遇到了艺术人生的重大转折点,同乡人黄镜人招饮,获观“黄慎画真迹《园图》;又花卉册子,八开,此人真迹,余初见也。”当时他对黄慎的放笔写意画尚不太能接受,以不以为然的态度评论道:“此老笔墨放纵,近乎荒唐,较之余画,太工,微刻板耳。”不过,相较之下,他已经警觉到,自己的画是拘谨了些。几天之后,他大彻大悟,毅然反省道:“观黄瘿瓢画册,始知,余画犹过于形似,无超然之趣,决定从今大变,人欲骂之,余勿听也,人欲誉之,余勿喜也。”

黄慎(1687-1770年)是“扬州八怪”中的全才画家之一,也是“扬州画派”画家中少有的以画人物见长的画家。他字恭寿、恭懋、躬懋、恭寿、菊壮,号瘿瓢子,别号东海布衣,福建宁化人。自幼家贫,一生奔波于福建、南京、扬州等地以卖画为生。早年师法上官周,多作工笔,中年以后变为粗笔写意。他擅长人物、花鸟、山水,书法、诗文亦佳,是清代中期首屈一指的书画名家。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