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中国的,外国的,东方的,西方的,在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各家各派,关于审美意识,文艺观方面的争鸣,常是周而复始,争辩不休。

但是争来争去,不外是主体与客体,精神与存在的相互关系而已。

这个问题,确实是探究文化艺术的美学之道。

中外文化也就在这个问题上,认识、取舍,侧重有差形成了各自的美学观,成为不同的文化体系。

“写意”这个词,是哲理性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美学思想,它贯穿在中华文化,艺术的各个领域之中。

单就文学艺术而言,诗赋、歌赋、戏剧、舞蹈、绘画、雕塑、书法、篆刻、园林、建筑……,无不以“写意”的审美观为本源。“写意”是中华文化五千年来,生生不息的美学精髓。

作为中华艺术的一大门类“中国画”也是以“写意”为其美学核心。

《长城》

“写意”义重,是核心,是哲理,是几千年来的美学观。

究其缘由,一方面是艺术实践的总结,升华;另一方面,与中国传统文化的血脉,文化息息相关。

阴阳观是中国文化的根本,认为宇宙万有不出阴阳,一阴一阳之谓道。道有上下,形而下者谓之器,器,感观可及,形而上者谓之道,道 ,感官不能及,须依心灵悟察。

与此相应,中国的“写意”,不着意于物理的真实,而注重心灵的感悟,主体客体的相互交融,用心灵的眼睛观察宇宙,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生生不息的运动变化,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天人合一“的境界。艺术构思,注重情景交融,以情写景,以景抒情,化景物为情思,化实为虚,以达诗情画意的艺术境界。用哲理的话来说,就是阴中有阳,阳中有阴,阴阳和谐,生生不息。

《北京十渡》

《贵州从江侗寨》

“写意”是中国画的美学观,也是审美的价值观,它贯穿在中国画的各个画种之中。粗笔豪放的“水墨画”通常叫成“写意画”,这是俗语,俚语,它不能代替“写意”的学术内函。

《桂林兴坪》

《桂林山水》

在中国绘画史上,有《深山藏古寺》一画的记载。画面是高山延绵,密林丛丛,但没有寺庙,只有一个和尚在山下的河边打水。巧妙地点出了这个“藏”字,寓意深远,给人以无限的联想。

近代中国画大师齐白石画了一幅画“十里蛙声出山泉”画面是从山谷中冲出一道泉水,泉水中有无数的蝌蚪顺流而下。从小小的蝌蚪,使人联想到 ,远传十里的成蛙的鸣叫。这些“写意”的精华,所谓无画处皆成妙境。

“妙境”也是自古以来品评艺术作品经常提到的“意境”,这是“写意”的真正内涵,也是品评艺术作品的最高标准。

《黄果树瀑布》

欲达到这个标准,需要具备一些条件,如

修心

这是中华文化,儒、释、道共同的哲学理念。在这方面的诠述。积淀甚厚,如《文心雕龙》言,“寂寞无心,无智弥照”。《坛经》言“定能生慧,慧无不达”……,现代语言,就是提高心性,提高精神境界。

艺术是人的心性,精神与大千世界交融,感悟的产物。

艺术品的高低,雅俗,形态……皆是艺术家的心性,修养,精神的反映。现代有句时尚话“自我表现“。此话不错,只要一落 笔,到完成作品,自我必在其中,这就是画如其人,字如其人的道理。自古以来,品评艺术品的高低,雅俗,有两个条件,就是艺品和人品,二者合一,才属上乘。所以,修心,提高人的精神素质,才有能力准确分辨,把握大千世界中的真善美与假恶丑。扬善抑恶是艺术家的本分,是故,修心,真心,是否能达到平常心,净化心,智慧心是艺术家的首要品质。否则,名利熏心,粗制烂造,庸俗低下,就会充斥艺术园地。

《神女峰》

文化

行万里路,读万卷书。作为画家或艺术家,关键落在这个“家”上。是“家”要博览古今中外,学养深厚,避免腹中空空,匠人化。“意境”不但要画出来,还要用高妙的诗文和上乘的书法点出来。例如白石老人的“十里蛙声出山泉”,是老舍先生出的题,画家巧妙地将看画人引入画境,看画而闻声。

万卷书,其中蕴涵了古今中外先贤的智慧,学习继承,是提高文化修养的宝库,也是修炼精神境界的课堂。宋代大儒张载有一名言“为天地立心,为生民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这是文化人、画家、艺术家应有的胸怀。

行万里,就是到大自然中去,到社会实践中去,到文化源头中去。

《十渡写生》

世界上有两大富源:精神和物质。

文化艺术是为人类创造精神财富,而科学技术则是为人类创造物质财富,二者一阴一阳,合成天下。

吴作人先生曾言“艺术与科学是人类前进的两条腿,缺一不可”。是故,文学家,艺术家,画家是人中之宝,每当清夜自问,我为人类精神财富做了什么?是重如泰山,还是轻如鸿毛。自考,更能督促修心、修学、修功。

《十渡》

功力

画家必须修炼娴熟的、精湛的技法功力。

绘画的技法功力,是艺术价值的组成部分,也是欣赏、鉴别艺术品位高低、雅俗的重要条件。中国古代山水画家辈出,如五代的荆浩、关同;宋代的范宽、郭熙等,他们以各自不同的精湛技法和功力,表现出中华民族雄伟、壮阔、博大的气概。1993年,台湾博物馆展出范宽的画品,一位美国画家,单为观赏范宽画展,从美国赶到台湾。看来艺术精品是不分古今新旧的,只要是精品、极品,其价值是永恒的。

2004年,在希腊奥运会上,中国残疾人演出了“千手观音”轰动了整个世界,感人至深。其高妙的意境,犹如观音下凡,其难度和技艺,令人叹为观止,其美,言语道断。这件作品,可以说是现代中国艺术的神品,能流传后代。

《橄榄坝》

《西双版纳-莲》

刘福芳,首都师范大学美术学院教授(原美术系副系主任),研究生导师,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首都师范大学工笔画研究所名誉所长,北京高等院校高级职称评委,学校教师职务评审评委,学校学术学位委员会委员。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