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1:

幼儿园新转来一个5岁半的小男孩,刚刚来三天就打了几个孩子,其中最严重的是把班级另外一个孩子眼睛打肿了,被打的孩子家长不满意,老师也非常的无奈,只能让家长来幼儿园。这时真实的一幕发生了:爸爸妈妈来到幼儿园把孩子带到车上,妈妈严厉的斥责孩子之后,爸爸打了孩子一顿。

案例2:

一天姥姥送3岁左右的孩子上幼儿园,不知道在家里发生了什么,在幼儿园进入教室前姥姥蹲下来给宝宝换鞋子,孩子很干脆的给了姥姥一个大嘴巴,姥姥笑着还对宝宝说:没事,没事。

这样的情景似乎在很多家庭正在发生、上演,或者在公共场所这样的小霸王也随处可见。打人行为发生在自己家的宝宝身上,家长随时都有处于没有面子的尴尬境地,或者是束手无策;发生在别人家宝宝的身上,作为旁观者的我们都会觉得这孩子真可气又有些可恨,同时又感到家长教子无方;一旦自家宝贝成为受害者,那真是心如刀割,牙根直痒痒,有时还得佯装大度...

那么,今天为了节约大家阅读的时间,不在这里逐一分析原因,简单给3个方法:

方法一:打人行为发生在家里

第一步,在家里设立一个惩戒区域,区域里放置一把惩戒椅子;

第二步,召开家庭会议,制定惩戒规则,家庭每一位成员都必须认可并成为惩戒规则的执行者;

第三步,执行惩戒规则时必须做到“态度坚决、语言坚定而有力、坚持”,无论发生什么状况,都必须执行下去;

第四步,惩戒的时间由3分钟、5分钟、10分钟不等,最终还是以效果为准;

第五步,孩子有进步时,及时给于肯定和鼓励;

第六步,让孩子知道并感受到:是规则在惩戒他的行为,我们及所有人都不能接受他的这个行为(接纳不等于接受),我们是爱他的,我们只是规则的执行者。

列举一个我的成功案例:

一个被孩子折磨得无计可施的妈妈,把情绪失控的宝贝带到我的办公室求助,我对妈妈耳语说:请你到门外透过门缝观看,无论发生什么都不允许进入,这是原则,否则我帮不了你。(这是第2步规则)

我把孩子单独强行的留在了办公室,对孩子说:以后遇到不满意的事情,请用说话来表达,不允许打人,尤其是不允许打妈妈。(第1步)

孩子根本不理会我,大哭着向外冲。这时我一把就把他拽回来按到了椅子上,语气坚定地说:今天不承认错误就不允许出这个门。孩子大哭,撕心裂肺地喊着:妈妈,妈妈...。反复3次。第3次之后,他只是坐在椅子上大哭,不再往外冲了,而且声音还越来越大,同时边哭边用眼睛的余光偷偷看看我、看看门口,其实这个时候他多么希望他的妈妈或者奶奶来解救他(这是家庭模式),同时也是在向我示威、试探我的底线。

我就在办公桌前悠闲地看着书,同时说:宝贝,什么时候情绪好了,请告诉我一下。我掐着时间,大约在9分半的时候,哭声戛然而止。(第3、4步)

我顿了5秒钟说到:好了的话,请到我这里来。孩子起身怯怯地走过来,我给孩子一个大大的拥抱:园长叔叔看到了你的努力和不容易,你很给我面子,谢谢你宝贝。

随后,我把妈妈喊进来,妈妈在门外已经哭成了个泪人(心疼宝贝,她说有好几次要冲进来的冲动)。我跟宝宝说:看看给妈妈心疼的,妈妈多么爱你呀,快跟妈妈说声对不起。孩子照做了。我再次给了孩子一个拥抱。(第5、6步)

奇迹就这样发生了,现在孩子都已经上小学了,妈妈跟我说:从那以后就再也没有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事后,我与妈妈交流时,我非常郑重的感谢了这位妈妈:如果你一心软冲进来,可就真的是害孩子了。孩子用他最熟练的武器——哭,来向我发起冲锋和挑战,如果我败下阵来,那么他就会觉得这个武器太好用了,由此就会自己发明出很多类似这样的‘武器’来对抗矛盾和冲突的。

方法2,打人行为发生在公共场所

第一步,立刻严厉制止;

第二步,参照‘方法1’执行;

第三步,公开道歉。情节严重者立即终止活动,带宝贝回家惩戒。

上述方法,只要执行得当,一般情况下两次就能够产生奇效,随后家长只要使用“肯定三部曲”(在以前的文章里有)就OK了。

方法3,宝爸宝妈们给孩子做示范

给孩子做示范是让孩子知道,大人违反规则一样要受到惩戒的。不可以在宝宝面前进行狡辩的行为示范,同时做到好的行为示范,好的行为出现时,宝爸宝妈们也相互的给予欣赏和肯定。切不可出现文章开头的案例1中的“以暴制暴”的示范行为;更不要出现案例2中“助纣为虐”的误导行为。

结束语:好的方法都是从不断修正的方法中得来的,且不可照抄照搬。孩子都是好孩子,重要的是执行者的智慧。好孩子都是从妈妈爸爸的智慧中来!!(本文系公母俩育儿原创)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