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帝共有35个儿子,最开始立的皇太子是孝诚仁皇后所生,康熙帝亲自教导,奈何该太子不成材,康熙帝费尽心血也扶不上墙,两度废除太子,终于对他失望透顶。

之后便再没立皇太子,各皇子为争皇位,绞尽脑汁,各显神通,也就是历史上有名的九子夺嫡事件。

其实在康熙心中最爱的皇子,并不是太子胤礽,也不是小儿子胤禵。而是大家都忽略的第十三子胤祥。

康熙二十五年(1686年),胤祥出生于北京紫禁城,生母为敬敏皇贵妃章佳氏。自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七月,十二岁的胤祥第一次跟随康熙帝去盛京谒陵后,康熙帝只要离开京师,无论去哪里,必将胤祥带往。

仅此即足以说明,康熙帝对他是另眼相看的。

某日,康熙帝在行宫召集大臣和皇子们研习书法。不仅亲书大字对联当场展示,还邀请众人观赏皇四子胤禛和皇十三子胤祥书写的对联,据说,诸臣环视,“无不欢跃钦服”。如此惊叹的举动,自然有阿谀逢迎的成分,但两位皇子擅长书法确是事实。

这一年,胤祥17岁,如果不是心里有底,康熙又怎么会让他同皇兄一起当场献技呢?

胤祥继承了满洲人的传统技艺,骑马射箭样样精通。有记载提到,他“精于骑射,发必命中”。有一次出巡狩猎,一只猛虎突出林间,他神色不动,手持利刃向前刺之。见者无不佩服他的神勇。

而且胤祥并不是那种只会武功的王爷,老十三胤祥堪称文武全才。因此在康熙的各个儿子中,也是比较出色的。

在康熙在位的中期,康熙皇帝非常喜欢胤祥,其他皇子则要差得多。但是在康熙朝的晚期,也就是各位皇子争夺皇位的时候,却没有老十三的任何消息。

当然,老十三并不是被康熙圈禁了。根据现在的史料记载,就在康熙在位的晚期,老十三胤祥得了一种慢性病,直到雍正继位的前期才出现。

这是老十三缺席皇位争夺的原因,公元1722年,在位61年的康熙皇帝驾崩。随后老四胤禛继位,雍正继位之后,对之前与自己争夺皇位的兄弟们进行了清洗。不得不说,在这方面,雍正下手非常狠。

胤祥没有窥视皇位,这是没有被清洗最大的原因

在雍正那么多兄弟里,雍正只重用了老十三胤祥。首先就是加封老十三为铁帽子王,铁帽子王什么意思呢?就是可以世袭罔替。

按照清朝的规矩,每种爵位都只能传一代,只有铁帽子王例外。例外就是可以不改名字,按照清朝的规矩,臣子不能和皇帝的名字一样。

因此,雍正的兄弟们都改了名字,只有老十三胤祥例外。胤祥之所以能得到这么多的荣耀,首先是他和雍正的关系很好。但这并不是最主要的的,如果老十三也对皇位有想法,雍正也绝对不会手软。连亲弟弟都能下手,其他兄弟更没有什么顾忌。

老十三的安身之道就是不窥视皇位,让雍正放心。雍正留下了老十和老十三就是因为这个原因。既然不威胁自己的地位,那大家还是可以做兄弟的。

当然仅仅具备这些的话,雍正会留下老十三,但不会给那么高的地位。胤祥在各方面都可以做雍正的助手,而且没有野心的那种。这让雍正十分放心。在加封爵位上,自然不会那么吝啬。

其实这样的事情在清朝出现了很多次,在乾隆继位之后,乾隆的那个弟弟弘昼就非常精明。这位王爷天天四处玩耍,钱不够花了就找乾隆要。乾隆一点都不生气,因为这个弟弟懂规矩,不触碰自己的权力。

有一次,弘昼在太后面前提起了一件外边的小事,乾隆得知以后立刻变脸。因为这件事属于乾隆的处理范围,告诉太后干嘛?最后,乾隆对自己的弟弟进行了敲打。至于太后,乾隆当然不敢怎么样,但是乾隆处理了太后身边的总管太监。乾隆的潜台词是:“这不是您老该问的,安安生生享福吧。”

怡亲王胤祥不在参与朝政,避免将来新君妒忌,保全子孙后代。正是这虚怀若谷的优秀品质,“嗜权如命”的雍正皇帝,才放心的放权给胤祥。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