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孙辈,选拔人才。

她老人家关心家中私塾,延请名师,注意培养接班人。曾祖母一生阅人无数,早已慧眼识人,他看中六伯父乐达庄及七伯父乐达仁两个孙子,认为他们二人是继承乐家事业的好苗子。

他们兄弟是同年所生,都是属鼠的,又都聪颖好学。

六伯父博览群书,尤好西学,广阅东西洋各种书籍,日久即有“鬼子六”之绰号。六伯父告诉我:“为了这个外号,我奶奶都不疼我了!”

七伯父也喜欢学习,听到、看到国外种种新鲜物件,引发他的好奇心,他很想到外国看看。于是他就再三恳求老祖母帮他找个机会。终于在1897年,他以清朝官员随行人员的身份到了欧洲,去过英德等国,以在柏林时间最长。经过几年的游学,他在1901年底回到北京。当时八国联军已经撤兵,李鸿章代表清政府签署了卖国的《辛丑条约》。经此辱国之耻,他不再看戏听曲,只希望能在实业救国方面有所贡献。

同仁堂药目

他立即投身同仁堂,当一名“学徒”(按同仁堂的老规矩,一向不收学徒)。老祖母安排他向名师裘绪斋老师傅学习,老先生是著名京剧花脸演员裘盛戎之伯父。他是中药业的一名多面手,他教七伯父从认药材、挑拣杂质开始,一直到药材的炮制,制成丸、散、膏、丹、药酒等各种剂型以及汤剂饮片,门市卖药,如何包成包儿。同时七伯父又到参茸部门向几位老师傅学习辨别高级细料。七伯父在各部门实践了一圈,费时三载。

这个时期曾祖母对这个孙子的表现非常满意并经常带他去上会。用现在的话说,通过这几年曾祖母和几位老师傅精心地传、帮、带,七伯父已成为初具一定素质的企业人才了。他学会曾祖母处理事务的思路及方法,也学会师傅们实地操作的本领,已经是一个合格的行家里手。

此后七伯父创建的达仁堂比老柜同仁堂办得更好,可谓是青出于蓝而胜于蓝。除使用同仁堂配本外,七伯父又把几年欧洲游学学到的新技术、新方法用在达仁堂,如该号首先使用电碾。

七伯父又主张高货高价,如鹿茸片也要分为三级,前面的十片质量最好,称为血片,价格也最贵;多数片产自中段,质量仅次于血片,价格较贵;靠近基部的一段,切出的若干片,称为粗片,价钱也便宜多了。

同仁堂的丸散出名,而对一般汤剂饮片重视不够。而达仁堂的各种货色,不论丸散还是饮片,看起来都那么整齐漂亮,那么精神。所以北京四大名医之一的孔伯华老大夫经常嘱咐病人说:“到达仁堂去抓药,不然治不好病,莫怪医家!”著名京剧演员李少春先生到天津演唱全本《打金砖》时,往往先服达仁堂的牛黄清心丸以完成最后“太庙”一场繁重的扑跌功夫。

身体力行,威仪自成。

曾祖母几十年如一日,不知疲劳地工作着,所以很自然地形成当然的一家之主。她是全家人的主心骨,她也能掌控同仁堂的局势,所以大家都很在乎这位老寿星对自己的印象。

笔者祖母说:“每天黄昏时去见她老人家,每个人按顺序到她老人家面前去问几句话。老人家说:‘不论是年长的,还是年轻的媳妇我都疼。’”祖母又说:“老人家叫年长的媳妇们穿黑裤子,让我们年轻的媳妇们穿绿裤子。”十一伯母也说:“在老太太面前我们都是规规矩矩地站着回话,哪像今天媳妇们这么随便啊!”

相关阅读

清平乐丨乐家轶事(一)乐平泉二去太原

清平乐丨乐家轶事(二)乐姓四代管理同仁堂

清平乐丨乐家轶事(三)我的曾祖母许叶芬(1)

清平乐丨乐家轶事(三)我的曾祖母许叶芬(2)

清平乐丨乐家轶事(三)我的曾祖母许叶芬(3)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主管

中国中医科学院中药研究所 主办

中医药知识 健康养生资讯

零售价:RMB12元

邮发代号:82-654

文章版权归《家庭中医药》杂志所有,转载、摘录请注明出处。本文图片由乐崇熙先生生前提供,版权所有,不得擅自使用。

所载方药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本文作者:乐崇熙

本文编辑:桔梗

投稿邮箱:jtzyy@126.com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