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博国学原创,微信首发,关注获取更多相关文章

人生,只是选择,没有对错。

所有的事物,都要有一个过程;所有的经历,都是一种懂得;所有的过往,都是岁月的一种恩赐。

有一阵子,流行这样的说法,唐伯虎是一个彻底的人生失败者,一辈子“不着调”,穷困潦倒,而同时代的王阳明的人生比唐伯虎的人生要精彩,因为王阳明的内心比唐伯虎强大。

唐伯虎的一生当然不像小说、影视里的那样风光,但是如果说他的人生荒唐,没有意义,只能做反面教材,那么怎么解释他创造出的那些伟大的书画作品?一个平庸的灵魂是生产不出美好的精神产品的。

其实,人生精彩与否,内心强大与否,未必全看个人遭遇,因为个人取舍不同,人生各有千秋。

人生到底该如何度过?可能是一个没有答案的问题。

儒家讲“进取”,佛家讲“超脱”,道家讲“顺其自然”,这等于是把人生的每一种可能都列了出来。

你到底选择哪一种,应该选择哪一种,你的选择权在你手中,而且这个没有人能帮你选,也没有人有资格说你选的是不是正确的。

到底是积极进取,追求大的成功;还是逍遥自在,过着简单平凡的生活?就看你的选择!

唐伯虎是人格独立、精神高洁的才子。

唐伯虎有一首诗《言志》:

不炼金丹不坐禅,不为商贾不耕田。

闲来写就青山卖,不使人间造孽钱。

唐伯虎并不避世,他仍然快乐地生活在世俗中,和这个世界保持积极的互动,只不过他是以艺术家的方式来生存,来表达,他没有参与宗教,也不从事农商业,他用他的丹青之笔,描摹美丽的大自然,以审美的眼光来描绘这个世界,而且用它赚钱,换取生活资料,清清白白过日子,不同流合污,不随波逐流,保持自己人格和职业的独立性,这也是一种崇高的人生境界。

“不使人间造孽钱”,表达了他与某些污浊不合作的坚强态度,充满着高洁不屈的伟岸。

命运是可以蔑视的,蔑视一切的挫折与困苦;命运是可以忍受的,忍受所有的无奈与辛酸;命运是可以奋争的,在奋争中给人生镀上一层金辉。

25岁时,由于父亲、母亲、妹妹、妻子相继病逝,唐伯虎不堪打击,书也不看了,天天饮酒买醉。

后来在好友的鼓励下,振作起来,29岁那年唐伯虎一举夺魁,成为应天府解元(乡试第一名)。

本来可以在京城会试中大放异彩的,但是由于被怀疑作弊而坐牢,从此彻底断了科举考试这条路。

出狱后回家,受尽众人冷眼,续弦的妻子离他而去,饱尝世态炎凉的滋味。

唐伯虎没有屈服命运,他在苏州郊区建造了桃花坞,自号“桃花庵主”,在印章上刻上“江南第一风流才子”,过起了卖画为生、诗酒风流的日子。

除了短暂地去南昌宁王府,给宁王朱宸濠做文书之外,唐伯虎在桃花坞度过了余生,留下了大量诗文、书画作品。

花的职责在于开到荼蘼,至于果实这回事,当是果子自己的事。终究是每一个果实里,都结出了一个不平凡的故事。

到宁王府后不久,唐伯虎发现宁王有谋反的企图,害怕受到连累,想离开这个是非之地。

但是怎么才能脱身呢?如果突然提出辞职,宁王肯定会起疑心,就有可能遭到杀身之祸。

唐伯虎最后决定装疯来达到脱身的目的,开始哭笑无常,乱写乱画,在墙壁上写了一首打油诗:“碧桃花树下,大脚黑婆娘。未说铜钱起,先铺芦席床。三杯浑白酒,几句话衷肠。何日归故里,和她笑一场。”

最后唐伯虎开始光着身子在大街上跑,吃土块,宁王断定他真的是疯了,就派人把他送回了老家。

1524年的冬夜,五十四的唐伯虎,临终前挣扎着写下:

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也何妨,

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漂流在异乡。

这首绝笔诗可以说已经勘破生死,得了大自在!我相信,唐伯虎尽管一生坎坷,但是他对生命、生活是感恩的,同样,我们也应该感恩他留给后人的精神财富!

京博国学原创,微信首发,关注获取更多相关文章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