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世纪八九十年代,布鞋、皮鞋、运动鞋出现开胶脱线的情况,只要交到修鞋师傅的手里,旧鞋很快就能“焕然一新”。如今,老鞋匠的身影已渐渐淡出了人们的视野,但在生活不知名的角落里,仍有一些怀旧的人默默坚守着。

  很多老人都知道,济南皮鞋厂原是长江以北第二大皮鞋厂,最景气的时候光职工就有1800多人。厂里生产的皮鞋长期供不应求,十分紧俏。上世纪六十年代,毛主席视察济南时,就曾专门定做济南皮鞋厂生产的三接头皮鞋。

  1992年,济南皮鞋厂倒闭了,厂里众多员工各奔东西,有的回到老家卖起了箱包,有的开起了饭店,有的做起了烟酒生意,而作为厂里八个设计师之一的彭仕增,最终在离家不远的路边,搭上个摊子,做起了修鞋匠。

  几十年来,其他鞋匠修不了的鞋送到彭仕增这儿,总能轻松搞定,这也吸引了很多挑剔的回头客。虽然现在的皮鞋大多靠机器来制作,可他还是喜欢手工皮鞋那种独特的感觉。可惜今天,已没有人再沿用济南皮鞋厂的手工制鞋工艺。

  2013年西街工坊建立,找到了彭仕增,他被聘请回来挖掘济南皮鞋厂的历史和文化,开始制作“微型皮鞋”。袖珍鞋看似简单,其实工艺非常复杂,彭仕增虽然熟悉普通鞋子的制作,但要将它变成袖珍版,制作难度就大了许多。

  就在西街工坊文化创意产业园东侧平房一角一个不足10平方米的房子里,彭仕增开起了他的“微型皮鞋博物馆”。洒满阳光的小屋,堆满各种工具的桌子,墙边还有几双刚刚修好的鞋,角落里堆放着一些制鞋的原料……

  5年来,这位济南老鞋匠做了100多只微型鞋,最小的仅有8毫米。不算构思的时间,制作这样一只微型鞋至少要耗费三天的时间,先要画鞋样,根据鞋样打磨出一个木头的鞋楦,再根据鞋楦裁剪出合适的皮料,然后绘制花纹,缝口等,前前后后细致下来一共有37道工序。

  “这是仿唐朝的翘头履、仿宋朝的云头鞋、仿清朝的花盆底鞋、三寸金莲、二三十年代的燕尾包头鞋、八十年代的喇叭跟皮鞋、九十年代的尖头鞋、近几年的松糕鞋,还有新百伦找我做的经典款微缩鞋……”对于鞋履发展的历史,彭仕增如数家珍。

  除了经典款外, 许多图样在设计当中都融入了中国的历史元素、传统的文化元素,“十二生肖”系列,“三寸金莲”、“吉祥如意鞋”等。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足就是根。脚上穿着一双合适的鞋才能,行得正,站得稳,走得远,这也是彭仕增坚持40多年做鞋的理念。

  未来,彭仕增要走遍中国,走进56个民族,深入到民族风的创作中去,将民族特色鞋文化进行挖掘、重塑,通过微型鞋的创作,发扬并传承中华鞋文化。

撰稿:顾非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