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文,1973年生于山西平遥,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工笔画学会会员,清华大学美术学院山水画专项课题高研班导师,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山水画创作高研班导师,文化部中外文化交流中心中国山水画创作院院委,艺委会主任,国家一级美术师,《荣宝书画》杂志社美术主编,先后毕业于山西省阳泉市工业学校工艺美术专业,山西师范大学美术教育专系,山西大学美术学院国画系,2009至2011年就读于中国国家画院龙瑞山水画精英班。

历年展览情况:

2009年中国国家画院美术馆中国画作品展(北京)

2010年桃花雅集第一回全国名家小品邀请展(北京)

2010年第五届中国名人名家书画精品展(北京)

2011年正本清源贴近文脉全国名家作品邀请展(宋庄)

2011年正本清源 贴近文脉——全国山水画名家作品学术邀请展(北京)

2011年首届中国画艺术节书画展(潍坊)

2012年入选荆浩杯全国中国画双年展(北京)

2012年中华底蕴——中国山水画艺术作品展(法国)

2012年山水家园——中国山水画作品邀请展第二回(北京)

2012年中国山水画名家作品邀请展 (海南)

2012年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全国中国工笔画展(北京)

2012年入选中国美术家协会举办的画说武当全国山水画展(北京)

2013年入选中国美协“墨韵岭南”·全国中国画作品展(北京)

2013年获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吉祥草原丹青鹿城全国中国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4年获中国美协2014年“泰山之尊”全国山水画(中国画)水彩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4年获得由中国美术家协会主办的塞上明珠,美丽宁夏全国第八届西部大地情中国画油画作品展优秀奖(最高奖)

2014年相由心生——当代实力派画家王爱忠,成红军,赵华双,张建文山水画作品四人巡回展(平遥站,晋城站,阳泉站)

2015年中国当代山水画名家学术邀请展(包头)

2016年情系太行——中国山水画名家邀请展(新乡)

2016年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光辉的岁月”美术作品展(北京)

2016年“山水家园”张建文山水画精品展(淄博)

敦厚博大,清澈明净 --山水画家张建文

文--翁芳友(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

画家张建文,山西平遥人,性情敦厚,为人真诚而质朴。吕梁山的黄天厚土和平遥人的真诚笃信铸就了建文兄淡定、执着的性格。

源于少年时代对绘画的热爱和多年来真诚的坚守,不仅使他成为一位有文化使命感的画家,同时形成了自己成熟的艺术理想。海德格尔说:“一切诗人都是还乡的”,寻找精神家园能使我们获得幸福安宁的归属感——这种归属感是精神性的。对于山水画的创作,便是建文兄精神家园。

建文曾求学于龙瑞先生门下,龙瑞先生重视传统,重视传统绘画中“笔墨”文化价值与重要意义。笔墨在中国画中有着独特的审美意义,笔墨是中国人关于视觉艺术的一大创造,笔墨是中国绘画的灵魂,既是语言,又是精神。受龙瑞先生艺术思想的影响,建文的绘画艺术既有表现审美体验的当代性,又有传统绘画重视笔墨精神的特质。

建文的作品重气韵,以气写形,主要表现在以线造型上,线既包括有形的线,也包括无形的线,线条皆以书法线条入画,即骨法用笔。所以他作品才能骨格厚重,此中的骨格即是气韵之韵。建文笔法“生”、“拙”,所谓“生”、“拙”是超越圆熟之后的“生”、“拙”,这一特质似的他的山水画质朴、厚重。

建文的作品得北方山水的“高远”、“深远”的壮美雄健,古木坚石,皴染苍老,古朴浑雄。他有意识地使“松”与“紧”表现手法在自己的画作中实现融合与平衡——即大块面的巨石与细碎的小石块垒叠,借以达到疏与密的艺术效果。

他在有些地方用以敷叠的皴法表现山石坚硬的质感,但大多是以沉厚而灵动的粗线条表现山势的雄奇高伟,激发出一种由抽象笔墨所组构而成的奇险苍浑,从而唤起类似宋人山水丘壑纵横的宏伟意境。他山水画的特点为重宏观、重整体的把握,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因此,建文的作品浑厚大气所唤起的崇高感令人肃然,笔墨苍茫郁涩蕴蓄着其思考的生活比蕴蓄着感受生活更加深刻。

他的山水画的笔墨技法,丰富多变,包涵各种皴法和点苔法为笔法之要素;而墨法则有染、擦、破墨、积墨等种种手段,笔墨交融,有力地发挥了其表达感情、状物写意的功能。浑然处用笔简省,擦染自如,然亦常在擦染及虚白处以焦墨点醒,寥寥几笔,顿显奇趣。建文在塑造山石的形体时所用的是率意的明暗对比技法,于平远中见幽深,笔法厚实沉朴,以渴求润,草木华滋。

建文的山水更注重在形象描绘上,其山水画的特点为重宏观、重整体的把握,而非拘泥于细枝末节。对于物象的组织构造,则创造了独特的程式化表现方法,但并非机械照搬,而是灵活地用高度提炼的结构程式来表现物象。构图上,则更重“势”与“ 开合起伏 ”的表达。“势”为具体形象间的联系,而“开合起伏”为这种联系中的节奏变化。这表现了山水画中在静态的画面和形象组合中对于大自然的内在联系的一种运动的、全面的观察与表现观念。其中,他还善用杂枝细草,零乱中有绰约迎风承露种种姿态百出,欲把勃如荡如的对象刻划出来,可谓是得自然山川人物之情意。

“自然”这一概念范畴在中国古典山水画中的本体地位。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把握好“自然”这一概念范畴,无疑就把握了中国古典山水画之特点和本质。

到大自然中,到现实生活中汲取营养、强调写生、推重写生——大自然成了建文绘画创作探源寻根的“故土”。因为,“道”在自然,“美”在自然,“真”也在自然,最终都“中得心源”,是建文绘画创作的重要源泉。二十世纪中国画的发展中,写生是重要的方面,而且对今后山水画的发展也非常有意义。在古代,前人同样也非常重视写生。唐代《文通论画》说“外师造化,中得心源”。董其昌也说过“画家以古人为师,已是上乘。进此,当以天地为师,每朝起,看云气变幻,绝近画中山。出行时,见奇树,须四面取之”。石涛名言“搜尽奇峰打草稿”。这些都是历代大师们的感悟,值得借鉴。

多年来一直深入研究中国山水画,建文能对自然山水做到深入的观照,到自然中写生,才能把“师古人”与“师造化”结合起来,在对真山实水的切身感悟中才能消化从古人那里学来的传统技法经验。 以“自然”为尚,即不以表现具体对象的形神为满足,而又要从中窥见宇宙的奥秘,是宇宙元气、人的元气和画中元气的高度和谐,是心手两忘,笔墨俱化的诗的境界。这也是建文的绘画意境深远、境界广阔的奥秘所在。

祝愿建文兄在艺术的大道上走的更高,更远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