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右)和成都市档案学会理事长姬勇

8月19日,“‘爱读I DO周末阅读分享会’2017年第6期——与大师对话,一起聊老成都街巷的故事”在四川省图书馆正式开始,巴蜀文化研究专家袁庭栋携新版《成都街巷志》和成都市档案学会理事长姬勇以“天府记忆,蓉城旧梦”为主题进行了对谈,从街巷文化的角度解读成都的历史文化。在活动结束后,袁庭栋接受了新华文轩旗下读者报(第一读者客户端)的独家专访。

“爱读I DO周末阅读分享会”2017年第6期由中共四川省委宣传部、四川省文化厅、四川省新闻出版广电局、四川省全民阅读活动指导委员会办公室、四川新华发行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新华文轩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四川省图书馆、四川广播电视台、读者报社、四川文艺出版社承办。此外,读者报(第一读者客户端)还借助包括直播在内的多种传播方式对本次活动进行了全方位立体的报道。

【缘起】

“临危受命”走上巴蜀文化研究之路

《成都街巷志》是第一部从街巷历史文化的角度展示成都风采的著作,生动、详尽地介绍了清代后期到改革开放初500多条成都的街巷、城池、河道、桥梁的命名缘由以及历史变迁,还有街巷中的名人掌故、趣闻逸事,重要的历史事件与民俗活动,重要的学校、企业、地下出土的历史文物。

然而,大家或许还不知道的是,编写出《成都街巷志》这么有份量有价值的袁庭栋其实并不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出生在四川绵竹的袁庭栋,1957年考入四川大学历史系,毕业后供职于四川人民出版社做历史类图书编辑。从此他便扎根成都,还娶了成都姑娘当了“成都女婿”。

1988年辽宁教育出版社组织出版《中国地域文化丛书》的《巴蜀文化》和1993年《中华文化通志》的《巴蜀文化志》在招募作者时,四川都无人接招。袁庭栋两次“临危受命”,并成功撰写这两本书。

《成都街巷志》里,一个个熟悉的、陌生的街道名字以及与街道相关的文化历史,让不论是地道的成都人,还是工作生活在成都的异乡人,看到了老成都的记忆,也感受到了浓浓的亲切味。

【初衷】

想让人们看到老成都的真实面貌

在袁庭栋写《成都街巷志》之前,全国没有一本详细记录老成都城市发展历史的书。于是,袁庭栋开始了长达5年的采访资料收集。为了搜集成都500条街巷的得名释义、历史事件和居留的名人,他寻访了上百位“老成都”。

袁庭栋感叹,在四处寻访老人的同时,自己也是老人了。“我们能做的就是记录。”袁庭栋说,随着城市发展,新生、消失的历史都将不断发生,书中的记录可以寻找到成都的历史。

其实,袁庭栋在编著《成都街巷志》之初的设想是,写个30多万字,配一百多幅图片,时间在一年半左右。“但当我把摊子铺开钻进去后,就觉得成都需要讲述的东西太多。我越写越觉得要写的东西太多,所以编著时间就从原来的一年半弄到了5年。”

“地理是横的历史,历史是纵的地理”,地名的演变见证城市兴衰,浓缩着历史。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袁庭栋编著《成都街巷志》,最想给读者传递的究竟是什么呢?

对此,袁庭栋表示,任何一个城市,它的一条街,一条巷,就相当于这本大书的一页一页的页码,就是一个一个的符号任何大事都发生在某一条街上或者某一条巷子里。很多历史人物、民俗文化、节日活动,也是和街巷有关的。我们以一条街、一条巷为载体,就可以把成都的历史非常生动的、非常有质感的表现出来。对成都人来讲,就有一个思乡、忆旧的感觉。一句话,就是想让人们看到老成都的真实面貌,让他们知道成都的街巷里还有哪些值得回味的东西。

【意外】

书籍出版后被抢购一空

“青石桥、水碾河路、八宝街、小通巷……”因《成都街巷志》中内容涉及到成都本地市民耳熟能详的地名,对外地人了解成都也极具参考价值,《成都街巷志》在2010年出版3000册后,6个月内便被读者抢购一空,其旧版甚至在网络上被哄抬至上千元。

对于《成都街巷志》如此受到热捧,袁庭栋直言表示出乎自己的意料之外。他说,他以为《成都街巷志》属于小众读物,只有喜欢成都文化的人才会购买。“在这些年里,我发现读者喜欢这本书的理由各有不同。比如老年读者是怀旧。曾经有一对姐妹亲自到我家里来,希望能购买一本《成都街巷志》作为给父亲的生日礼物。因为外面市场上脱销,无法从正规渠道购买到了。这对姐妹对我说,父亲唯一的生日愿望就是希望得到一本《成都街巷志》,因为书中有一张建筑的老照片,他当年曾走进那建筑里。再比如年轻读者因为喜欢成都,所以就想了解老成都文化,这样也就对老成都有了更多直观的印象。还有就是这本书的实用性,也被很多人作为工具书来用。因为书里面的一些老照片可以作为档案资料。”

有人说,老建筑承载着一座城市的灵魂。那么,作为“成都文化活字典”的袁庭栋认为成都的街巷文化与上海的里弄文化,北京的胡同文化有着哪些共性和特质?

袁庭栋表示,这三种其实都是街巷文化,在本质上没有区别。只不过每座城市稍有内容的不同。比如北京的胡同文化,是官味更浓,上海的里弄文化是商业气息更浓,成都的街巷文化是平民气息更浓。而且成都主城区的老建筑都是清代重建的,跟老北京、老上海相比,建筑的历史并不悠久。

【支招】

如何保护和传承老地名

“万里桥西一草堂,百花潭水即沧浪。”1200多年前,大诗人杜甫用这样的诗句留下成都的温润记忆,也让成都诸如百花潭、草堂等历史文化韵味十足的地名传承至今。徜徉在成都街巷,古老地名串起从先秦到当代的历史风物、人物典故。

但不可否认的是,成都如同全国绝大多数城市一样,高速的城镇化冲击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保护,那些留存历史文化的“活化石”——地名,如何保护和传承,一直困扰着城市的前行。

那么,我们该如何通过地名这种载体让更多的人了解其背后的文化呢?

袁庭栋认为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想结合的办法。比如,设置文化地标。在成都,从2013年开始,少城片区的39处地标点位以及华西坝的34个点位,勾勒出了老成都的少城和华西坝的记忆。此后,成都古城墙、成都原点、黄忠祠墓、九里堤等地标点位也相继建成。2015年,文化地标的建设已从成都市五城区扩展到了大邑、崇州等所有成都区县。其中,崇州的罨画池、杨遇春宫保府,邛崃的文君井、回澜塔等都已作为当地的文化地标设置了标牌。

还有就是加强中小学校的乡土教育。文化是留住乡愁的根,教育是留住乡情的本,袁庭栋特别希望每一个中小学生都能拥有一本属于自己的乡土教材,就像每个人都能记住家乡菜的风味一样,每个人都能了解家乡的文化,真正做一个有根的人。学生对成都的本土文化不了解,对脚下的大地不熟悉,又怎么能够对乡土和家乡有深厚的感情呢?爱家乡爱祖国,这是一体的。

【弘扬】

建筑需要多元化的价值取向

城市的一草一木,每座老建筑,每条熟悉的街道,都是人们记忆的底片。然而一个奇怪的现象是,一方面,老建筑在城市改造中朝不保夕;另一方面,很多地方花重金打造古城旧貌。

其实,城市老建筑本身就是一枚闪亮的城市名片,透过它能看到一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读懂这里的风土人情,一座城市,如果失去自己特色的东西,就没有了它的味道。

而就城市的改造和文化的保存与弘扬,袁庭栋表示,这二者之间确实存在某种矛盾,当然,也可以做到统一。“从广义讲,文化是在进步的。近代文化代替传统文化肯定是一个历史的进步。我在书中列到有成都近代文化的传播进程,什么时候有了电灯、电话等等,都是近代文化进来,都是好事,我们应该欢迎。问题在于在近代化过程中我们传统的文化是不是还应该想方设法保留那么一点符号,我把它叫做符号。让我们的后辈看到,成都还曾经有这样的东西,还曾经有这样的文化。我希望我们在改造时尽可能把我们传统文化的优秀的符号把它保留下来,不要丢失了。现在我们是多元化的文化,多元化的价值取向,那我们的建筑也要有个多元化的价值取向。”(读者报客户端记者 何建)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