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的高速公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有一个服务区。在古代也是这样,交通要道上,每隔十里左右,就有一座驿亭。

二者虽然相隔上千年,还真有几分相像,我们来聊一聊驿亭的故事。

首先应该说明的是,古书里行旅中的“亭”,或者“驿亭”,并不是路边一座孤零零的亭子。比如我们听说哪里新开了一家“某某火锅城”,不能以为那是一座城市。驿亭的基本功能,是给来往旅客住宿的。根据《风俗通义》,亭就是“停留”的意思,是旅客休息的地方,是一组能满足许多人吃住的大建筑,有卧室,有餐厅,有停车场(或者马厩)。而不是一个公园里的小凉亭。那样的凉亭,四面透风,怎么能住?

不过,亭又不是普通的民宅。普通民宅一般是平房,而古人提到驿亭的时候,一定强调有“楼”。有一部书《还冤记》记载,汉代的何敞任交趾刺史,一天到了苍梧郡高要县,暮宿鹊奔亭。半夜,“有一女子从楼下出”(是个女鬼)。《风俗通义》也有“入亭,趋至楼下”,“亭卒上楼扫除”的话。所以,这种高耸的“楼”,是驿亭的标志性建筑。

其实从文字学上来讲,象形文字“亭”字的本义,就是高耸的建筑。用来指后世装点风景的凉亭,反倒是后起的意义。像亭、京、高等字,本义都差不多。

亭为什么要建得高大?今天也能想象。古代在交通要道上的隔十里一座的“亭”,正像今天隔50公里一座的高速服务区。今天高速服务区的建设标准,有一条就是要“突出高速公路交通建筑的识别性”(《江西省高速公路服务区建设设计规范》)。

在高速上开车也有经验:服务区一般都会有一个标志性的高大建筑物,一般是一座塔楼,虽然未必有实用性,但作用是提醒长途驾驶的司机:这里有吃有喝,可以住宿。

有意思的是,现在称这种建筑为“塔楼”。“塔”字是后起的,是“佛塔”的简称。佛塔起源于印度,梵语叫“窣堵坡”(stūpa), 晋、宋译经时造了个“塔”字(值得注意的是“塔”还有个异体字“墖”,它的右半边仍然是一副“亭”的模样)。高速服务区的这种东西,如果放在佛教没有传入中国之前,确实只能叫“亭”或“京”(这种塔楼一般不成对,成对的就叫“阙”了)。

上图,是后银山汉墓壁画的摹本。画的就是一座都亭。一般来说,乡间的叫乡亭,位于郡县治所的叫都亭。都亭的规格,比乡亭要大。然而不管是什么亭,都是可以招待旅客的。从这壁画上可以看出,这是一栋两层楼的建筑,楼上看上去被均分成了三个房间(姑且称之为201、202、203),房间里都住了人,可以推想,另外几面也有这样的房间。楼下没有分隔,好像是宾馆的大堂,有一个女子(相当于前台服务员)。楼前一个男子作躬身礼拜状(相当于门童)。

还值得注意的一件事是,从这图上看来,都亭的一楼要比二楼高大宽敞些。今天的宾馆也是这样,一楼多是大厅,大厅的功能,除了前台,还有休息区、消费区,所以建得很高大;而房间安排在楼上,这种房间的挑高就是正常卧室的规格了。

这幅图虽然简单几笔,却把一座驿亭的标配完全勾勒出来。前台、标间、门童、服务员、宾客,一应俱全,和今天旅店的基本设施并没有什么不同。

汉代,全国有1500多个县,共有亭29635个,平均下来,一个县约有20个(汉代的县,和今天的县区别不大)。这样的密度,在人口和交通都不是很发达的古代,已经足够使用了。

2013年我国高速10万公里,按照每隔50公里一座服务区的标准(准确说是一对,因为左右两边各一座),约有2000多个服务区。如果不计各时代“里”长度的变化,两个服务区间隔100里(50公里),正好是古代两个亭间隔10里的10倍。换句话说,今人出行交通工具的速度,是古人的10倍。在高速路上开车,平均时速可达100公里。而古人混用马、车、步,平均时速也大概在10公里。

在大城市附近,由于交通压力大,服务区的间隔小于50公里,除了住宿、吃饭,还要设加油站。所以北京周围的服务区,加油站是最繁忙最拥挤的。

有趣的是,古代都城附近也有这种现象。唐代长安东出通化门,约20里,第一座驿站是滋水驿。因为滋水驿到京城有些距离,导致马多累死累病,所以在半途又加了一座长乐驿(换马和加油是一样的),距城只有7里。

这个长乐驿,相当于向东出京的第一个服务区,也是外地车办理进京证的地方。在唐代,长乐驿是迎接外宾使者的地方,接待官员在此以内,执行起负责保护的责任。不管是办证还是礼宾,这个地方都宣示着一种主权:过了此地,就是天子脚下的地盘了,老实点吧!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