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的明代十三陵,现今已是国内外知名的名胜古迹,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史料介绍,明十三陵坐落于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一百二十余平方公里,是明朝迁都北京后十三位皇帝陵墓的皇家陵寝的总称。这里距离天安门约五十公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两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两位太监···。

仁孝徐皇后画像

十三陵内的明长陵,是十三陵中的祖陵。它位于北京昌平区天寿山主峰南麓,是明成祖朱棣(年号永乐)和皇后徐氏的合葬陵寝。在十三陵中建筑规模最大,营建时间最早,地面建筑也保存得最为完好。

翻阅史料得知,入葬十三陵的第一人并不是哪位皇帝,而是明成祖永乐大帝的正宫---仁孝徐皇后。这位徐皇后在历史中有着很好的口碑,《明史》评价她:“幼贞静,好读书,称女诸生。相关史料说,徐皇后未曾留下名字,好多文章及影视作品中的“徐仪华”、“徐妙云”、“徐锦曦”皆为后人杜撰的名字。

徐皇后是明朝开国头号功臣中山王徐达的嫡长女,她天资聪颖,幼年时便贞洁娴静,喜欢读书,堪称女中儒生,人称“女诸生”。

据传,明太祖朱元璋闻知爱将徐达的大女儿贤淑,便将徐达召来说道:“朕与你是布衣之交,自古以来君臣相互投合的,一般都成了姻亲。你有这么好的女儿,朕想将儿子朱棣与她相配。”徐达马上叩头拜谢。

史书记载,大将徐达共有四女,长女即永乐帝朱棣的仁孝文皇后、第二女为代王朱桂妃、三女(亦有说第四女)为安王朱楹妃。另有一女,史料不详。

徐皇后生于元朝至正二十二年(1362年),比朱棣小两岁。明洪武九年正月,十五岁的徐氏嫁给十七岁的燕王朱棣为妻。徐氏知书达理,待人处事,体贴谨慎,深受明太祖和马皇后的喜爱,马皇后不只一次当众称赞这位儿媳妇。也就在她下嫁的当年,被朱元璋册封为燕王妃。

洪武十三年三月,燕王妃随丈夫朱棣就藩北平。朱元璋死后的建文元年(公元1399)七月五日,燕王朱棣宣布起兵靖难,在朱棣前往大宁“借”兵之际,南军大将李景隆乘机率五十万兵马围攻北平临。当时朱棣的二儿子朱高炽以世子的身份留守北平,凡是部署防御之事,大多受命于母亲徐氏。李景隆猛烈攻城,而城中兵力缺乏,十分危急。作为将门之女的徐氏不仅披挂上阵,还激励将校、士兵妻子及普通百姓,发给她们铠甲,让她们都登城拒守,成功保卫了北平城。

建文四年六月十三日,历时三年的靖难之役结束,南京被燕王军攻陷,燕王妃徐氏成为皇宫的女主人。

建文四年(1402年)七月,朱棣登基为帝,十一月封王妃徐氏为皇后。

剧照

做为妻子、皇后,徐氏是以贤淑之名留传于世的。在朱棣竭力为自己的登基“正名”的时候,徐皇后也倾尽全力相助丈夫。

永乐元年(1403年)正月,由徐皇后主持编撰的《梦感佛说第一希有大功德经》颁行天下。同时,她还编写了《内训》二十篇,《劝善书》一部,都很快颁行天下。这些文字旨在推行针对女性的教育,并倡导修德劝善,为自己更为丈夫赢取民心。

徐皇后曾经向朱棣要求召见大臣们的妻子,并在见面时对她们说:“女人侍奉丈夫,并不仅仅是关心他们的衣食起居而已,应该对他们的前途事业也有所助益。朋友的劝告,不易被男人采纳,同样的话妻子来说,就容易入耳得多了。我与皇上朝夕相处,从不以私欲开口,所说的一切都以生民为念。希望你们也能以此自勉。”

她还对丈夫朱棣说:“每年南北征战不止,兵民都已疲惫不堪,现在应当让他们休养生息。”又说:“当今贤才都是高皇帝所留,陛下不应当以新疏旧。”还说:“尧帝施行仁治是从自己的亲人开始的。”朱棣对她的进言总是给予嘉奖并且采纳。

徐皇后为朱棣生有他半数以上的子嗣,分别为太子朱高炽(明仁宗)、汉王朱高煦及赵王朱高燧。除长子高炽性情温和好学之外,汉王高煦、赵王高燧则都生性骄横,她主张立高炽为太子,曾屡次向朱棣进言,指出高煦高燧性格不好,不但不能重用,还得为他们选择敢于监督劝诫的僚属。

当初,徐皇后的弟弟徐增寿出于亲情,常常将朝中的情报偷偷送给燕王朱棣。“靖难之役”发起后,徐增寿被建文帝朱允炆当庭斩杀。朱棣登基后想追赠爵位给他,徐皇后认为这是私事,极力表示反对,请他低调对待。朱棣不听,还是封徐增寿为定国公,命其子徐景昌继承爵位,然后才告诉徐皇后。徐皇后听了仍感不妥,恳切地说:“这并非臣妾的意愿啊···”

可惜,徐皇后健康情况不佳,她只做了四年皇后,就在永乐五年(公元1407)的七月告别了人世。

临终前,她最后一次劝谏皇帝丈夫朱棣,请他爱惜百姓,广求贤才,恩礼宗室,不要骄惯自己的娘家。她还叮嘱太子朱高炽说:“我一直惦记着当年在‘靖难之役’初起时,为守住北平城而应命作战的将士妻子,感念她们的功劳和付出的伤亡。想要趁着皇帝日后北巡的机会,亲自向她们以及她们的家人赠予嘉奖抚恤。只可惜我再也无法完成这个宿愿,这是我此生唯一的恨事。”

徐皇后去世时年仅四十六岁。朱棣十分悲痛,在灵谷、天禧二寺为她举行大斋,接受群臣祭祀,由光禄寺准备祭奠物品。永乐五年十月十四日,朱棣封其谥号为仁孝皇后。

永乐七年(1409年),朱棣北巡,从都城南京回到了盛满记忆的北平,并着手迁都事宜。他命礼部尚书赵羾和江西术士廖钧卿等前往北京一带卜选陵址,后来选得吉地昌平县天寿山作为陵区禁地,并决定建成后将仁孝皇后徐氏安葬于此。

明长陵

永乐十一年(1413年)二月,长陵地下玄宫落成,朱棣将徐皇后的梓宫从南京迁至北京葬于长陵。自永乐五年徐皇后去世时至永乐十一年下葬,这期间她的棺椁一直被置于南京皇宫内未葬,徐皇后成为入葬明十三陵的皇家第一人。

十五年后的永乐二十二年(公元1424)七月十八日,永乐大帝朱棣病逝于征讨漠北的途中,享年六十五岁。同年十二月,朱棣与徐皇后合葬于长陵。

衷心感谢各位朋友阅览《掌心春秋》,如果您喜欢,可点击栏目右上角的提示“订阅”或“关注”。我们共同赏析历史趣闻,回忆历史往事…(声明:文中配图均源于网络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