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个宝妈带着2岁半的孩子来幼儿园,孩子非常好奇,挣脱妈妈的怀抱独自在草皮跑道上跑着,宝妈在一旁反复提醒着说:“宝贝,有尿过来找妈妈,千万不要尿裤子里。”

我走到妈妈身旁,问:

刚才您说的话已经说了多久了?孩子尿裤子的毛病改了吗?

宝妈说:

我总在提醒,可是他还是尿裤子。

我说:

你以后这样说 “宝贝,有尿就过来找妈妈。” 看看效果如何?

宝妈诧异到:

这有什么区别吗?

我说:

“宝贝,有尿就过来找妈妈。”这是指令+爱,指令短而明确,便于宝贝记忆和执行;“千万不要尿在裤子里。”这是担心+爱+嫌麻烦,放在一起略显罗嗦,容易混淆指令。

宝妈宝爸们,您对这样的说话模式熟悉吗?我们是不是经常在说或听到类似的话:“宝贝,把水杯拿过来,千万不要弄洒喽!”“别跑,摔倒了咋办?”“别跑,别跑,告诉你,不要跑!”“不要乱动!”“不要大喊大叫!”...我们会发现这样说出的话,收到的效果不是相反的,就是效果极差。

我们做一个实验:我给你的指令是“不要想大老虎、不要想小老虎、不要想花老虎。”请问你的脑袋里想的是什么?对的,是老虎。也就是我们越是强调‘宝贝不要做什么’,TA的脑海中出现的画面就是‘不要做的事情’。正确的指令是“说你想要的”,“不要...” 是绕远路思维。

那么,我们纠正一下上面的说话模式:

“宝贝,把水杯拿过来,千万不要弄洒喽!” 改为 “宝贝,请把水杯拿过来,轻轻地。”

“别乱跑,摔倒了咋办?” 改为 “请在跑道里跑动,眼睛看前方。”

“别跑,别跑,告诉你,不要跑!” 改为 “慢慢走,慢慢走,像妈妈这样慢慢走!”

“不要乱动!” 改为 “请你站好!”

“不要大喊大叫!”改为“请安静一下!”...

宝妈们,请坚持用正面的语言和孩子沟通或下指令,你和宝贝都会慢慢的从容镇定的面对各种事情,宝贝会做的越来越好,将来一定能够成为一个正能量十足的阳光少年!!(本文系公母俩育儿原创)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