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是一种文化传承,而不是基因。但为什么有些族,有别与其他人呢?因为他们聚集在一起生活了太久,以至于基因库朝着一个方向走了许多年,没有和外界统一基因库,所以才会有差异!

关于这个问题的探究,还要从一句民谣说起:谁是古槐迁来人,脱履小趾验甲型。据说朱元璋时期,因有些地区以前连年战乱,人口大幅度减少,朝廷就派人口较多的山西人南迁,这些山西人因故土南迁,依依不舍之下,集合在洪洞县大槐树下,士兵就在每个人脚上的小拇指处划了一刀,说是以后但凡脚部小拇指上有裂痕或者分作两瓣的就是亲人了。

既然有民谚出现,从历史的角度来讲,有很大的可能性并非空穴来风。所以也曾经有历史学家结合洪洞县的传说做了关于瓣状甲遗传学方面的研究,通过对瓣状甲不同地区的存在人数进行了一定的抽查,得出了以下规律。

从上图可以看出,从北向南瓣状甲的显性性状明显的减少了,那么难道小脚趾破两瓣,就真的是纯正的汉族吗?

从生物学的角度来讲,瓣状甲是一种显性性状 ,具有不同的表现类型 ,既可单侧发生 ,亦可双侧发生 ,其分布无性别差异。至于在小脚趾上划一刀而通过后代的小脚趾是否分瓣来认祖归宗、寻亲续故则纯粹是无稽之谈,而上图也只能说明一个明朝以后黄河流域的一个大致的移民方向而已。

根据北方人口和南方人口的融合,可以得出瓣状甲很有可能是华夏民族本来就有的一个生理性状,当然也很有可能是和其他民族融合后形成的。而中国从古至今都是一个多民族、大人口的国家,无论是民族的多样性的分布还是人口的流动性的频繁,都让寻找真正的汉人充满着不确定性。

其实中国的很多历史,其本身都是与外族进行斗争的进程,我们所熟知的匈奴、契丹、女真、蒙古、满族还有五胡乱华时期等等,有些被华夏民族所抵御,也有些开始互相融合,所以汉族其实是一直处于一种杂居的状态,在文明的发展过程中,从未真正的独处过,而在这种融合中,才形成了现在的汉族,就像现在我国的五十六个民族之间也在不断的通婚、融合一样。

在古代,因为政治或者战争的原因,导致移民,从而民族融合,另外根据生物学的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的遗传规律,不能仅仅因为小脚趾分为两瓣就说是纯正汉族。

政治原因:北魏孝文帝迁都,从山西平城(今大同)到洛阳,孝文帝是属于拓跋族,迁都后,改姓元,并且鼓励通婚。

战争原因:在地球进入寒冷期时,北方少数民族大举向南入侵,导致难民流窜,从而促进了民族融合。

关于比有个神话故事。

相传,轩辕黄帝是洪洞县公孙堡人。到了商朝时候,洪洞一带居住着两种人。一种是黄帝子孙,散居各地,耕稼为生;一种是跟随夏启治水有功的羌人,居住在现在的明姜一带(明姜原名昏羌,后改称明羌,最后才改为明姜)。

那时候明姜地方是一片草原,羌人们游牧为生,也向黄帝子孙学习耕稼。冬去春来,年复一年,羌人子孙蔓延;耕牧发达,安居乐业。

一年,殷王带领人马从河南过来,到这块地方狞猎,其实是对羌人进行抢掠。有一天,殷王路遇一羌女,见其生得美貌出众,便命令人把她掳走。哪知这羌女性格刚强,不但执意不从还对殷王破口大骂。殷王是残暴无道之君,哪里容得这样的女人,他勃然大怒,举剑朝羌女劈头砍来,那羌女眼明体灵,胆大从容,急忙躲闪,殷王一剑落空,却不肯罢休,复又举剑恶狠狠地朝羌女腹部刺来。这时只听“劈叭”一声巨响,羌女身上闪出道道红光,把殷王及随从们惊得目瞪口呆。

神奇的是那羌女倒卧地上后,竟从刺破的肚子里跳出一男一女两个孩子。说来也奇,这两个孩子刚刚跳出母体就坐在地上,一手握着一脚,嚎啕大哭。殷王迷惑不解,命随从掰开手看时,只见他们的小脚趾上流着鲜血,又顷刻血化显出伤痕。殷王一见,感到这是不祥之兆,大喝一声:“何处投来的妖孽!”举起剑来,要把两个孩子腰剁为三截。

这时,正巧周文王的好友散宜生赶到、抓住殷王的剑说:“大王息怒,暂将他们留下,由我收养,看个究竟,如确系妖孽,再处置也不迟。”殷王依允了他,带着随从策马而去。

散宜生搭救了两个孩子,见他们的母亲已死,无人哺育,又怕再遭殷王毒手,便把他们带回家里,收养起来。这两个孩子的确生得不一般,十来岁时就聪明过人,智勇双全。这时,有两个贼人要陷害他们,将割去舌头的羊赶进他家,诬陷他们为盗。兄妹俩奋起力争,打走了赋人。那时候人们还没有姓氏,这件事后,人们便叫他们为“羊舌氏”。

武王伐纣时,兄妹一起投奔姜尚麾下,屡建战功。武王灭纣后,他们回到家里同黄帝子孙通了婚。男耕女织,过着幸福的生活。从此,他们的后代脚小趾指甲,便继承了复形的特征。

至于融合之后为什么大多归于汉族,这就不得不归功于我们的诸多先贤,是他们让我们拥有了璀璨的汉文化,在其他民族对文化的认同下,华夏民族一直呈现着不断发展壮大的势头,百川纳海,越来越强。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