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经流传一句话:得数英者得天下!为何?数学英语得高分者,能到达顶峰,甚至是满分的佳绩。数学英语科目,提分途径多样,从各类补习班遍地开花,可以看到,考试得分的功利性在这两科上有非常明显的体现。此时的语文成绩,仿若不影响发挥陪跑的小伙伴一般,不拖尾巴就安好。

但是从上海、浙江试点新高考的情况来看,一是高考分数“扁平化”,考生成绩挨得很近,同分情况比较普遍。二是得语文者得天下。最明显的现象是:低段位拼选考,高段位拼数学,语文决定巅峰。

新高考开始,得语文者得天下的时代真的来临了!这一点从今年的语文新教材内容的增减情况也可窥觊未来语文在教学及学习中的重要性日渐突显。

四川2021届高考,将执行新的高考政策

· 语文有多重要?如何提高?

新高考实施后,语文会成为拉分的一门学科,分数考得高的有 130多分,而分数低的只有90多分!你说拉不拉分?

学语文最重要的是培养阅读能力,阅读能力对孩子的未来的有多重要?阅读并不是会在短期内或者几年内看到明显或直接的效果,阅读在很多时候都是隐性技能。

参加多次中高考改卷的老师感慨:当前的政治主观题可以当阅读理解题做了,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很占优势。换句话说,阅读不好的孩子不仅语文拿不了高分,政治、历史,甚至需要读懂题意的数学等理科成绩也会受影响。

对阅读能力强的孩子,只要在关键时候稍加点拨,他的分数就突飞猛进,最后考的高分甚至比一直看似勤奋的孩子更高,因为孩子的学习能力已经很高。

阅读可以培养孩子的基本素养和思维方式。这个理念放在国际教学的大环境中一样实用。

· 阅读到底有何益处?

关于阅读的必要性,多位中学名校长纷纷发文,提醒家长们要重视培养孩子从小阅读的习惯。

大名鼎鼎的杭州二中学生一个月内拿下三块国际奥赛金牌,它的校长,给家长们做的讲座,不是谈如何培养孩子们夺冠,而是宣扬:好学生,都是“读”出来的。读经典,读原著。

北京四中国际校区校长石国鹏先生在多次面向家长的讲座中,都会提到“大阅读”的概念。

突击准备往往无助于学业的长久成功,而日积月累才是正道,所以大阅读是必要的。在北京四中每年的高一新生选录过程中四轮面试招生时,一定会考查学生的阅读积累。“大阅读”体现在“阅读量之大、涉猎面之光,阅读时间之长”。每年四中的高一学生要求读完中文5000页,外文5000页,这么大的阅读量怕是很少有学生做得到,没有很好的督促,阅读计划也许就成了一纸空文。

每年的暑期是孩子阅读的黄金时段,但据了解,一个暑期能完成10本-15本名优著作的阅读的孩子并不多。一个学期能读5本书的也是少数。这就是目前学生的阅读现状。

阅读对于语文成绩的提升不是短时间见效的,不是说你读过几本名著,你的文学素养就一定能增长多少,语文成绩就飞跃了。但是没有大阅读的积累,学习的基础会荡然无存。

在新高考政策下,学生们越来越紧张,进入高一就要面临高考,几乎每个学期都在高考!“没有阅读习惯和兴趣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卓越的人可能性几乎为零!”

阅读不要急功近利,静待花开

家长千万不要以阅读达到某种效果的想法。千万不要觉得孩子多读几本书就能写好作文或者成绩就一定非常好。有些家长会认为孩子喜欢读书为什么就是不认识几个字,甚至有家长说孩子,连一个作文都写不好,你那么多书都白看了。

大量阅读的效果大约在初高中才能显现出来,学习和写作,都需要清晰的逻辑思维能力。阅读是积累渐进的技能。你读得越多,就读得越好。读书越多,知识和知识之间就能形成连接,发挥更大的作用,并用产生正向反馈。所以让孩子坚持阅读,总有一天会开出最美的那朵花。

赫尔曼塞黑说,世界上的任何数据都不能带给你好运,但是它们能让你悄悄成为你自己。书读的多了,容颜自然改变。同样的一张脸,会因为读书人心底的沉稳、坚定、从而愈发显得平和可贵。

兰西小屋已经坚持了一年公益读书会活动,内容涉及中外古今各类书籍。在读书会中,有孩子们的分享自己读后感悟,有名家大师的品读,更有家长们也纷纷发表观点,百家争鸣。每次读书会活动结束之时,孩子家长们都纷纷预约下一次读书分享时间。阅读,已经成为了家庭亲子关系良性发展的纽带。

(以上内容节选自:【新高考探究】靠语文得天下 阅读必须小学抓!,全文阅读请点击文末“阅读原文”)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