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说:现在不让孩子玩,30后他们会找不到工作

文 | 米粒妈

在贵州的大数据峰会上,马云爸爸发表了这样一番“惊世骇俗”的言论:

“现今社会,如果我们继续以前的教学方法对我们的孩子进行记、背、算这些东西,不让孩子去体验,去玩,不让他们去尝试琴棋书画。

我可以保证:三十年后孩子们找不到工作。”

“因为他们无法竞争过机器、智能”。

扎心了。因为大数据和机器会把人类知识领域的工作全部承担,人类和机器竞争的关键在于智慧和体验。机器可以学会知识,但是智慧和体验,它们学不来;看来,玩,真的很重要。

会玩很重要

孩子通过玩来发现世界

孩子天性爱玩,别把这当成“不务正业”。游戏是儿童学习的一种手段,孩子是通过玩来发现世界的。这里的“玩”可不一定指玩具,对于宝宝来说,家里的一切都可以是TA的玩具。

小婴儿爱吃手,爱玩自己的小手小脚,这是TA在认识自己的身体呢!说起来你可能不相信,当小宝宝第一次把手放进嘴巴里,TA的发现可能比盘古开天辟地更加震撼:啊,原来小手可以放在嘴巴里,小手居然是这个味道!

我还记得米粒第一次抓起一把小石子,然后撒手扬出去,简单的动作他能重复好多次;每次看到石子落地,他都哈哈大笑——也是从这次开始,他懂了只要自己一撒手,东西就会掉在地上。这不就是孩子认识世界和发现世界的过程吗?

更不用说哪些设计精巧的玩具。我在《妈妈不累,宝贝嗨皮:吃过晚饭到睡觉前,我是这样陪孩子的》中提到过,米粒喜欢玩乐高。他每天有固定的乐高时间。只要他嘟囔着:“玩积木”,米粒爸就把整套乐高拿出来,让米粒随便玩。

在大人眼里,乐高可能只是一块积木。但是在孩子的眼里,这些积木通过拼接的方式,成了坦克、高楼、飞机、轮船,甚至他们想要的一切。你看,这不就是锻炼孩子想象力的过程吗?

给米粒看动画片,有个小雨伞他很喜欢,记住了;回头就用一块拱形的积木,下面拼接了一根伞柄,然后举着它得意洋洋地冲米粒爸喊:雨伞!雨伞!那个时候他25个月。后来只要他记得住形状的东西,都用积木塑造一遍。

孩子的“玩”,也正是在“学”。爱玩儿的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也更出色。

说句题外话,我高中同学,女生,酷爱打游戏,曾经打出过某项比赛的世界冠军,就是凭借这个冠军技术移民美国。现在是一家教育公司CEO,上过各种创业真人秀,跟地产大鳄和创业导师称兄道妹,是现实版的安迪。她从小就是能玩出花样儿,学习还能拔尖儿的孩子。

陪玩很重要

家长能让孩子越玩越聪明

现在早期启蒙的重要性不断被强调。家长如何给孩子做早期启蒙?陪玩啊!

1

陪玩能增强亲子关系

我和米粒爸陪娃有条原则:哪怕米粒不需要我们,我们也坚决不玩手机,陪伴就是要专心;米粒在垒积木,米粒爸也在旁边垒积木。米粒不召唤,他才不打扰。(PS:为了防止他俩抢积木,我们家积木都是2套或者多套买)米粒闷头搭他大高楼,米粒爸就自顾自地建大轮船。偶尔米粒扭头一看,呦,老爸造的大轮船真气派,父子俩人就开始交流心得;俩人经常聊得热火朝天。

陪玩最能增强亲子关系,尤其老爸。那些总是抱怨孩子跟自己不亲的老爸,你们要检讨一下了:平时有没有给孩子读绘本,讲故事?有没有陪孩子搭积木,掏沙子?有没有在陪孩子玩的时候,你在刷手机?

2

陪玩能避免孩子的短板

有的孩子爱动,恨不得整天在外面疯跑撒欢儿;有的孩子喜静,更喜欢安安静静读绘本,玩拼图。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特质,父母陪玩的目的之一,是有意识地均衡孩子的活动:多带喜静的孩子户外活动,多陪好动的孩子玩会儿拼图和积木;可别因为父母的喜好人为地给孩子制造短板。

我家米粒是个淘小子,喜欢爬高,蹦跳和奔跑。要是整天由着他的性子肆无忌惮疯跑,估计十个米粒妈都吃不消。我和米粒爸有意识让他玩积木和拼图,给他买了不少花花绿绿,稀奇古怪的玩具,就是希望能吸引他的注意力,让他有静心坐一会儿的时间。

给孩子多样化的选择,尽可能多去尝试不同类型的玩法,动静结合;孩子本身性格会有偏好,正因为如此,父母的陪伴能有意识地进行平衡。

3

提升孩子的社交能力

上幼儿园就会发现,有的孩子情商特别高,跟老师和其他小朋友相处得特别好;有的孩子却不愿意跟其他小朋友交流。情商高是天生的吗?不是。情商高的孩子,一方面父母也是情商高的人,父母为人处世待人接物的耳濡目染;另一方面,父母会刻意培养孩子的社交能力;

孩子一开始都是各玩各的,突然有一天,当孩子意识到同龄孩子的存在,他们特别愿意靠近其他孩子,甚至有跟他们一起玩的愿望。我们趁着这个机会,创造让孩子跟其他人相处很舒服的感觉;只有孩子感觉舒服,他们才愿意进一步跟其他人接触。所以舒适的感觉是孩子社交能力发展的第一步。

我给米粒准备过一个小小的篮框,叫上邻居家的孩子们,一起在院子里玩球。我在篮框下面放了一个纸箱,孩子们拿到球,投进篮筐,球掉落在纸箱里;孩子们必须依次投篮,投完的孩子把球捡起来,递给下一个孩子,依次类推。

这是最简单的教孩子合作、相处、规则的游戏。米粒玩这个小游戏,结识了他人生中第一个好朋友:隔壁家的小姐姐,她是一群小朋友里最漂亮的小姑娘啦。(记得第一次玩儿,我让米粒把球递给下一个小朋友,可是他却把球递给了这个漂亮的小姐姐^_^)

4

跟孩子平等交流,别老是训话

大人对着孩子总有优越感,迫不及待想把自己懂得的一股脑儿教给自家宝贝。一味要求孩子的,灌输式的对话,都是单方面的信息输入,孩子们也许一时会记得,却不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发散思维的好方式。

就拿陪孩子画画来说吧。教孩子绘画最好的时期是6岁以后,在这之前,别给孩子教授任何形状、画法、简笔画。因为这些都不是孩子的画,这会阻碍孩子按照自己的感觉和意愿自由表达的快乐。

陪孩子玩的宗旨就是快乐。游戏没有好坏之分,玩具没有贵贱的区别,一切能让你和孩子哈哈大笑的游戏都是好游戏。别让唠唠叨叨的教导破坏了孩子游戏的兴趣。陪玩就像我们去孩子的世界做客,孩子信任我们,喜欢我们,愿意邀请我们进入,我们才能陪伴和引导孩子。

妈妈不累,宝贝嗨皮

如何让陪玩高效省力

陪玩比上班还辛苦。如果加班和陪孩子玩让我选,我肯定选加班啊,绝对不会犹豫。不用花上一整天,每天让我陪熊孩子三四个小时,我就已经耗尽洪荒之力,等米粒一睡着,我的眼皮也睁不开了。没错,走心的陪伴就是这么酸爽。

既然这么痛苦,怎样坚持下去呢?我来给大家支几招。

1

拉老公上陪孩子玩这条贼船

我和米粒爸有分工:他不是数学系的吗,自诩想象力逻辑思维能力比我强;我虚心地承认了,并且时常恭维他,代价就是督促他陪米粒玩积木;

我更喜欢文艺类活动,米粒读绘本,画画都是我在陪着。米粒爸陪孩子的时候,等于把我解放出来,可以稍稍喘一口气;我陪米粒的时候,米粒爸也能抽身出来;爸爸+妈妈的人力车轮大战,总能耗得过一个精力旺盛的熊孩子吧。

2

动静结合,搭配不累

小宝宝最喜欢的游戏就是跑,跳,蹦,外加我跑你追的抓人游戏。米粒最喜欢在前边跑,嘴里喊着“妈妈妈妈”,让我追。要么就是上蹿下跳,爬上桌子,爬到床上,再跳下来;或者玩抓妖怪的游戏(当然我扮演妖怪),被他手里拿着的靠垫袭击……

这一套下来简直要了亲命。怎么办呢?想办法让宝贝玩点能坐下来安静一会儿的游戏呗。拼图,积木,沙子,绘画,读绘本,讲故事,都可以。对班妈来说,忙了一整天回到家,宝宝看到你会非常兴奋,跟你疯啊闹啊;等闹累了,疯够了,不妨拿出绘本或者玩具,妈妈只需要动动嘴皮子,宝宝也能玩得很开心。

3

量化陪伴,善于利用碎片时间

我一直想写一篇利用碎片时间给孩子读书的文章。其实我们每天当中的碎片时间有不少,合理利用时间,哪怕只有15分钟,也能做好多事儿呢。况且把陪孩子的时间量化,也能减轻家长负担。

坐车之前塞几本绘本;送孩子上学和放学的路上可以唱唱儿歌;临睡之前玩会拼图……给自己设定个目标,每天陪孩子多长时间,然后把这个时间量化拆解,陪孩子玩儿也就没那么累了。

让孩子玩很重要;陪孩子玩更重要。高质量的陪伴不是无条件满足孩子需求,风雨兼程随时待命;而是在有限的之间内把陪伴的质量浓缩得更高;

在生命的最初阶段,一切技能都源于生活。我们经常思考如何把孩子培养得更优秀,不如从生活中好好陪孩子玩个痛快开始吧。

想阅读更多精彩文章,请点击下面的“了解更多””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