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报道称,意大利人想在我国卖蚕蛹做的薯片。这款蚕蛹薯片,外观看起来跟市面上销售的薯片很像,有得克萨斯烧烤酱、海盐醋等 5 种口味。

品尝者表示,虽然蚕蛹薯片是普通薯片的形态,但较深的颜色以及略有饱腹感的口感,更接近于调味锅巴。多吃几片后,像是吃了一小口的米饭。但如果不是事先知道薯片的原料,不会觉察出有蚕蛹的存在。

制作者表示,他想将可食用昆虫作为一种新食品原料,让市场上多一个肉类之外的蛋白质选择。并且他不是唯一的尝试者。全球近几年已经兴起了一个新的创业趋势——昆虫蛋白,这是一种用昆虫(准确来说,是像蟋蟀、蚕蛹等可食用的昆虫)蛋白替代肉类,作为蛋白质新的摄入源的尝试。

目前,新西兰、欧洲等一些国家也都在逐步计划对这种新的食物形式放开限制。国际组织也很乐意帮助推广这种概念,大概是因为它比畜牧业更环保。之所以最后选用蚕蛹作为原料,是因为原卫生部规定,作为预包装食品材料销售的昆虫材料,目前只有蚕蛹。

蚕蛹并不好处理。炼油后的蚕蛹粉口感很差,主要的原因在于,蚕蛹粉末本身有一定的气味,而且吃起来口感也比较重。为了要减少蚕蛹本身的气味,还有蚕蛹粉末吃起来厚重黏腻的口感,薯片被做成薄片,用煎或者炸两种制作方式来去除异味。

制作者认为,在食用昆虫这件事上,中国市场比美国更有基础。在我国某些地区有一直食用昆虫的习惯,但大多被当作是“传统本地特色”食品,例如山东会吃蚕蛹,广东还有吃油炸“水蟑螂”,北京会吃蝎子等等。但对于其他地方的消费者来说,吃昆虫还是一件并不被广泛接受的事情,不少消费者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恶心”。

文/三水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微信用户可关注 中国家庭报官微(zhongguojiatingbao1)。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