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暑假马上结束、秋季各种留学类考试到来的这个时候,在标化考试课程类型选择这个问题上,有一个非常常见的、学生和家长都关心的问题是:我应该报一对一课程还是选择班级课程?

笔者认为,一对一和班课各有千秋,但有些同学报了一对一课程、却以上班课的态度来听课,这就相当不合适了。

在一对一的学习中,最重要的就是教师和学生的互动增多,而部分学生竟然一言不发、拒绝互动,或者每听完一句,也不思考,只管在本上写一些想要证明他在记笔记的内容,然后嘴里“嗯”一声,这就属于应付差事,算不上学习。面对这种情况,出于负责和保障课程效果起见,一对一教师就必须想办法提问了。问完,如果学生能够比较完整地回答还好,一旦纠结半天只能稍微答出几个字,或者完全没有回应,那么摆在教师面前的处理方法,就只有再讲一遍,然而如果学生不积极吸收信息恐怕老师再讲一遍甚至两遍也是徒劳,这样的一对一课就可以说是相当失败的,也可以预见很难出好成绩。因此,如果学生不能改变学习习惯来积极主动配合与老师互动,一对一的效果将会大打折扣。

但有的时候学生也会想要多提问,问出的问题却让人觉得,这些学生其实更需要先提升一下思维方式、提问方式、用更成熟一些的态度来对待备考,这样在学习考试相关知识的时候可能会更好地提高效率、达到好的效果。

最常见的不良问题是,见到自己错了,立刻喊一句:“老师您给我讲一下第五题吧”。

为什么说这样的提问很糟糕?

因为如果这位同学完全不打算展示一下自己的思路。不管他自己的思路多么粗浅、不通、跑偏,那也是一种思路。不展示出来的话,不论什么学科,教师都只能把教师本人的思路念叨一遍,可能无法仅根据一个“第五题”准确把握学生具体思路和问题、指出“你之所以这么选估计是因为某个原因,而这个选项不对,是因为什么什么;因为题中的情况是什么什么,所以其实另一个选项才是正确的”。

当然,就算学生始终以“老师您给我讲一下第五题吧”这类提问方式来提问,课程也不是进行不下去;教师只管说自己的思路,也未必就不能让学生学会。但是更负责的教师往往会追问学生到底是怎么想的,而作为学生,应该做到的,就是发现教师在这么问自己,因此之后改变提问方式。毕竟教师和学生都希望课程更有效一些,而提高效率的重要保证就是双方充分沟通。

与之相对的更优质的提问的例子

“我选了C,因为题目中好像是说XXXXXXXXXX了,但是它的标准答案是D,这是为什么?虽然D好像也有那个意思,但我觉得C也对吧?”

“我觉得B和D可以排除,因为XXXXXXXX,但A和C之间就不知道选哪个了,最后它说选A,那C为什么不对呀?”

“我一上来就觉得B不可能,因为XXXXXXXXXX,其他几个还有点儿戏,但是结果竟然就是选B,为什么呀?”

“这道题我看都没看懂,就瞎选了,我觉得第一句好像是在说XXXXXXXXXXX,第二句……第三句……,但是连起来没明白,这到底是什么意思?”

另一些比较糟糕的问题,比如,“老师,这个词是什么意思呀?……”

然后老师该怎么对待这种问题呢?直接告诉学生这个单词的某个中文意思作罢?而这个意思或许只被问到的单词众多意思中的一个,或许跟目前这位学生读的某段语境不太适配呢?告诉学生这个单词的主要意思并辅以例句讲解?如果这个单词抽象难懂难使用,没有问题,欢迎提问,语言老师们往往可以给你洋洋洒洒讲一片(参见《语境解读这种叫Chauvinism的主义》);可如果其实一查字典意思就一目了然呢?那么对于惯性不查字典喜欢问老师单词意思特别是简单词意思的同学们,此类问题累加岂不是浪费宝贵的上课时间?世上有教师,也有字典。两者看似都能辅助学习,其实工作不同。字典负责把语言内容最详细准确地展现给学生,学习者完全可以从现成的信息中去提取自己需要的那部分;在学生无法处理或者利用信息受阻的情况下,就请教师出来负责针对具体问题选取哪个解释更合适吧。让语言教师和字典各自发挥应有的功能,才是恰当的学习之道。

所以遇到单词问题,在字典能比老师更能方便提供精确广泛的解释的情况下,为什么不试图先查一下呢?如果查了之后并不能确定义项,然后再回来用“老师,这个词我看有XX、XXX、XXXX这么几个意思,现在这句话是XXXXXXXXXXX,所以是不是XXX这个意思?连起来就是说XXXXXXXXXX?” 这种的提问方式来请老师答疑解惑岂不更妙?

当然,我们写这条并不是说不可以问老师单词意思,可以问、鼓励问,但是至少是在同学们经过基础的查阅、思考、存疑之后再问。否则,上课只是把老师当有道词典使着实浪费。

如果是非英语类学科,非常不理想的提问方式是直接把某个概念拿出来说,“老师,XXX是什么呀?”

XXX是什么?请打开你教材的第三章,或者别的任何教材的相关章节,你可以从第一段话中读到它,然后再在第一段话下面看到一个公式,这就是它的定义,这个公式还被一个框给框起来了,在这个公式底下的一段话也是在解释它是什么,再下面就是关于它的例题。

既然在做这些作业,学校的课程里肯定是讲过的,很可能之前在这里的一对一课上也讲过,很可能“嗯”过之后在笔记本上也写过,很可能在别的题目边上也写过。这么提问,无非在透露一个事实,叫做“反正我上完课、做完题,也没复习过,我还想这样就学会,学不会那问一句就行了”。

所以为什么不先试图从目录上找到这个词,然后看一遍书上讲解,然后再问:“书上是这样写的,可能我领会得不到位,我觉得XXXXXXXXXXXXX,有些别的题我这么做也对了,但是这道题这么做就不对,我到底哪儿出问题了?”

此外,在练习册上明明有答案的情况下问老师某道题目、某篇练习的答案是什么的这类问题更是毫无意义可言。

也许很多人小时候都被家长或老师劝导要热爱提问、热爱提问的孩子聪明、我们小宝贝儿又问问题了真棒诸如此类……于是这些人就养成了“我只要问出来就好了”的习惯,而问之前对于这个问题完全是不经思考、不假思索的,并没有没想清楚大量这类问题的价值。但是如果到了十几岁准备申请大学的阶段,这样的思维就远远谈不上恰当,就好像是见着人主动背出来一首《锄禾》一样,三四岁的时候这样做大家都会赞扬、十三四岁就只有尴尬可言——除非这首诗是自己作的。

今天写这些话,目的自然有很多。首先当然是希望一对一课堂能够更有效,但更重要的是希望学生们注意培养更好的思考和学习方法、更加成功地申请到大学、以及进了大学之后更加顺利地进行学习。从大学录取的角度来看也好理解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为什么有了校内平均成绩,有了标化考试成绩,有了各种科目考试,也写了文书,大学却往往还要设置一道关卡叫做面试?谁都知道你可能去参加培训把成绩提上来了,谁都知道你可能请了中介把文书写好了,更有甚者可能是作过假的。他们想要看一眼你这个真人到底如何,而且他们做得到,别怀疑,在几分钟之内就做得到,大学的招生官怎么会不如培训教师更厉害,他们见过成千上万想要进这所大学的人,经验往往非常丰富。他们的提问、之后你的回答,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这所大学能否录取,所以如果在新东方学了几十上百小时的一对一课程、能不能在学到考试相关知识,这仅仅是最必备的收获。如果这几十上百小时仅仅提升了一些账面上的所谓成绩,但是学生思维根本没有变得更成熟,这些问题在面试中会轻易暴露出来,并不是之前准备了一段时间“对方可能问我什么问题”就能解决的。对于大多数高中生而言,毕竟没有经历过演艺培训,恐怕很难控制自己“表演到位”。而能不能在学习中把自己锻炼成一个大学乐于接受的人,这就把一部分人和另一部分人分成了两个梯队。

而如果单纯以为自己在享受课程、随便什么问题都问出来就有人负责回答,所以不注重提问质量随便提问就行了,这种想法从长期效果上来看有害无益。因为进入大学之后,课程压力有增无减,在图书馆和网络上找到帮助自己学习的资料是一个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不假思索张口就问的高中补习生活很可能会导致未来几年大学学习的窘迫。

因此,在一对一的课程培训中,想要追求一个什么样的结果、怎样才能更好地达到这一效果,教师、学生、家长既要着眼眼前、也要做一些更长远的考虑。在平时学习中,不能仅仅关注孤立的小题目而不去思考单个题目背后的问题,学会提问、养成好的问题意识,不仅有利于短期提高成绩,对于长远的学业甚至事业成功的意义更是不可忽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