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司马迁如果不受宫刑,可能写不出历史巨著《史记》,这个说法其实没有争论的意义。

我们还是聊聊伟大的命运选择了司马迁,这个命运真是,我有句MMP,不知当讲不当讲。

说起这件事还是和打匈奴有关,整个汉武帝时期,就是一部抗击匈奴史,上天派汉武帝下来就是打击匈奴的。

史书记载公元前99年,汉武帝派了一位将军叫李广利,此人算是汉武帝的大舅哥,让自己的大舅哥带领军队去攻打匈奴,感觉有点坑大舅哥的意思,其实不是了,汉武帝目的是想让大舅哥来个军功封侯,看见没,这个绝对是实在亲戚。

然后又安排一代名将李陵,知道为什么要加一代名将吗,因为李陵是不愿意干后勤部长这活,公开提出要带五千人去干匈奴。分散大舅哥的火力,这个出发点是好的,但是领导做事从来不考虑什么出发点,只看你态度是不是端正,有没有把领导放在眼里,李陵如此不给我刘彻面子,真是不拿领导当干部。汉武帝直接挑开说,骑兵没了,你要打匈奴自己看着办吧,结果李陵又犯了一个错误,没有读懂领导的真实想法,带着五千步兵去打匈奴了。

刚开始这个还是很顺利的,时不时的给武帝汇报下情况,武帝也慢慢的放下了心里的不愉快,毕竟属下干出成绩了,还是高兴的。

有这么一种人,他天生就受到了幸运女神的照顾,一生都走的很顺,最后寿终正寝,比如光武帝刘秀,那么和这个有什么关系,有的,李陵就是一个天生不受命运女神照顾的小伙子,他很悲剧的遇到了匈奴大单于的三万主力,苍天啊!你是如此的操性,让人怎么活!唯一给我们安慰的就是李陵的步兵搞死了匈奴几千人,这个战绩让大单于不舍得杀死他,结果命运感觉有点太扯了,就让李陵活了下来,其实还不如死了呢。这个大战其实很惨烈,败在了我们自己内部出了内奸,五千人对战匈奴的十一万骑兵,逆天了!虽败犹荣!这就是李陵事件。

李陵事件让武帝非常的愤怒,本来开始就不同意他自己折腾,结果还是打了败仗,大臣们看到武帝这么愤怒,就开始落井下石了,武帝很满意大臣的表态,不过看到司马迁时,就想问问他的想法。

伟人和普通人有时区别很简单,就是看你关键的时刻怎么做,司马迁很淡定的回答到:李陵是个国士!国士!国士! 在这里我忍不住解释下什么是国士,一国之中最优秀的人才能成为国士!

又说,李陵五千人和匈奴几万人打了十几天的,他杀得敌人远远超过了他自己的人数,所以李陵虽然战败了,但他立下的功劳,足以告慰天下。

再有,李陵可能是诈降,将来有机会,必然会回到汉朝。好吧,话刚说完,武帝是出离的愤怒,直接把司马迁打入死囚。

在汉代,被判死刑的人有三种结果:等候处决,用钱买命,接受宫刑。

这个时候司马迁已经开始写作《史记》有一段时间了,这个时候如果接受死刑,那么就没有《史记》这部历史巨著了。有人说为什么不用钱赎命,很简单,没钱!

司马迁为了《史记》接受了宫刑,司马迁还说过两句非常深刻的话:行莫丑于辱先,而诟莫大于宫刑。

送大家一句话共勉: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弗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