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看过一个故事:一位叫玛莉·班尼的女孩写信给《芝加哥论坛报》,因为她实在搞不明白,为什么她帮妈妈把烤好的甜饼送到餐桌上,得到的只是一句“好孩子”的夸奖,而那个什么都不干,只知捣蛋的弟弟得到的却是一个甜饼。她想问一问无所不知的西勒·库斯特先生,上帝真的是公平的吗?为什么她在家和学校常看到一些像她这样的好孩子被上帝遗忘了。

1

当幼儿园老师的时候,经常会见到这种小朋友,不惹麻烦,不表现自己,默默地坐在角落里,即使父母很晚才来接他,也不哭不闹,像个小大人。每次做活动,都是等别的小朋友拿完玩具,才拿最后一个有缺陷的玩具。出去郊游,别的小朋友都带了一堆吃的,这个小朋友永远是水+面包。

开家长会的时候我着重表扬了这个孩子,他没有什么表情,他的父母倒是很开心,逢人便说自己的孩子有多乖,被老师表扬了。每次看到这样的孩子,都会心疼他们,究竟是怎样的家庭才能让孩子如此早熟,乖得一点都不像个孩子。

后来跟另一个老师说起来,才知道这孩子家庭很特殊,他父母在他还小的时候闹过离婚,现在好不容易家里好些了,又要二胎,这孩子从小到大就让人很省心,会看大人脸色,一点也不让父母为难。

2

想起小时候我也曾是个爱哭爱闹的孩子,被打过一两次后,想买的书不敢要,想去的地方也不敢去。现在每次问妈妈我小时候怎么样,她总是用听话、懂事、安静来形容我。好孩子当久了,是会习惯的。但我印象最深的还是自己又哭又闹,像个孩子时候的样子。

那个年代,家庭不富裕,父母也不太会表达,往往是棍棒教育,或者讲他们那个年代的苦生活,从文革说到饥荒,让你觉得提出这样的要求简直是无理取闹,不体恤父母。这种教育很好地扼杀了一个孩子的欲望,因为欲望往往伴随着负担、压力,在没有得到满足的童年中,“安全地”长大了,长大后的自己也一直小心翼翼,不敢说想法,不敢表达,无欲无求。

这种经历我们这个年代很多人都有,尤其是一个家庭里的长子,家里所有的爱都给了最小的那个,似乎没有人在乎一个大孩子的想法,只是觉得他很乖,听话,不惹事。

3

然而,让人不安的是,现在依然有很多父母延续这种教育方式,在表达爱的方式上,用“限制”代替“满足”,怕给多了,孩子会“贪得无厌”,给了太多的爱,怕把孩子惯坏。这种自以为的教育,让孩子压抑自己的需求,变得害怕,变得顺从,长此以往,孩子的性格变成了隐忍、懦弱。

这样的孩子,太懂事,往往十分在意别人的感受,让别人觉得舒服,是他们长久以来形成的讨好他人的习惯。每天抬头的第一眼是看他人的表情,长时间地察言观色让他们沉浸在满足别人的需求,压抑自己的欲望,顺应大人的要求。

这种懂事的背后是深深的自卑,感觉自己随时可能失去别人的爱,因此过得小心翼翼,不敢违抗。太懂事的孩子不像孩子,反倒像大人。

4

当孩子在哭闹时,往往是对爱渴望最强烈的时候,及时的回应和温暖的怀抱才是爱的表达方式,但是大人却对这种爱极其吝啬,恨不得孩子一出生就是大人。

每当孩子沉浸在快乐的玩耍、收到礼物的喜悦中时,父母总来横插一脚,让孩子玩的不愉快,礼物收的也不顺心。遇到心里不平衡的事也不敢说,把委屈和难过埋了起来,内化成“是我不够好”,表面接受和乖巧,内心更多是愤怒和恐惧。

因为没有得到足够的爱,总让他们下意识地靠讨好别人来获取爱,懂事是他们的保护自己的面具,讨好别人的工具,他们宁愿牺牲自己的利益,也要让别人开心,不然就会愧疚不安。

因为曾经自己是这么一个“懂事”的孩子,所以对这样的孩子总是莫名地心疼。父母应当好好自省,是否因为自己的原因,无端地拒绝孩子的要求,因为自己心情不好就对孩子冷眼相待。对孩子的需求没有及时回应、满足,让他们没有安全感。以至于孩子逐渐地“失声”,再也不会在你面前哭了。

孩子需要我们的保护,他们要学着长大,但是在父母面前他们永远是孩子!我们是他们坚强的后盾和温暖的肩膀。


好好想一想,他们心里的话是不是好久没有对你说了?是不是很久没有要求你什么了?是不是不敢违背你说的话,总是言听计从?如果是,就要好好反省,你给的爱根本不够!


经常陪孩子玩一玩吧!带孩子去想去的地方,吃想吃的东西,玩想玩的玩具,童年很短,一眨眼他们就长大了!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