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四周林海苍茫、群山叠翠的环境中,耸立了一座孤峰,那就是甘肃天水的麦积山石窟。石窟内的泥像,石壁上的壁画,交相辉映,令人拍手叫绝。自然与人文的巧妙结合,形成了这一大美妙的景观。麦积山石窟也是中原北方地区最早的皇家石窟,其洞窟内还保存了中国最早的连环画作品《佛传碑》。

麦积山石窟向来是以精美绝伦的泥塑艺术闻名于世,被誉为“东方雕塑陈列馆”。著名历史学家范文澜认为,如果说敦煌是一个大壁画馆的话,那么麦积山则是一座大雕塑馆。这里的雕像体现了千余年来各个时代塑像特点,系统全面的展现出中国泥塑的发展史。

在后秦时期,由于佛教在关中得到大力传播,所以麦积山石窟就是在此时开凿的。后经唐、五代、宋、元、明、清历代扩建,成为丝绸之路上著名石窟。由于麦积山是岩系红土与砂石构成的,不便造像,只能开凿窟龛,所以,这里的塑像都是泥塑。个别石制造像碑是用他处石材移至此地雕成的。泥塑配料讲究,其胎至今保存完好。泥胎外原有彩塑,今已大多剥落了。一些有彩绘者,是通过历代不断补绘而保存下来的。北魏、西魏、北周三朝,大兴崖阁,造像万千。隋、唐、五代、宋、元、明、清都曾不断开凿或重修。

麦积山造像受到了长安造像影响,同时又承传了麦积山早期造像的某些特征,最终形成了自己特有的风格。总的看来,创造的神仙雕塑造型温润表情温和面部带有微笑,体态圆滑饱满,形体挺拔壮实,服装和佩戴的首饰简洁大方得体,具有一种珠圆玉润的美感。麦积山石窟许多塑像体形和服饰已经逐渐摆脱外来艺术影响,体现出汉人文化特有的特色,对河西走廊乃至新疆吐鲁番佛教石窟艺术都产生了重要影响。同时,历代造像风格鲜明,艺术化地表现出不同时代的审美情趣。如北魏造像的秀美有骨感,并带有微笑;西魏、北周造像的温柔淳朴厚实;隋唐造像细腻丰满;宋代造像的衣服纹路清晰写实,并带有动态感,面部表情庄重等,麦积山佛像在北周时期又受到长安造像模式的影响,而长安模式是在直接吸收了南朝样式的同时又融合了北齐造像的一些特点后形成的,总之,地域不同,形成了各自的风格,如麦积山佛像体型较长安之各佛像更为修长。

但也有很多共有的时代特征,如佛像整体造型丰满圆滑。佛、菩萨的各种服饰表现出轻薄贴体的质感。衣纹处理的生动,自然流畅,如“曹衣出水”。都使麦积山石窟在中国石窟艺术史上占据了独一无二的地位。由于麦积山初期石窟是后秦的皇家石窟,也就使麦积山石窟成为中原北方地区最早的皇家石窟。

麦积山石窟在造型艺术上和建筑艺术上展现的不同风格,不仅反映了历历史上艺术家们独具匠心的创新创造能力,也表明了在丝绸之路上言传的西域佛教艺术在天水境内世俗化、本土化的逐渐演变。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