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隆重把这个朋友介绍给大家,他叫江少坚,和我同龄,同样是一个“车评人”,而且比我用心得多,专注得多,也虔诚得多,不过,他评的车比较重口味——巴士。

他会用“资深巴士迷”,简单的几个字来介绍自己,尤其在大城市,喜欢巴士的人不少,我也是其中之一,也是这个原因,江少坚这个名字我总会听到车迷朋友提起,而且还带着一脸佩服,显然,他是骨灰级的车迷。

“读小学的时候,母亲上班的地方离家远,每逢放假我都会随母亲去上班,16路车转107路电车,再转19路,三趟车单程都要花去差不多2小时”,江少坚告诉我,他就是那时,爱上了公共巴士,而且一发不可收拾。1991年,上五年级的他,看电视新闻得知自己最爱的“通道型铰接巴士”要淘汰,随即恳求父母带他去牌照留念。咔擦快门声响起,就这样,开始了二十多年,风吹日晒不间断的巴士拍摄历程。

近30年时间,江少坚见证了这座城市公交事业的发展进步,全广州密密麻麻的巴士网络,每条线路的行驶路径,运营车型,他烂熟于心,每逢线路有新车型加盟,或者有旧车退役,以他为首的巴士迷团队,总会带上相机到巴士总站,迎来送往。

像所有的爱情一样,需要有点“结晶”才叫完美,江少坚拍了快30年的巴士,加上精心收集的巴士历史图片,就算是图书馆史料馆,关于广州巴士上下一百年的图片,都不久他掌握得多,出一本书,水到渠成。

当我看到这套分上下集,接近600P,厚厚的图书时,被震到了。可能是因为做杂志出身的缘故,深知做内容的不易,所以看到这套几乎由江少坚一人独立编著而成的作品,而且500多页全是原创硬货,不禁肃然起敬。

借这篇文章,我和大家分享一些来自图册(上集)的珍贵图片,不知道在你的城市,会不会也有相同的巴士回忆呢?

摄于民国初期,广州沙面的一家酒店,在燃油巴士出现之前,人力车是大城市公共交通的主力

各式公交车开始出现,当然,全部是进口车

1928年广州巴士主力车型“加拿大24座”

为什么叫“加拿大”呢,其实这些巴士并不是从加拿大进口,得此名是因为该线路为某商人的加拿大公司运营,并且在巴士车身上挂了一块广告牌,上面写:“搭上加拿大,快趣(快捷之意)好世界”,久而久之市民就干脆把所有公交车称为“加拿大”。

高大上的奔驰,原来也是广州公交车主力部队呢!

“加拿大”巴士之后,主流巴士是这款被市民昵称为“火柴盒”的美国道奇车型

1949年的道奇巴士

图片不仅记录了巴士车型的更迭,也见证了时代的变迁,看地下的标语,图片摄于刚解放时全面改用人民币的时代。

70年代非常难得的彩色照片,巴士的绿白色涂装,是一个年代的标志

运营长途线路的道奇巴士

这些“通道版”巴士,是50年代研发的,仿苏联制式的大型公交车,该车名称为“南方1,2号”,不过这两款巴士都是“概念车”,估计还是克服不了技术难题,最终没有量产。

1951年-1957年间流行的,采购自当时社会主义友好国家匈牙利,还算是比较新款的“伊卡路斯IKARUS ”车型。

用于接待外宾的“豪华版”伊卡路斯,标志是带镀铬轮毂盖的“豪华”轮毂。

被改造成一拖一的拖卡版伊卡路斯巴士

50年代末流行的“通道”式铰接公交车,这几张图片很珍贵,因为这些车都是没有量产的概念车,从设计细节看,那个年代的工程师也蛮有想象力嘛!

终于迎来国产巴士的年代,相当一段时间内风靡南方的广州牌GZ642公交车,开始成为城市公交主力车型。

从香港淘汰的双层巴士,一段时间内成为广州市面上主力的巴士车型,当然,这些双层巴士,都是右舵的。

这是在江少坚所著《百年广州巴士图鉴(上)》中出现的最后一款车型,GZ662 16.2米铰接式公交车,时间定格在1987年。

怎样,这些“重口味”情怀对不对你口味?反正我是意犹未尽,感谢江少坚先生的有心,让我们这些巴士迷有了珍贵的读物。很多朋友说,很喜欢汽车,是忠实的车迷,也很想和大家分享心得,江先生已经做出最佳示范,期待本土原创《的士图鉴》、《私家车图鉴》、《货车图鉴》……


2017,更多首发视频、专业观点,就在公号“大家车言论”!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