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博物院18件镇院之宝中唯一的书画作品《杂花图》即将展出,同时展出的一件大作是天津博物馆的《罨画山图卷》,两件传世的巨作分别是“青藤居士”徐渭和“白阳山人”陈淳的水墨大写意花鸟画 ,他们是中国花鸟画史上里程碑式的人物,后人将两人合誉为“青藤白阳”。

《杂花图卷》(局部),徐渭,明代

《罨画山图卷》(局部),陈淳,明

中国文人画,萌芽于唐,兴盛于宋元。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这样的绘画观看时有一些文字性,抒情感,有时还夹杂着哲学在里面。成为具深度修养,薄名利、脱世俗、宽胸怀、性洒脱的文人画家,是东方人最追崇的精神世界。

苏州古称吴门,明朝中期时,那里的经济空前繁荣,政治环境也逐渐放松,江南的文人画师们开始复兴元画风格,渐渐形成了吴门画派」,山水、花鸟,他们都不求形似,只重意境,不求画面色彩,却求万物的真质,徐渭和陈淳就是明代写意花鸟的代表画家。

《虎丘送客图轴》 沈周 明

《松石高士图轴 》文徵明 明

“青藤白阳”的传世作品数量有限,此次展出两位七十余件(套)书画精品,时首次将“青藤白阳”二位的代表大作合璧展出。展览由南京博物院协同天津博物馆、上海博物馆和苏州博物馆共同举办。

先有“白阳”,后有“青藤”。 江南地区吴门画派写意花鸟画法,明代院体、浙派的创作方法,以及明代中期兴起在南京地区的“逸格”画风,都给了两位源头活水般的滋养。

“白阳”——陈淳

陈淳(1484-1544)

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字道复,后以字行,更字复甫,号白阳,又号白阳山人。

陈淳的一生是随心随性的,他出生于官僚世家,衣食无忧,优游林泉,流连诗酒。他是吴门正宗,是文徵明嫡传,得天独厚的条件非一般吴门学子可比,他大可以与文氏一脉的其他弟子一般,亦步亦趋的传承老师的技艺,凭他的天赋,同样能够画史留名,然而,陈淳却选择了另一条路,另一条追逐自我,追逐心灵的艺术之路。

《红梨诗画图》 明 陈淳

中年丧父以后,陈淳的个性发生很大变化,生活放纵,向往隐逸,在艺术实践上开始与文氏工致秀润,气格含蓄安详的画风“礼貌”的保持着距离,游离于吴门主体画风的约束之外,蹊径另辟,用活泼泼的书画艺术延续着吴门画派的艺术生命。

《松石萱花图》明

陈淳

这样的变化除了个性和心境的关系,还有一个原因是他得到沈周浅色淡墨写意花鸟画法的启发,凭着自小积累的才气,开始朝着放逸纵肆的方向发展。并结合他草书的飞扬笔法,充分发挥水墨浓淡晕化的性能,最终形成他笔致潇洒、墨色酣畅、意足气振的独特风格。

《墨花钓艇图》明 陈淳

《花卉册》局部 明 陈淳

陈淳在写意花鸟画上的艺术实践,完成了中国花鸟画从客体再现到主观表现的巨大转变,使得花鸟画在陈淳手中跟上了山水画发展的步伐,其绘画史上的意义不言而喻。

“青藤”——徐渭

徐渭的一生是悲剧式的,他的艺术是宣泄喷涌式的。

徐渭(1521-1593)

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原字文清,后改字文长,号天池山人,或署田水月、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等别号。

博览群书、博学多才是明朝评定才子的标准。徐渭则是最多才的一位——诗、书、字、画、兵法样样精通。他的一生经历了太多的戏剧式的矛盾冲突与跌宕起伏。上天给予了他旷世的天赋与才华,却又十分吝啬的不给他多一点点的幸福。

他八岁能文,有神童之誉,才华横溢,却八次应试不中,胸有大志,无奈宦海浮沉,以至精神失常,九死九生,杀妻堕狱,出狱后生活清苦,售书贩画,却知者了了,于贫病中终老一生。

《菊石图》明 徐渭

是生活的坎坷促成了徐渭性格上的缺陷,亦或是个性的偏执导致了人生的悲剧,似乎上天就是要把他磨炼成一个艺术家,让他把心中的块垒和一肚子的不合时宜统统放进书画中去,墨点、墨块、线条,是他嬉笑怒骂的嘴脸,惟有在素白的纸绢上,他才能尽情的显露自我,用恣肆磅礴、无拘无束的笔墨去完整他的精彩人生。他在绘制花鸟书时注重内心情绪的抒发,他的水墨大写意作品以草书入画,用笔豪放,自成一家。

《榴实图》明 徐渭

《水墨牡丹图》明 徐渭

徐渭的艺术已超越了中国画的题材与技法,进入了更高层次的画境,进入了物我合一的圆融之境。内心的情感操纵着、驱使着他手中的画笔,他用炽热的生命在创作,同时,也在炙烤着后来者的心灵。

一位不带半点尘俗,水墨淋漓,形神整备;另一位恣肆磅礴,纵横睥睨,花鸟画家们无不对他们顶礼膜拜,在其后数百年的花鸟画史上,写意之风愈刮愈盛,无论是清初的八大山人,清前期的“扬州八怪”,近代的吴昌硕,现代的齐白石,无不受其影响。

青藤白阳:徐渭与陈淳书画艺术特展

时间:2017年8月29日 - 11月28日

地点:南京博物院

编辑/Ruby

图/iMuseum、网络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