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以后,孩子开始有了自己最喜欢的小伙伴。他的“好朋友”通常是同性别、同年龄的孩子,一般相处比较愉快,而且行为方式也比较相像。

孩子的“择友标准”

4岁以下的孩子选择玩伴或者朋友,更看重一些身体上的特征,比如长相、个子等等,对相互喜爱、相互支持这些心理方面的特征不太看重。

而4岁以上的孩子选择朋友或者玩伴的标准已经有了变化:在一起做事情,相互喜爱、相互关心、相互帮助、相互分享这些心理上的特征最重要,其次是“住得近”“上同一所学校”。

学龄前的孩子喜欢亲社会的玩伴。那些在学龄前孩子们中广受欢迎的孩子,通常控制情绪的能力比较好,他们会尽量化解冲突,或者避免冲突升级,他们不去侮辱和威胁别人,而会向着维持相互关系的方向努力。

朋友交往促进孩子的情商发展

学龄前的孩子对待好朋友和对待其他人的态度截然不同。虽然在好朋友之间,争吵可能比普通朋友之间更多,但是好朋友之间的亲善和愉快的行为也更多。而且,对好朋友生气时,他们能更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向好朋友表达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的方式,也更有建设性:“你要不总是大声叫,我就和你玩做饭的游戏。”

在与小朋友之间的磕磕绊绊、喜怒哀乐中,孩子们编织着自己的友谊关系,发展着自己的交往能力。他们学会了很多:懂得想交好朋友,自己先要友好;学会了解决问题,知道如何处理与朋友的矛盾;学会了理解别人,站在别人的角度考虑问题;懂得了分享的乐趣,懂得了交往中的付出与回报;学习了初步的道德观念、性别角色……这一切,都为以后更复杂和丰富的人际交往奠定了基础。

帮助孩子交朋友

爸爸妈妈除了教给孩子与人交往、解决分歧和冲突的基本技能以外,还要帮助孩子发展下面这些能力:

※语言表达能力。通过和孩子交流,帮助孩子更准确地理解别人的话,并更清晰、巧妙地表达自己的意思。比如,学会理解和使用人际交往中一些委婉的表达。

※情绪理解和调控能力。多和孩子谈论他自己和家人、小朋友等孩子熟悉的人的情绪,讨论在真实的冲突情景中双方的情绪是如何相互影响的,帮助孩子增进对情绪的敏感性、增长有关情绪调节和控制的知识,鼓励孩子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绪,并为孩子做出理性的榜样。

※换位思考能力。引导孩子推己及人地考虑别人的需要和感受,也可以多和孩子玩角色扮演游戏,这样既可以演练人际交往,又可以提高换位思考的能力。

本文摘自《家庭育儿百科》

一本中国式家庭养育宝典

伴孩子出生到长大的育儿参考书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