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个颜值至上的时代,第一眼印象决定了许多事。以前只见过以貌取人的,那天吃饭遇到的小姑娘以貌取菜,确实让我长了见识。

她说:不好看就≈不好吃。

语不惊人死不休呐。

我问她:好看的食物什么样儿?

她拿起手机打开社交APP,给我看了几张拍得和挂历一样的照片:摆盘精致得不像人间烟火的西红柿炒鸡蛋;或者一把卤煮毛豆在朴素的竹篮中安静地闪着日系画风。

美吗?当然美!我并不排斥、甚至很理解她乐于享受这种审美带来的愉悦感。虽然对我来说,这没有烟火气的画面看多了反而勾不起食欲。就好比欣赏穿着白纱裙的芭蕾伶娜,美好得让人清心寡欲。

也许正是因为现实生活中有太多不得不面对的琐碎泥沼,以及太多令人不快的色调。所以看到这种图片的瞬间,心情仿佛得到净化一般轻松惬意。

可她接下来说的话就让人有点费解了。

她说她在家做饭的时候,如果做出来的饭菜拍不出好看的照片,哪怕味道很好,她也会觉得做饭的成就感丧失了一大半。

“拍得丑了分享出去没人能看出好不好吃,只会觉得你根本不会做饭。”

回家以后我开始思考,从什么时候起,做饭、吃饭不是为了满足食欲而是为了炫技和视效?所以在练好厨艺之前我们要先学会摄影吗?

下面这张图片里沾着糖粉的金黄可爱小乌龟饼干真的很萌很好看吧?

但它们都是陶土做的,根本不能吃。

还有这碗闪烁着柔滑光泽,让人忍不住想要用手指蘸一下尝尝的巧克力酱也不过是仿真模型而已。

所以我们看到的不过是逼真到可以骗过眼睛的幻象。

要是按"不好看就≈不好吃"的标准,老年间的很多家常饭都上不得席面。比如张佳玮曾经写过的,他外婆家传的“烂糊面”和“咸泡饭”;又比如我小时候常吃的,把剩菜剩饭烩到一块的“折箩”(老北京话)。这些都是忙碌的日常里,就手用残羹冷炙做出的朴实美味。

就算是五星级酒店里的主厨做出来的“折箩”,又能好看到哪儿去呢?但它可能真的好吃啊~没吃过的人很难想象那化腐朽为神奇的滋味。

曾经让我们感动又欣喜的美味佳肴,说真的,端上桌的时候长什么样子你还记得吗?但它的味道却始终鲜明地流淌在我们的记忆里。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