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卤味制作程序

卤前预制

制作卤味时,对不同的材料采取不同的预制方法。

焯(氽)水

所谓焯(汆)水,就是将生鲜原料放进水锅内,加热至半熟或刚熟,捞出再卤制。多数情况下是针对动物性原料进行的预制。焯(汆)水时,水量要大,冷水下锅,随着水温升高,材料内的异味、血污等慢慢排出。再稍加一些酒、姜等调味料。

腌渍

腌渍是用盐、硝水、醋、姜、葱等调料,针对有些原料在卤前进行的一道工序。腌渍有盐腌和硝腌。盐腌的主要原料是盐、姜、葱等;硝腌是用硝水和盐、醋、花椒、葱等拌好,倒入肉里,腌渍1-2天,再去卤制,此法不如盐腌使用广泛。

硝水的做法为:取干硝250克,清水20升,红酱油150毫升。烧热锅,干硝入锅烧到溶化,即加清水烧开,再入酱油,撇去浮沫即成。


  • 卤中烧煮

卤味的烧煮,关键在于掌握好火候。一般做法是开始用猛火,烧开5分钟后转中小火,最后至微火,让卤汁始终处于微沸状态。这样,可以使原材料由外至里地卤透,同时也可防止卤过头。

在卤制过程中,要保持原料始终浸在卤汁中,对卤制食品和调料用力翻动,使其受热均匀,卤水浸渍到位。


  • 卤后出锅

这是待食品成熟,也就是色、香、味、形均达到要求时,从卤水中捞出的程序。在掌握食品成熟程度时,可用手捏、鼻闻、眼看、筷子扎等方法判定,针对不同食品用不同方法判定,恰到好处地捞出即成。

卤后出锅是卤味制作的最后一个环节。掌握好这个环节,主要就是在达到色、香、味、形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正确判断原料的成熟度。一般动物性原料在加热时,其变化大致是由生软到硬化,再由硬化到软化,最后由软化到糊化的过程。原料在加热前处于生软状态,通过焯水,使表面蛋白质凝固而变硬;卤制时,因长时间加热,部分水溶性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溶于汤内,结缔组织遭到破坏,部分分解为明胶,溶于卤汁内,使卤汁黏稠,原料变软,继续再加热,则由软变烂,最后糊化。

原料的卤制,不管质地老嫩、成熟时间长短,成熟度一般应掌握在软化时或软化前离火出锅。但是有部分卤制品如蛋类、豆制品、蔬菜、干货制品等,其出锅时机不以成熟度来选择,主要以它的色、香、味的情况来判断;


  • 制作卤味的操作要领

选用卤锅

卤锅首选砂锅,其次为搪瓷锅。用这样的锅卤制食品,一是散热慢,糖水不易蒸发;二是食品和锅不易发生化学反应,可使食品原汁原味,保证品质。


入锅,出锅时间

对所卤制的食品,应根据其特性、大小等方面,掌握好入锅和出锅时间。只有这样,才能使成品在色、香、味、形等方面恰到好处。

香味判定

卤味食品要以成鲜为基础,兼顾甜、酸、辣等味 所以,在对食物的卤味进行判定时,要以不同的食品食用特性为基础,根据不同配料、不同季节、不同制作时间等来判定其口味。要用看、尝等方法具体认定,以免口味过淡或过重,缺少应有的风味。


食用方式

卤味食品的基本食用方式,一般可分为以下五种:

1,冷后改刀(肉类),或不改刀(其他类)食用。

2,改刀,浇上原卤汁,或拌以其他调味料食用。

3,装盘后铺以调味料蘸食。

4,以成品入油锅,捞起后再改刀食用。

5,可改刀后配以其他菜,烧炒后食用。


  • 制作卤味的注意事项

食材准备

对块头较大的原料,要进行改刀。如畜类原料须切成250~1000克的块状,禽类须剁下爪、翅。


食材处理

对血污、腥膻味较重的原料,须通过刮洗浸泡、腌渍、汆水等方法收拾干净并去除腥味。过油还可以使肉质表面快速收缩,封存内部的营养和鲜味,同时有助于定形。


选择容器

制作卤味的容器,以长颈砂罐和砂锅为佳。制作酱菜需要翻炒以收稠汤汁,此时可改用铁锅。为了防止出现焦煳,可在锅底放上一只圆盘或自制的底垫,以阻止原料和锅底接触:如使用高压锅,必须将焖煮的时间缩短至常规的1/5~ 1/4,离火后不可立即拿掉气阀盖,因为制品仍需在汤汁中浸一段时间。一般来说,使用高压锅卤制时间短,但是制品风味略差。


途中不要揭盖

卤制菜肴时,将原料投入卤水中,用大火烧沸,撇去浮沫后,要用一只圆盘将原料压住,不让原料露出汤汁之上,然后盖紧锅盖,尽量不要漏气,改中小火焖煮,保持汤汁微沸,中途尽量不要揭盖。

食材入锅时间

同一种原料,往往由于产地、季节、部位、质地老嫩的不同,加热至成熟所需的时间也有所不同,故在烹制过程中应注意,将多种原料一锅制作时,应先将质地老、难成熟的原料先下锅,尽量使各种原料同时成熟。


保持原料特色

要注意保持原料的特色,如制作盐水黄豆时,必须焖煮至酥烂;而卤水猪肚则不宜过烂,应保持一定的韧性;卤制鸡肉应保持皮脆肉嫩,如卤的时间过长,则鸡皮易破烂,肉发柴,少鲜味。豆类食品要先烫再卤,如豆干、素鸡等大豆加工品,事先烫后再卤,不但更容易吸收卤汁,卤起来更入味,而且卤汁也不易酸败,有利于保存。


香料要洗干净

香料在装入袋中之前,应用温水冲洗干净,尤其是白卤的制品更应注意,否则会影响成品的色泽,使汤汁显得灰暗。葱、姜、蒜等辛香食材,先入锅爆香再放入卤锅中,加入酱料和食材同卤,有增香的作用。


卤汁要注意保存

老卤汁煮好后,要捞出葱段。因为葱段含水分较多,容易造成卤汁变酸,而且葱的香味只在第一次使用时最浓郁,再次煮开就不能增香了,因此卤汁煮好立刻捞出葱段,可以让美味的卤汤保存更久。

小火慢卤

将食材放入熬好的卤汁中后,要用小火慢煮,火力太大不见得熟得快,且易导致表面看似熟了,肉仍未完全煮透,或食材还没入味卤汁就烧干了。


卤制后浸泡味道更好

浸泡分为两种:一种是食材放入卤汁中,短时间滚沸后即关火,利用余温将食材浸泡至熟。另一种是先汆烫至熟,再放入卤汁里浸泡入味,如卤蛋、卤墨鱼等,浸泡的时间比卤煮时间要长


卤制温度要适当

用热水煮肉类卤味时,水温不可太高,要保持在95~ 98度,否则肉类会被煮得爆皮或骨肉分离。


卤制品要妥善保存

卤制品多为冷食,故要注意卫生,防止细菌污染,接触制品的手和器皿必须保持干净。制品出锅后,要防止苍蝇、蚊虫等叮爬。需要改刀后食用的卤制食品,应选择在食用前即时改刀,不宜在改刀后进行长时间的保存。如果有几种一次吃不完的卤制品,应待其凉后用保鲜膜封好,分开放入冰箱冷藏。


荤料的合理选择

卤昧菜肴以荤料居多,也以荤料最美味,同时对荤料的选择、加工也最为讲究。卤制猪肉,要选用体重在40千克左右、皮嫩膘薄的猪,且以肘子、五花等部位为佳。卤牛肉,则以无筋不肥的瘦肉为好,一般取腿部精肉,其他部位的肉风味就稍微逊色了。卤鸡,要以当年1千克左右的小油鸡为宜。如果不按要求选料,就卤制不出它们应有的特色风味。


素菜的合理选择

卤制素菜,虽没有荤菜那么苛求,但也应根据原料的自身特性、上市季节来合理选择。卤冬笋,最好选用原产地出产、春节前夕上市的矮腿冬笋,这种笋昧鲜肉嫩,特别富有风味。卤茭白,应选用初夏产的品种,这种茭白含粗纤维少,洁白柔嫩,甘美适口,卤制成品很有特色。部分干货原料经过涨发也能卤制,但应选择在涨发之前。

好了,这期说到这,老规矩,点赞收藏关注加评论,才有动力继续发哟。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