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一大早起来,又看到水果滞销的消息,海南文昌的柠檬每斤8毛没有人收购,要知道2015年柠檬的收购价每斤7元至8元,去年一下跌到了一斤6毛钱,今年同样是几毛钱一斤,还无人问津。

几乎每年都能看到国内水果滞销的消息,城市里西瓜卖两三块一斤,果农的西瓜却因为卖不掉,不得不烂在地里,真是既浪费又心疼。

好端端的水果为什么会滞销?今天小编就来给大家分析一下。

市场波动大,供给大于需求

众所周知,市场经济的规律就是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价格降低,供给小于需求时,价格升高。

在供给端,由于信息不对称,果农经常会信息滞后,盲目扩大种植,导致市场供给增加;在需求端,进口水果进入市场,又分流了国内水果的需求量。不论是供给端还是需求端,根本原因在于信息的不对称,果农辛苦一年种出了果子,却不知道市场对该果子已经饱和。

市场信息不对称

果农的惜售心理

滞销有可能还跟果农的惜售心理有关。刚开始收购商可能给出两元一斤的收购价,但是果农不满足于这个价格,想要等到收购价更高的时候再卖出,结果等啊等,等来的却是不断往低走的价格,最后变成几毛钱一斤,入不敷出,果子就直接烂在仓库里。

果农的惜售心理也能理解,辛苦种出的果子谁不想卖个好价钱。但是果农想卖更高的价钱,市场有时候并不如愿,选择持货观望,结果耽误了售卖水果的最好时机。这个也是因为果农对市场信息获取过少。

果农惜售心理

水果品质不好,处于低端市场

我国的水果种植很多是散户种植,没有形成统一的规模化种植,每家果农都使用自己的一套种植方法,种出来的果子质量参差不齐。

有些果农凭借经验种植,不懂得防范自然灾害,完全是靠天吃饭,遇到极端天气果子就受挫;有些果农即使种的好,没有形成自己的品牌,照样是进入低端市场。

果品质量参差不齐

像柠檬这种一向受宠的高档水果,如今价格接连受挫,果农在伤心的同时,也应该反思一下,是不是果子品质出了问题?

进口水果等中高端水果的冲击

随着水果电商平台的极速发展,一大批都市年轻消费者更喜欢在网上直接下单购买,这些电商平台经营的大多是中高端的水果,虽然价格普遍偏高,但是胜在质量好,也有不少回头客。

像美国车厘子、新西兰奇异果、澳洲脐橙等,已经深得大批消费者的喜欢。国外的水果在保证品质的前提下,规模化、机械化生产,建立了属于自己的品牌,这也是我们国内很多定位中高端市场的果农应该学习的地方。

学习国外中高端水果模式

不懂得如何深加工

国内的水果市场还有一个问题就是缺乏大型的深加工企业,深加工意味着高附加值,可以帮助果农提高收益,同时还能延长水果的贮藏期。

首先,可以把水果加工成水果罐头,像黄桃罐头、龙眼罐头、枇杷罐头等,在保证口感的基础上还延长了贮藏期,提高了价格;其次,长得不好看但是口感好的水果可以做成果汁、水果干、蜜饯等,比如橙汁、苹果汁、榴莲干等;另外,我们还可以从水果中提取果酸、纤维素、色素、香精、油脂等,用于生产营养保健食品和功能性食品。

水果深加工

其实,国内水果并不是比不上进口水果,我们每年也有好果子出口海外,只要我们把控好质量,把我们的水果进行包装和品牌建立,再进行深加工,果农的辛苦就一定会换来回报。


作者:老黄牛

点击下方“了解更多”,下载田管家,给农产品贴上可溯源的二维码!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