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很少有一个老小区会是这番景象:建成30年,依然是整个社区范围内房价最高的小区,绿化覆盖率堪比新建商品房,老居民们大多不舍得搬离这里,一幢楼二三十户人家中,出租户只有两三户。

这个小区就是普陀区名气很响的“甘泉苑”。它由6个自然小区组成,总户数3250户,常住人口近万人,是甘泉地区最大的小区。它曾是全区第一个生态园林型小区、被誉为沪上“绿宝石”,曾被列为“百万人看上海”的景点之一,曾被评为全国优秀管理住宅小区、上海市文明小区……昔日满是光环的甘泉苑,今年正巧迎来30岁生日。

前不久,记者来到这个小区,感受它昔日的荣光和如今铅华洗净之后的平静——

30年老小区全无暮气

志丹路501弄甘泉苑,门口挂着一块2005年立下的牌子“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精神文明建设示范点”的牌子,落款“普陀区人民政府,二零零五年4月”。

走在小区,丝毫感受不到老小区的“暮气”,而是有一种令人安心的秩序感。刚进大门,就有一块崭新的小区平面示意图,图上显示着整个小区的规整布局:11.25万平方米被分成五大区域,中心位置是“泉园”和大风车幼儿园。

泉园门口立着一块大石头,上面是古建筑学家陈从周先生所提的“海上第一泉”。一清早,许多居民趁着气温尚未升高,纷纷到这里纳凉,在湖边小广场打一套太极拳、到湖心亭里和老朋友一起唱唱小曲,还可以绕着新建的健身步道慢跑锻炼。

以前“泉园”一直早晨开放、傍晚闭园,建成之初每次进园都要花1角钱,小区居民也不例外。后来,街道先后两次对“泉园”进行改造,将泉园围墙打通与小区连通,还在园中央建造了古朴的亭台和健身步道,为爱鸟居民设置了遛鸟挂杆,“泉园”一下子成了甘泉苑居民的休闲胜地。

和很多小区不同的是,甘泉苑从设计之初就走“高大上路线”,为了方便居民,大风车幼儿园、平利路第一小学和冠龙中学两所学校被纳入小区范围,成了“传说中的学区房”。而小区里还有1200平方米的社区学校综合活动中心,有适应多层次居民文化需求的老年苑、外语角等设施或活动。

而前几年,为了新建街道图书馆和残疾人“阳光之家”,这里还进行过一些有意思的探索。已经退休的街道干部邵小华,有滋有味地回忆这段经历,当时,他们想把这两处公共文化设施挪到居民家门口,设置在甘泉苑,他们创新地提出把这个工程与加装电梯试点结合在一起——让一楼居民搬到6楼居住,腾出一楼空间打造服务设施,同时为整幢楼加装电梯、再为六楼房子加层,让搬家的居民住上复式房子。

社区图书馆

阳光之家

这个听起来“完美”的方案,费了很大周折才落地。当时,邵小华牵头在小区里进行意见征询,一次次和整幢楼里的居民解释方案,最重要的环节,是把楼房加层的详细计划拿给一楼住户看,争取同意。邵小华清楚记得:“光是意见征询这个过程,就持续了足足半年,工作量大得难以想象,但最后毕竟做成了这件多方共赢的事。”

“药水弄”居民搬到这里乐坏了

和许多一直住在这里从未离开过的居民一样,裔红英见证了改造的全过程,也见证了发生在小区里的点滴变化。

裔红英一家,从普陀区的药水弄搬到这个小区。她清楚地记得当时的拆迁条件:按人头算面积,苏州河北面的房子,人均面积5平方米,苏州河南面的房子,人均面积2.5平方米。当时她们家有5口人,一共分到25平方米实际使用面积。

昔日药水弄

旧地药水弄西与北二面临苏州河

裔红英的家,是甘泉苑里的主流户型:南北通的两室户,两间房间外加一个过道厅,房卡上的建筑面积有54.3平方。 “当时真是笑不动,从棚户区搬到新公房,感觉一个天一个地。”根据裔红英的描述,药水弄里一间屋挨着一间屋,到处都死违章搭建,每天用的自来水都要提着桶排队去接。据说,那时候药水弄的居民听到动迁,几乎都是一口答应的。

当时,甘泉苑是周边地块第一个建起来的小区。小区建在苗圃里,当时上海很多地方的植物都来自于这个苗圃,直到今天为止,这里的植物种类都远远超过其他任何小区。资料显示,这是普陀区第一个以生态园林为指导思想,按照植物共生、循环原理建立的住宅小区,种植51个科目、80多个品种共3万余株树木,绿化率达44.98%。

裔红英记得很清楚,马路对面起初是个养牛场,旁边是念八图金鱼场,周围杂草丛生,一幢房子都还没有。居民们要步行七八分钟,走到最近的甘泉商场买东西,附近的同济医院、甘泉地段医院、以及普陀区体育场、甘泉公园等设施,也都建成于上世纪90年代之后。

但这些都不影响甘泉苑声名在外。裔红英搬进小区后,很快从纺织厂下岗,当上了居委干部。她告诉记者,1994年,甘泉苑被被列为上海“百万市民看上海”的景点之一,前来参观的大巴一辆接着一辆,有时一天要来好几波人,中央电视台的记者也多次扛着摄像机进小区。“市领导、记者、参观学习的人,都由我们带着看环境、和居民聊天,大家都感到很自豪,会主动跟这些人打交道,还有几个喜欢凑热闹的居民,一路跟着电视台的人,就想抢镜头,在电视上露个脸。”

“当时做居委干部,最重要的任务是搞卫生。” 裔红英很有感触,“药水弄”的很多居民,虽然住进了新公房,生活习惯仍是旧的,破烂货挂在阳台、堆在公用走道舍不得丢掉,有了煤气仍爱生煤球炉,雪白的楼道墙面被烟熏得黑乎乎的。后来,一批“上只角”的居民也告别昔日“72家房客”式的住宅,乔迁此地,其中个别人也难改“节省”寸金地的习惯,在房前天井里,盖上水泥平顶,搭起了违章建筑,那时他们的任务就是在小区里倡导文明生活理念、拆除违章建筑。

“好在居民们都很热爱自己的家园,都在努力改变陋习。”她告诉记者,等到电视台经常来拍片子的那段时候,居民素质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整个小区地面上找不到一个香烟头,这在当时,也几乎是绝无仅有的。

打造文明社区指标体系

甘泉苑建成后几年,周边一片片空地也相继造起新工房小区。也是因为受了甘泉苑的影响,周边小区普遍质量颇高,人的文明素质也比较高。

这里退休的街道干部们回忆,1995年初,街道提出一个全新的奋斗目标:用三年时间建成文明社区,主推的就是甘泉苑。

这里的实力显而易见:预计到1998年底,整个街道全部是八、九十年代的新居群落;精神文明工作基础扎实,文明小区数量位于全市各街道之冠,当时街道的经济实力也已跃居全区第二;这里还是外省市进入上海市区的重要门户,客观上要求建成一个与国际大都市相匹配的文明社区。

“甘泉人没有理由不成为建设文明社区的开路先锋。”当街道领导在一次居民代表会议上宣布这个目标时,与会代表都精神振奋,跃跃欲试。

那时,上海创建文明小区活动方兴未艾,本市百余街道都在探索创建方式。而甘泉路街道的步伐远远领先,干部们开始作一些深入思考:“什么叫文明社区?它的指标体系又是什么?这一切都不明确,如何创建?”

为了回答这些问题,街道干部们研究中央精神,研究上海社区发展的规划指标;他们几十次地深入社区单位和居民群众中听取意见;他们还召开建筑、园林、管理学、社会学等方方面面的专家、学者参加的系列研讨会……终于,形成了统一的看法:从文明小区到文明社区,既是一个量的积累,又是一个质的飞跃,在一个“麻雀虽小五脏齐全”的社区范围内,完成文明建设的各项任务,将为上海这个特大型城市文明建设的全面开展,打下扎实的基础。

随着思想认识的逐步清晰,《甘泉路街道创建文明社区三年规划》也就瓜熟蒂落,总共包括社区经济实力、建设投入、生态环境、社区服务、社会保障、文化教育、治安秩序等14大系统、76个指标值。

这套指标体系也引领着甘泉苑的发展,居民社区科普活动参与率、每万人拥有社区文体设施面积、下岗待业人员综合就业率、民事纠纷调解率、卫生健康教育普及率等等,这个社区从未落后过。这些也是老居民们一直驻守在这里不愿意搬离的重要原因。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