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林从农村收过来的菜。

柜子里摆着蔬菜。

菜柜上贴着操作流程。

菜柜旁边贴着供菜家庭图片。

菜柜上贴着情况介绍。

晚上九点,毛林给小区顾客送去土鸡。

近几日,记者发现,永川帝琴花园小区大门口多了一个冰柜,冰柜门上贴着一个二维码和一张纸条,纸条上写着自助售菜操作流程,冰柜里面放着各种新鲜的蔬菜,并标有价格。

冰柜无人值守,前来买菜的顾客,从冰柜里拿出自己想要的菜后,再扫描二维码支付菜款。

该自助售菜摊点是永川小伙毛林创建的,他希望通过这一套自助售菜体系,打通城市和农村的联系,让农民的菜能卖出去,让城市居民吃到绿色无污染的蔬菜;同时,也改变农村穷困现状。

自助售菜先学会信任顾客

7日中午,帝琴花园小区大门口,路过的居民都会过来看一下这个新奇的东西,由于刚刚投放,在大家眼里,它还比较陌生。

一部分居民开始体验这种新式的购菜方式。张大叔打开冰柜,选了一把新鲜的空心菜,拿出手机扫了冰柜门上的二维码,输入空心菜价格3元,整个过程只用了10多秒。

“操作起来比较方便,也很容易,新鲜嘛,大家都可以试一试,很好。”张大叔拿着刚买的菜说道。

但也有一部分人提出了质疑:冰柜可以随意打开,里面的菜会不会被人偷走?

“我在小区试点了两天,效果比较好,没人来偷菜。”毛林认真地说,其实不用想那么多,我们要去信任顾客,相信他们。

准备开设自助售菜摊点前,毛林也想过,有可能会有个别人拿菜。“拿一两次没什么,要是经常来拿,我就每天免费给他送菜,劝他不要来拿冰柜里面的菜。”毛林打笑着说。

想改变农村贫困人群现状

为什么要开一家自助售菜摊点,毛林说,这要和他在农村生活有关。

毛林今年36岁,出生在永川来苏镇大双庆村,15岁时他到广州一家汽修店学汽修,2008年,毛林回到永川,在小桥子附近开了一家汽修店。老婆在大双庆村工作,经常和村里人打交道。

大双庆村的生活条件比较差,毛林称,村里有一个叫向幺娘的老人,儿子在多年前因为一场车祸失去生命,向幺娘平时在家做一些农活,基本上很少有经济收入,家里的床都是用几根木头支着。

类似于向幺娘的,农村里还有很多老人,他们的孩子在外地打工,一年难得回家一次。“我也在外面打工,一个月三四千块钱,除了生活费和零用钱,一个月剩不了多少钱,更寄不了多少钱回家。”毛林说,加之许多人把孩子留给家里,老年人负担更重。

毛林经常想着自己能做些什么,来帮助农村贫困人群改变现状。

成为了城市和农村的桥梁

毛林经常回老家大双庆村,发现农村老人种的蔬菜,有时候太多,根本吃不完,就直接用来喂猪,有时候猪都吃不完,直接就扔了,浪费特别严重,看着十分可惜。

大家的菜比较少,不成规模,加之大双庆村离城区比较远,要想将这些菜变现,比较困难。

另一方面,城区的居民,想吃到这种没有添加任何化肥、农药的绿色蔬菜,更是难上加难。

我既了解城里的需求,也知道农村的困扰,何不做一个桥梁,来打通城区和农村的联系呢?

毛林计划着将农村的蔬菜运往城区,一方面,可以成为自己的一番事业,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贫困的农民,改变他们的生活现状。

考虑到在城区做一个门面投入比较多,且没有特色。偶然的一个想法,毛林冒出了做小区自助售菜的想法。

准备在永川开设30个卖点

提出这个想法以后,虽然面对着一些质疑,但毛林很有信心,希望可以将这种自助售卖点进行推广。

身边的人也给毛林很大的支持,毛林在永川各大小区进行推广自己的售卖点,得到了小区负责人的支持。

“大家都比较认同我的想法,对我很多帮助。”毛林说,有些小区的负责人认为他的想法方便了小区居民,直接将很多费用都省了。

目前,毛林在永川找到两个试点小区,一个在帝琴花园,一个在龙洲锦绣花园,一个试点的投入在7000元左右。

出售的蔬菜都是他从农村收来的菜。毛林表示,像向幺娘一类家庭比较困难人群的菜,他收菜的价格,就是卖出去的价格。

接下来,毛林准备在永川开设30个自助售卖摊点。

能帮助别人就愿意做下去

目前,毛林和妻子每天至少回来售卖点两次,每天下午,毛林在农村收集蔬菜,晚上拿回家整理,晚上9点左右查看冰柜情况,第二天早上六点将菜送到自助摊点,并留在售菜点。

早上的时间,很多叔叔阿姨出来买菜,中间有一部分人,不会使用微信支付。毛林和妻子在6点和9点时间段,在摊点教老人使用微信,如果没有微信的老人,他便收现金。

为了方便不会使用微信的人购菜,毛林打算在早晨时段,安排一个人在现场。

“在农村,土鸡一斤只卖得到十二三块,我把它送过来,一斤可以卖到十七八块,大娘大伯的鸡可以多卖很多钱。”毛林说,即使蔬菜摊点赚不到钱,只要可以帮助农村的贫困人群,他都愿意继续做下去。

上游新闻-重庆晨报记者 燕勇 刘念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