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河镇峨庄村

峨庄村,原峨庄乡政府驻地,总面积1.8647㎞²,土地面积890多亩,280多户,810口人,位于淄城东南45公里,北纬36º27′东经118º11′。房姓为该村大姓,其次有陈、李、孙、肖等姓氏。有三官庙、关帝庙等。每逢二七有峨庄大集。

该村约建于元代。因村四周悬羊山、凤凰山、二郎山、锣鼓山环抱,桑夹谷河村前流过,被视为风水宝地,吴姓明代以前在此立村。初以姓氏得名吴家庄,明嘉靖三十七年(1558年)房氏墓碑:“大明国山东青州府益都怀德乡三泉社吴家庄”。清初因处山区演变为峨庄。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房氏族谱》载:“我族自明洪武二年由枣强迁居青州。三世徙居吴家庄,自康熙年间改名峨庄。昔之吴家庄即今峨庄也”。清乾隆十八年(1753年)《博山县志》载称“峨庄”。

房家林

相传,永乐年间,山东浦台唐赛儿起义,起义军率众攻破青州城,青州城守军首领房荣次子房福源被生擒,唐赛儿欲逼其就范,归降义军,房福源认为身为朝廷命官,应忠孝朝廷,誓死不从。攻军首领气急之下,将房福源五马分尸,房福源的三个儿子房款、房友、房胜及房氏宗亲四散奔逃,二子房友先逃至北京二里沟,辗转到吴家庄定居。此后,房氏家人头脑灵活,苦心经营,逐渐强盛。

话说一年,房氏人家得一宝马良驹,日行千里,夜行八百,速度极快。据说,房氏人家在家做饭,已经将水添到锅里,却找不到笊篱,无法捞米。房氏人家便骑着宝马到青州去买,青州距离吴家庄百十里地,笊篱买回来了,锅里的水还没开。买笊篱不要紧,惹下了捅天大祸。宝马到达青州,城里的马全都高声嘶叫。宝马返回时,全城的马都紧随其后,非常壮观。老远听到马蹄声急,房氏误以为是宝马引来大军压境,定有祸端,就把宝马牵到纱帽村的村口,把马杀了。所以纱帽村最早叫“杀马村”。朝廷得知房家有宝马良驹,派人来探,得知马已经被杀,判房氏满门抄斩,不准建坟立碑。房氏杀马之人死后,埋到了外婆家的林地里,外婆家姓李,林地只立李家碑。

峨庄村,原为峨庄乡政府的驻地村庄,居住相对集中,许多事情都发生在这里。现只从《中共峨庄地方党史大事记》中截取部分,分享给看官、

1938年10月,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固民党实行妥协投降政策,不断制造摩擦,破坏抗战。1939年3月国员党苏鲁战区游击第五纵队秦启荣所属王尚志部,有预谋地制造了震慷全国的“太河惨案”,我南下干部及护送人员遭受严重损失。此时,王尚志的司令部和后防机关就住在峨庄村的一家酒店里。他们将干部和护送人员张林、陈大学、赵华川等30余名同志押到峨庄,残酷折磨。在这样的环境中,峨庄人民并没有被吓倒,相反,党组织就在这一年,发展到九个党支部,共产员发展到八十余人。

到了1946年9月,峨庄村建立党丈部,房师才任书记。19503月,峨庄(小)乡建立,房玉莲任书记,魏兴芳任乡长,文书朱若孔,厂人武干事刘贞。

1955年春,博山县第九区区长吕佃远来峨庄指导工作,在五个乡的书记乡长会议上,提出了要“兴修水利”的专召。土泉村王元臣大胆设计,从主泉桥开始,经过王泉河,一溜东山往北,在东峪口架一座木制渡槽,顺峨庄村东直插十亩地村南陈家地。此水渠麦后建成,浇地五十余亩。这在峨庄历史上是第一个 兴修水利的创举。

峨庄是公社后来的乡政府所在地,许许多多的事情有着紧密的联系。最早的峨庄大集,是在峨庄村北面,下端士河口的油坊河,随着即使贸易的不断扩大,渐次往南推进,在峨庄河滩,最后挪到了东峪口。这就应验了半仙奇人李吉清的话,等“峨庄集挪到东峪口,百姓的生活就越来越好了”。

东峪口和峨庄两座石拱大桥,是在上世纪七十年代修建的,施工难度大,要求高,没有机械作业,就凭着人挑、车推完成的,在当时可以说不是一般奇迹。

在这里,有社办农机厂、制药厂、果脯厂、罐头厂、纸箱厂等企业

【现状】峨庄村是原峨庄乡政府驻地村。境域内原峨庄乡政府及所属部门、企业,学校、医院、信用社、粮管所、供销社等均坐落于此。驻地现有门头房50余家,峨庄大集10000余平米。兴办农家乐10户,写生接待点2处,可800多人提供吃饭住宿便利。新建幸福院1处,可供近30人小憩。

(与乡亲们唠家常)

峨庄村公共照明、自来水全部覆盖,有深水井2眼,近年来对村内道路实施硬化,污水沟、污水池进行彻底整治,新建湿地公园20000平米,停车场2500平米,旅游厕所1个,改善了驻地环境。

(部分来源:春晖传媒)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