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傅园慧
what!?
你要去水库游野泳?
你知道吗?
每年有2.5万0——14岁儿童因溺水丧生!
平均每天有69.5个孩子溺亡!
水面看似平静,其实地下暗潮汹涌!
不管怎样都不要去游野泳!
不然洪荒之力都救不了你啊!!!
炎炎夏日,酷热难耐
游泳是最受欢迎的健身运动项目之一
有些安全意识淡薄的人选择了户外河流、水库等地游野泳
入夏以来
因游野泳导致溺水事件时有发生
小fun提醒大家野外河流水域水况复杂多变
游泳一定要选择正规的游泳场所
千万不要游野泳哦~


看到这些溺水事故案列和数据,
大家感受是什么?

大部分的溺水事件是因为
缺乏必要的安全防范意识
而野泳导致溺水占了较大比例

游泳需谨慎,野泳有危险
野泳的这些危险你要知道
1
河流野泳的危险:
(一)水流速度不同导致游泳难度不同,所耗体力不同;
(二)河流的情况变化多样游泳池游泳条件基本固定不同。河水的表层和底层流动速度不一样,看似平静的水面,会隐藏着漩涡或暗流;
(三)夏天是雨季,河水的涨落经常有大的变化,同样的位置,可能会因为水位的变化从不危险变成非常危险;
(四)野外环境的水,水面和水下温差很大,很容易造成抽筋,头晕,身体不适,有很大的潜在危险。
2
水库野泳的危险:
(一)水库的水比较深,有的地方深达十几二十多米,水面与水底温差较大,游泳者进入水中极易抽筋;
(二)水库底部地形复杂,杂草丛生,深浅不一;
(三)一些水库下装有引水、提水设备,会造成水流湍急且易形成涡流,游泳者极易被水流卷走。
3
海里野泳的危险:
(一)在非游泳区游泳 ,非游泳区水域中水情复杂,常常有暗礁、水草、淤泥和漩流,稍有大意,就可能发生意外;
(二)海里游泳不了解潮汐和了解水温都有可能造成危险 ;
(三)海里野泳容易遇上海滩的隐形杀手—离岸流。
游泳常识要了解
炎热的夏日,去水里游泳是一种享受。但泳池已经远远满足不了广大游泳爱好者了,众多爱好者纷纷选择野外游泳,但看似平静的水中往往暗藏危险,需要多多注意。
1、一个人坚决不去
野外游泳毕竟和有专人管理的游泳池不一样,万一有个什么事,至少也有个喊话的人。
2、酒后不游泳,坚决不跳水
酒精的麻痹作用可直接作用于大脑指挥系统,会让人短时间失去知觉。后跳水的死亡概率极大,绝对应该引起注意。
3、雷雨天坚决不下水
防止被雷击。
4、不明水域坚决不跳水,不明水域坚决不潜水
如果不了解水下情况,不要跳水或扎猛子,因为可能水浅或有石块突出,容易造成碰伤或更严重的伤害。
平静的水面下可能暗藏危险,比如水草暗流等等。一般说来,各种水库人工湖等都有放水的暗道暗口,它们都在水下,流量大时吸力非个人所能抵抗的,一旦卷进去凶多吉少。
5、过饱过饥不下水
最好是饭后一小时下水游泳,过饱或过饥除了对身体不好之外,还容易引起抽筋。
6、不要认为游泳圈万无一失
游泳带个游泳圈、橡皮艇、浮床等等应该是个不错的选择,可以活动休闲两不误。但对不会水的人来说,有时候会有一些潜在的危险。用久磨损的、质量不好的,一旦漏气,人又远离岸边,还是很危险的,所以需要注意随时保护不会水的人。
7、不要轻易在水里救“处于挣扎状态的”人
当发现有人溺水,救人者切记一个原则:不可正面施救。如果被对方给抱住而脱身不得,估计两个沉的更快;所以若没有学过水上救生技术,不可冒然下水救人,应大声呼叫“有人溺水” ,请求支援。同时积极寻找辅助救生设备如游泳圈、皮球、木头、竹竿子等等做岸上施救。
水上救护知识

来学习一些水上救护知识吧
Let's go
水上救护主要有三类:
自我救护、间接救护和直接救护
1
自我救护

(一)腿部抽筋或脚趾抽筋。保持镇静,吸一口气仰浮在水面上,用抽筋肢体对侧的手握住抽筋肢体的脚趾,同时用力拉向身体,并用同侧于掌压在抽筋肢体的膝盖上,帮助抽筋腿伸直。
(二)手指抽筋。将手握拳,随后用力张开,反复几次,直到抽筋消除为止。
(三)胃部抽筋。吸一口气仰浮在水面上,迅速弯曲双腿,向胸部靠近,双手抱膝,随即向前伸直,要保持身分平衡,动作要自然。
(四)耳朵进水。在水中可以用吸引法,将头偏赂有水一侧,用手掌紧压有水的耳朵,闭气,快速提起手掌,反复几次即可。也可在岸上将头偏向有水一侧,手扯耳朵原地单足连跳几次即可。
2
间接救护

间接救护是救护者利用救生器材,对较清醒的溺水者施行救护的一种技术。救生器材包括救生圈、竹竿、木板、轮胎、泡沫块、绳子等。
(一)救生圈。最好在救生圈上系好绳子,当发现溺水者时,可将救生圈掷给溺水者,溺水者得到救生圈后,将他拖到岸边。
(二)竹竿。溺水者离岸较近,可把竹竿给溺水者,等溺水者抓住竹竿后将其拖至岸边。
(三)绳子。救护者手握绳子一端,将盘起来系一漂浮物的另一端掷在溺水者前方,待溺水者握住绳子后,将其拖上岸。
(四)木板。木板在水中漂浮,可作为救生器材,溺水者可借助木板浮力,摆脱危境。
(五)身边的其他漂浮物。如果没有以上这些物品,可以利用身边的物品进行施救,如矿泉水桶、矿泉水瓶、水盆、厚实的塑料袋等可以漂浮的物品。

3
直接救护

直接救护是救护者不借助任何救生器材,徒手对溺水者施救的一种方法。施行直接救护时,溺水者应处在昏迷状态,自身没有能力进行自我救护,或接受间接救护。
直接救护时,救护者尽可能脱去衣裤,尤其要脱去鞋靴,迅速游到溺水者附近。筋疲力尽者,救护者可从头部接近,神志清醒者从背后接近,用一只手从背后抱住溺水者头颈,另一只手抓住溺水者手臂游向岸边。救援时要防止被溺水者紧抱缠身而双双发生危险。如被抱住不要相互拖拉,应放手自沉,使溺水者手松开,再进行救护。
烈日当空照的夏季
游泳能寻得一身清凉
小fun再次提醒您
也请您转告家人和朋友
户外野泳很危险
莫把生命当儿戏
部分素材来源:阳江市公安消防支队 @广东消防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