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的乙型肝炎病毒(HBV)是球形,外面有一层外膜,中间有核壳,均由蛋白组成。病毒进入人体后外膜和核壳均具有抗原作用,机体可产生相应的抗体。

1971年在日本召开的国际肝病会议上,把乙型肝炎病毒外膜命名为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由其产生的抗体叫乙型肝炎表面抗体(抗-HBs),这是一对

乙型肝炎的核壳部分命名为乙型肝炎核心抗原(HBcAg),由其产生的抗体叫乙型肝炎核心抗体(抗-HBc),由于HBcAg在血液不易检测,只能检测到抗-HBc,所以只算半对核壳蛋白分泌型,命名为乙型肝炎e抗原(HBeAg),由其产生的抗体叫乙型肝炎e抗体(抗-HBe),这又是一对

以上总共“二对半”。

“二对半”是为了表达方便的简化通俗说法,在医学文献或教科书中称为乙型肝炎病毒血清标志物(HBV M)。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