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世界纯属 非虚构

作为“北上”大陆最成功的香港导演之一,陈可辛的电影今天依然有着浓浓的“港味”。而当他进入大陆这样一个庞大的市场,面对完全不同的电影产业时,他是如何转型?如何适应?又如何创新呢?今年6月,马家辉找到陈可辛,进行了一场关于电影的对谈和思考。

2017年6月18日,上海电影节论坛上,冯小刚导演炮轰观众审美:“中国垃圾电影太多,因为有垃圾观众捧场!”坐在一旁的陈可辛搭话说:“终于开始有人说观众的问题了。”并坦言自己在迎合市场需要时的挣扎。

半个月前,陈可辛在接受马家辉的采访时,也表露了这种的无奈。

陈可辛:电影是艺术,但它同时又需要庞大资金,它肯定是一个商业行为。决定拍不拍这个戏的,不是导演,是投资人。投资人从哪里拿数据来决定,从他们认为观众的口味。因为你有好的观众,你才能拍好的电影。要不然你拍好的电影,观众不看,你下一部就没的拍了。

所以其实观众在骂电影的时候,你回头来看看,你选择电影时候你是怎么选择。其实观众是有非常大的责任。

虽然质疑观众审美的说法引发了诸多非议,但今天中国电影高票房“烂片”频出的现象,的确是个令人无奈的现实。实际上,在陈可辛成名的上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电影的黄金时期与今天的大陆电影市场,也有着诸多相似之处。

“北上”的香港导演

马家辉:近些年,常常有年轻朋友问我香港电影的问题,香港电影怎么了?陈导也是从香港电影的黄金年代走来的导演,在你看来,香港电影真是退步了吗?

陈可辛:香港80、90年代最辉煌的时候,数字很好,但是非常不健康。我们的电影不是直接面对观众的,我们的电影是面对每一个市场的买家。这个就像现在内地的电视剧一样,面对几个决策的买家。是你在开机的时候,拿着一个大纲,拿着刘德华、周润发,这几个明星的名字。

也就是那两年,我们开始建立UFO,就是希望我们能拍一些我们喜欢的戏。拍一些跟我们生活有关的东西,跟自己觉得有感情、有情怀的东西。

陈可辛导演在电影拍摄现场

90年代初到1997年前,大家对香港就突然间特别充满感情,是一个香港人比较感性的年代。所以那个时候那些戏,就给了香港人一种很有自我的认同感,那这种认同感其实对七八十年代也是没有的。

但是那个电影你说赚钱吗,其实也不赚钱,当时UFO那么辉煌的时候,散伙的时候还是亏了一屁股债。

马家辉:没想到。我还以为你的豪宅就是在那时候买的。

陈可辛:亏了一屁股的债,卖了房子还要填到公司去。

马家辉:这三年,好多香港的电影很好玩,不管什么类型的电影,都把香港情怀放进里面,好像很怀念以前的香港。近20年,香港电影产业很多的变化,其中一个就是中港的合拍片。有人就说:“越来越多的合拍片。第一个我们的人才都跑了,香港的导演、监制、演员都跑了,港产片的特色都没了。”陈导演您在中港合拍上面参与很多,你怎么看这个问题?

陈可辛:我觉得这是一个无可避免的一个发展。首先要看整个香港电影的萎缩。1996、1997年开始,香港电影市场开始萎缩。但是这个萎缩又跟回归没有直接的关系。它的萎缩是跟传统的港片服务的华人市场,包括台湾、新马、泰国、唐人街,他们的整体萎缩有关。作为唯一的华语电影的供应商,内容制造商,香港的优势没有了。

2002年,《英雄》开启了大陆的大片市场。突然间就把全世界任何能拍华语电影,有才华的人,都吸过去了。这是经济体的问题,市场太大了。

这个发展改变了整个华语市场。但有些人觉得是香港导演怎么了,北上挖金。但是其实你好好的想一下,就算是我们这些香港导演,我、王家卫、徐克,我们没有去内地拍戏,我们留在香港也没有戏拍。

从2002年开始,这种合拍变成香港主流导演的一条路。那么这条路走了十年,到2011年、2012年也走的差不多了,其实很多香港导演水土不服的,就觉得我真的是做不了了,因为其实也不容易,上面也有不同的游戏规则。

“整个尖沙咀就不动了”

马家辉:内地演员跟香港演员比,他们各自特点长短处在哪里?

陈可辛:我觉得内地演员都是学院派的,受过专业表演训练。不是中戏,就是北京电影学院或者上戏就那几家,所以都是有一个套路的。很多时候他们演技很好,但是他们会偏舞台化。不是不好,是非常好。但是很多时候他不会令你觉得我没想到。

香港演员你可能会觉得很不好。 可能台词都记不住,前后都不对,全错了,但是我只要拿一点点,都可能很出彩。张曼玉也不是受过专业训练的,她也是选美出身。其实很多时候,我觉得一个演员好不好,是针对他生活的经历,跟他拍戏时的一个状态。

马家辉:那其他技术岗位,像灯光、道具等等呢?

陈可辛:以前拍《甜蜜蜜》也好,拍什么也好,一整部戏就是三十、四十个人。五、六部面包车就已经能够了。但大陆一拍戏,三百人是一个小剧组。你拍大片,五百、八百人都有。如果在香港,一百部车,整个尖沙咀就不动了,根本就拍不了。

马家辉:这样不是好事吗?我听说韩国明星,一个人出动有八个助理的,香港才两个。

陈可辛:大陆也是这样的,也差不了多远。

马家辉:作为香港的电影工作者,我听一些朋友说,他们最不习惯去面对的这个审批制度,通常香港导演怎么样来适应这种制度?

陈可辛:其实我觉得还没有那么可怕,因为每部电影都经历过这种的情况。而且它最不好也是最好的地方,就是它没有白纸黑字,就是没有什么一定可以,什么一定不可以。

那我觉得对香港导演来说,你一定要在那边找到一个你相信的合作伙伴,跟他们整个体制混的比较熟的,知道里面的一些政治风向,包括那个时候什么问题是比较敏感等等。所以就是没有一定不能过的东西,但也没有一定能过的东西。

鱼回到大海

马家辉:北上的头几年,我们看到很多香港导演开始拍摄古装大片。比如吴宇森导演拍摄了《赤壁》,陈嘉上拍摄了《画皮》等等。陈导演你在拍摄完北上的首部作品《如果·爱》之后,也没有再继续拍摄你擅长的都市生活题材,而是开始拍摄古装大片《投名状》和《武侠》。对于香港导演来说,你们当时如何转型的呢?

陈可辛:2002年,张艺谋的《英雄》,开启了内地的商业电影时代。而商业电影在内地就只有一种,就是大片。

其实除了环境需要拍大片,老实讲我们这些香港导演,就算我不是一个大片的导演,我是拍人文的、拍小故事、拍小情小剧,人性的东西,其实我去了大陆也是没办法。因为你去了大陆,你也不能写大陆的剧本,因为你基本上对那里的生活不够了解。

电影《亲爱的》拍摄现场

马家辉:里面还可能牵系到信任。

陈可辛:对,信任。我们现在能说普通话,能听能讲,但其实很多时候包括我在拍戏的时候,演员坐下来大家聊天、喝酒,他们聊的时候有一半我是不知道。所以我常常像自闭症一样。就是站在一个命题里面,我能发挥。离开了那个命题,瞎聊的时候,其实我们可能真的接不上轨。头十年,大陆市场流行古装大片,我虽然也一直在抱怨,我拍大片拍的很辛苦,但是起码你还能拍。因为你去到清代,去到古代,就观众不能跟你较劲说你没经历过,因为大家都没经历过,都是我们去想象的那个年代。但是好像我拍《中国合伙人》,拍《亲爱的》,那些生活我是没经历过,80年代我北京都没去过。然后你要拍给所有在北京长大的人,他们一看就会觉得这个不对,这个香港导演就拍不出来感觉,所以其实前面十年虽然我们抱怨说,我们不想做大片,那其实我们也不能不做大片。

马家辉:里面哪一部你觉得很遗憾?

陈可辛:当然,我那么多电影里面最不叫好,又不叫座的就是《武侠》。但是你说我遗憾吗,我一点不遗憾,因为我也很喜欢这个戏。我也不停的去研究它的始因,或者它的问题在哪。

马家辉:你的答案是什么?

陈可辛:其实《武侠》、《投名状》那几年,是我真的很咬着牙,去拍一些我不懂的东西。因为我本来就不是拍古装的,我更喜欢拍生活里面的一些东西。技术性的东西,或者悬疑性的东西,都不是我的强项。在追求的过程里面,我太自嗨了,我忘了我所有电影里面最强的一个东西,就是“人物”。论花俏、技术、镜头、过瘾、风格,我都不够其他导演。我能够去打动观众的,就是“人物”或者“故事”。

《中国合伙人》电影海报

但是为什么我也没遗憾呢。要是不是《武侠》当时跌得那么痛,我也不会咬着牙去拍《中国合伙人》。因为《武侠》之后,我就决定要破釜沉舟,一定要回到我自己喜欢的东西里去,我就回去做了《中国合伙人》。

就是从《中国合伙人》开始,到近年我监制的《七月与安生》最近的《喜欢你》,这些都更像我以前在香港拍戏的那种心态。我终于觉得像一个鱼回到大海上。

马家辉:最近几年我们看见,像陈可辛一样,许多香港导演开始尝试拍摄不同的题材。像陈可辛拍摄的《中国合伙人》、《亲爱的》,尔冬升的《我是路人甲》,这些香港导演将目光投向了当下内地的芸芸众生。而徐克、林超贤拍摄的《智取威虎山》、《湄公河行动》将香港导演最擅长的警匪片元素运用到内地的主旋律题材当中。北上二十年,我们看到这些香港电影人将他们的技术、意识、以及对商业的触觉带进了内地市场,在更广阔的市场里发挥作用。

香港电影面对一个事实——人才的断档。如今还活跃的香港电影人,在回归前,早已收获盛名,而且都在上面拍戏。那么我们现在可能要考虑的是下一代香港电影人,香港电影的未来在哪里?

陈可辛:要拍一部纯香港片,要在香港赚钱是非常难的,甚至很难让人回本。但是最近有一个年轻的香港导演的一部戏《一念无明》,我挺喜欢的。拍了十几天,用了一百多万拍,结果票房一千多万。那个戏肯定是赚钱,真是奇迹中的奇迹。

马家辉:那个戏能拍成,据说其中一个理由是,演员好多都没有收钱。

陈可辛:就是我刚才讲的,这些演员肯定也有很多在内地做节目,做电影。在内地肯定就得收钱,那就是商业行为,回来香港就回馈社会。

马家辉:那整个下一代,新一代电影人才培训,你有什么看法有接触吗?

陈可辛:我其实接触不多。因为这几年我们看到好像多了一点成功的例子,但是来来去去还在说《一念无明》。那个是非常好的例子,完全是第一部电影。但是这种发展下去,其实结果我悲观一点去讲,就是站在导演角度也很难避免第二部、或者第三部戏也会去拍合拍片。

我觉得现在这这几年无论是好是坏,本土年轻人,本土主义可能有些极端,但是还是站在爱香港原则上。包括像《一念无明》这样电影能有这样票房,它是好,但是他不至于好到有1700万票。我觉得这种情况也是一种大家很爱香港一种表现。我觉得投资方也好、电影人也好、演员也好。要是能带年轻导演,可能我们就不要拿监制费,演员也不拿演员费,那他们就很便宜就能拍。

马家辉:不容易。

陈可辛:就利用这个时候一种香港情怀跟气氛,多拍一些很用心好好拍的电影,就看有几部能跑出来,我们就多几个新导演,就觉得这个工业或者这个香港电影不是完全就没有了,不然下一代就没有香港电影。

编辑:田园、蒙小度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