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以来,“黄金”就为世人所追逐,无奈其产量有限,难以满足大量使用的需求。于是,便有了金箔的出现,将黄金锻制得薄如蝉翼,包裹起无数庙宇宫殿、塑像衣装,这一绝技在世界文明史上举足轻重。

·

据史载,中国金箔有近两千年历史,最早便起源于南京。南京金箔锻制技艺是江苏南京地区的传统手工技艺之一,发源于南京栖霞区龙潭花园一带,曾是明朝制作真金线的官营作坊。当今中国许多著名寺庙及古建筑上都运用了南京金箔。除在佛像、建筑物、工艺品上贴饰金箔外,历史上将金箔更多地制成金线用于皇家贵族的服饰上,金线和蚕丝织成绫锦称为织金,即今南京云锦的一种。金线与彩色丝绒合在一起进行刺绣的绣金即今宁波金银彩绣。金箔贴花有今宁波朱金漆木雕。

·

河北万城县商代中期遗址和河南安阳殷墟有金箔出土。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一件玉虎,其眼睛处贴金箔以点睛。马王堆出土的西汉初利仓家属墓的衣服就有用金粉屑及金箔粘贴的金色纹饰。据已有资料考证,江苏南京的金箔工艺始于东晋。南朝宋·山谦之《丹阳记》等文献中已有生产金银箔及设置锦署的记载。元朝时,开始大量生产金箔,到了明清,更有进出一步的发展。明清时,由于云锦织造大量使用金线,南京金箔产业在龙潭地区迅速发展。清末龙潭地区从事金箔的业户有四五十家,从事金线的生产户也有三五十家。1975年在太平门外徐达五世孙徐傅墓中出土的金丝补服,即为金陵金丝的物证。定陵孝靖皇后的寿衣表面的缠枝莲花是绣于红色缎面之上,红色缎面上还蒙着一层薄纱,各色的大朵莲花全部绣于薄纱之上,这便是“妆花纱”的传统手工绝技。所有莲花皆有金丝勾边,在阳光下闪耀着金光。这是用整张金箔覆在背后,然后划成金线一一勾出而成,1厘米宽的金箔被划成22根金线,此件小袄用金箔长8米,制作时衣里上共有1.76万根待勾的金线。据《故宫志》记载:明清故宫及皇室龙袍锦衣所用金箔产自于江宁。清东陵慈禧陵墓铭中也记载着:“……金箔出自江宁。”

·

云锦龙袍就是嵌着金丝的织物。除了织成以外,金线还能绣在织物中。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宁波金银彩绣即是将金线与彩色丝绒合在一起,进行刺绣的民间美术工艺。

相传东晋葛仙翁(葛洪)是金箔锻制的始祖,相传历史上今栖霞区龙潭一带是生产金箔的故乡,打金箔户一直流传着“仙家造金箔”的传说。这则传说中称:葛仙翁和吕洞宾打赌为菩萨塑金身,葛仙翁在处于下风的情况下创造了打金箔技术,从此打箔作为手艺而流传下来。而事实上,龙潭的老人们都称,过去龙潭打造金箔的人家都供奉葛仙翁像,四季上香,逢年过节跪拜,香案边上还要放把锤,求神保佑打箔顺当。从民间传说和民间供奉推算,金箔的大量出现应在六朝时期,而关键人物是"葛仙翁"--也就是葛洪。六朝时期金陵佛教盛行,众多的庙宇和佛像使得金箔产业化成为可能。南京金箔业以葛仙翁为始祖,旧时龙潭花神庙曾设有金箔公会祠堂,尊葛仙翁为艺祖,供奉着金箔艺人尊为先师的西晋句容人葛洪。

·

另外,据说晋时道教代表人物葛洪就是距离龙潭不远的句容城北下荫人,他也是著名的炼丹术士,在南朝人们使用黄金、朱砂、雄黄等炼丹修道的过程中,无意发现了锻打黄金的方法。无论是福建的漳州还是江苏的苏州,金箔业都奉葛仙翁为行业始祖。每逢葛仙翁诞日都焚香进贡,龙潭金箔业的葛氏家族,每年都举行族祭仪式,敬奉始祖。

·

根据老艺人介绍,南京最早打金箔的都是龙潭人,有刘、葛、印三大姓,刘姓打金箔,葛姓切金箔,印姓制金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龙潭周围的六子桥、四段圩都有金箔制作作坊,男锤金箔,女织锦线。

·

最早记载金箔生产技艺的文字见于明代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凡造金箔,既成薄片后,包入乌金纸,竭力挥椎打成(打金椎,短柄,约八斤重)。”在南京龙潭、江宁等地,金箔的生产过程后来仍然延用古代传下的十多道工序,技术要求很高,锻制过程系用真金经过十几道工序捶炼而成,这些过程分别为倒条、下条、拍叶、做捻子、沾捻子、打开子、装家生、打了戏、出具、切箔等。其中打箔最为辛苦,须把一块金“疙瘩”打成0.1微米左右的薄片。两个人面对面打,要打上万次。经捶打出来的南京金箔,薄如蝉翼,软似绸缎。民间传说,一两黄金打出的金箔能盖一亩三分地。经科学测算,943张金箔厚仅一毫米,一万张金箔重仅178.125克,打制技艺之精可见一斑。

·

先将金块打成薄片,再由两位金箔工人各自举着7斤重的锤子,轮流用力锤打,至少要锤打25000多下,方能锤打成“薄如蝉翼、软似绸缎、轻如鸿毛”的金箔。据测算,一克24K黄金锤打成金箔,展开的面积有半个多平方;锤打18K金箔,面积有1个多平方。其工人之辛劳、工艺之精绝可见一斑。尤其是金箔技艺最核心的乌金纸秘方,更是世界独一无二的。锻制金箔时,要用乌金纸包好金片,通过几万次锻打制成15厘米见方、0.12微米厚的金箔。这就要求乌金纸耐冲击、耐高温、薄而不破。由乌金纸保证了金箔质量,而这一秘方,全世界也只有两个人掌握。这种纸产于浙江上虞、富阳一带,以当年生的嫩竹为料,经过五个伏季(夏天)的浸泡,沤烂后制成,又称“五伏纸”。

·

2006年5月20日,南京金箔锻制技艺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南京金线金箔总厂为南京金箔锻制技艺项目保护单位。

·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