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央行开展2016年同业账户专项检查,7月中旬通报了相关检查情况。通报文件中,央行点名批评40家银行的同业账户违规情况(从国有大行到村镇银行无所不包),并责令限期整改。整改期间相关银行不得正常办理同业账户相关业务,对部分违规程度较高的银行还实施行政处罚。

央行重拳整治银行同业

此次央行的专项检查覆盖同业账户的开立管理、专项管理制度、日常管理三个方面;共检查同业账户60331户,其中结算性同业账户30421户,涉及银行(含分支机构)2664家;投融资性同业账户29910户,涉及银行2310家。

大量金融机构同业违规

检查结果表明,地方性银行违规程度相对较高,尤其是地方性商业银行、村镇银行、农村信用社等,风险意识较低。其中,涉及投融资性同业账户、结算性同业账户违规银行中,地方性银行违规问题分别占41.2%、43%。

其中,农业银行、民生银行、建设银行、中国银行、招商银行和平安银行涉及违规分支机构较多,需要全面整改;恒丰银行、南京银行、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等银行涉及违规问题较多,甚至违规程度较高。

过去一年中,同业账户的管理薄弱导致银行体系爆发多次风险,票据市场频发大案要案。比如2016年曝光的工商银行20亿元电票案中,工行廊坊分行通过视频为河南焦作中旅银行开立同业户,没有坚持要求其到场面签,最后涉嫌虚假开票。

违规重罚

与此同时,在不足两个月的时间里银监会开出的罚单金额高达1.08亿元。涉及金融机构174家,其中银行为170家,信托公司1家,财务公司2家、金融租赁公司1家…

银行同业业务和理财产品是当下金融体系风险的核心,更是当前金融体系复杂性加剧的主要原因之一。由此产生的通道业务具备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金融交叉特征,对当前监管框架构成了巨大挑战。

同业是金融业乱象的根源

近几年银行同业业务急剧膨胀,带有"影子银行"特征,导致金融乱象横行和资产泡沫集聚。业内人士表示,在同业业务疯狂扩张的那几年,商业银行都被“惯坏了”,患上了同业“依赖症”,挣的都是快钱,而且几乎没有风险。

不少银行已换上同业“依赖症”

这几年里同业业务也发生了"变异",多通道模式下套利链条拉长,底层资产结构也变得越来越复杂。同业投资极度青睐房地产、地方融资平台、"两高一剩"等领域。

监管部门这次针对同业业务出“雷霆之怒”无疑给银行同业敲响了警钟,预计今年下半年全行业的同业资产、负债规模将大幅收缩,同业业务利润也将快速萎缩,银行同业"依赖症"或将走向终结。

作者:长河飞舟,个人观点,仅供参考。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