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温暖小武(爸妈内参主笔)

01

我闺蜜有一个漂亮女儿,英文名叫“Rose”。

人如其名,她真的像春日里的玫瑰那样可爱。闺蜜给她编起好看的小辫子,穿上雪纺碎花裙,在小区走一圈,看到她的人都交口称赞,一个劲儿地说她美,说她长大之后,必定十分惊艳,还疼爱地摸摸她粉嫩的小脸。

闺蜜以此为荣,自己也经常这样夸女儿,说她有多美,多讨人喜欢。女儿听了,就甜甜地笑起来,笑出两个小酒窝,满脸洋溢着幸福感。

马克﹒吐温曾说:“一句赞美的话,可以让我充实地活上两个月。”

可见夸奖有多好的效果。孩子在童年时,还很羞怯,更是需要家长的认可和夸赞。

然而,并不是所有的夸赞,都是恰如其分。有些习以为常的赞扬,看似合理,实际上,带来的作用却比较负面。

我曾看过这样一则轶事:

有位老师到北欧去做访问学者,周末时,当地一位教授请她去做客。

在对方家里,她看到了教授的小女儿。小姑娘只有5岁,一头金发如阳光般流泻,蔚蓝色的眼睛,清纯明亮,让人顿生好感。

小姑娘不但长得好,而且有礼貌,见了人懂得问候,也没有“人来疯”。

当访问学者把一些中国特产拿给她,作为礼物时,小姑娘态度优雅,微笑道谢,大眼睛忽闪忽闪,那样子实在是惹人疼。

于是,学者忍不住夸奖:“你长得这么漂亮,真是太可爱了!”

如果是中国父母,听到这种夸赞,一定是心生欢喜。可是在北欧,却不然。

小姑娘走开之后,教授认真地对访问学者说:“您伤害了我的女儿,请您向她道个歉好吗。”

访问学者睁大眼睛,十分诧异:“我只是夸奖了您的女儿,我没伤害她呀。”

教授解释道:

你夸奖她,是因为她漂亮。但长得漂亮这件事,并不是她的功劳,这取决于父母的遗传基因,跟她个人没有关系。

但是孩子太小,不会分辨,你一夸她,她就会认为,这是她自己的本领。而且,她一旦认为,天生的漂亮,是值得骄傲的资本,她就会看不起长相平凡的孩子,这就让她走进误区,变得肤浅。

教授接着告诉访问学者,我们可以夸奖她的礼貌,因为这是她自己努力的结果。

于是,学者向小女孩赞许了她的礼仪,并道了歉。

从那以后,这位学者就明白,我们在赞扬孩子的时候,不应该赞赏那些与生俱来的天赋,而应该表扬后天养成的品质。

天赋美貌,天生聪明,固然是优秀的条件,但是过度强调这些,容易让孩子目空一切,浅薄自满。

表扬那些后天养成的可贵特质,譬如礼貌、勤俭、努力,才能让孩子懂得自律,懂得自我提升和磨练,从而得到受益终生的财富。

然而,表扬后天形成的特质,也有应该注意的地方,不能只是一味称赞,泛泛而谈。

02

以前,我当过一段时间的辅导员。

那时我为了激励学生,也经常表扬他们的个人品质。

譬如,让他们做比较难的事之前,我会先夸他们积极进取;为了让他们晚自习不要缺席,我会先夸他们勤奋自律;为了让他们处理好同学关系,我会先夸他们礼貌和善。

可是我发现,这样做的效果并不明显,既没提高他们学习的效率和自觉性,也没让学生之间变得更融洽。

于是我找来几个学生,问他们究竟是怎么想的。

学生说,起先,他们听到我的表扬,还是挺高兴的,觉得受宠若惊。可是后来我经常表扬,他们听惯了,也就觉得理所当然。到了最后,因为听得太多,甚至是物极必反。

他们会觉得,我表扬他们是有目的的,是故意给他们戴上一顶高帽子,好让他们按照我说的去办。

而且,我在他们做事之前就表扬,也给他们很大压力,觉得一定要把学习搞好,一定不能缺勤,稍有差池,就会有强烈的负罪感。可是,谁能在各方面都做到完美呢?毕竟,人非圣贤。

还有,我表扬他们的时候,只是说他们各种好,没有说他们为什么好,听起来就过于空泛,显得有点假。

所以后来我明白了,表扬后天形成的特质,也还有几个关键点:

表扬要控制频率,不宜频繁

在经济学上,有一个著名的规则,叫做“边际效用递减规律”。它指的是在一定时期之内,如果一个人连续获得某种愉悦,那么,随着得到快乐的次数越来越多,这个人却会感觉到,他所获得的满意越来越少。

就像德国经济学家格森所说的那样:“同一享乐不断重复,则其带来的享受逐渐递减。”

如果我们总是用表扬的方式,频繁鼓励孩子,那么,长此以往,激励的效果就会变得越来越差,因为孩子会产生“审美疲劳”。

再美的赞赏,一旦司空见惯,也会变得廉价,让他觉得无趣和厌倦。

表扬宜在事后,而不是事前

事后表扬,会显得更有针对性,是对孩子做出成就的正面强化。

而事先表扬,则会被孩子解读为,这是家长为了让他达到某种目标,而采取的手段,是要操纵他完成某项任务,就会觉得对方“虚情假意”,结果就适得其反。

表扬不能空洞,要内容具体

表扬,最好是确切地针对某件事情。那些大而化之的表扬,让人觉得是客套话,是逢场作戏,听起来就如流风过耳,留不下印象,也就得不到效果。所以,我们要把表扬落在具体的事实上面。

后来,我改变方法,不再笼统地对学生说“你很积极”“你很努力”,而会明确地夸他们,“真棒,英语竞赛得了第一”或是“本周晚自习没人缺勤,真的很努力”。

这样他们会知道,我对他们既关注,又了解,他们的成绩,我牢记在心;他们的努力,我深表尊重。

除了表扬实际的成绩,我们也需要表扬在成绩上的进步。日本企业家高岛宏平曾经表示,表扬人时,要表扬他的成长,譬如,告诉对方“你比六个月之前有了很大的进步”。

这样,对方就会觉得你很细心,注意到了他的每一步努力,从而得到认同感,今后便会做得更好。

采用“三明治”式表扬

有时,孩子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缺点和错误又在所难免。我们一方面想要夸他,另一方面又想让他意识到自己的不足,从而更上一层楼。此时就可以采用这种方式。

三明治式表扬,是指对别人先表扬,再批评,再表扬,就像三明治一样,用两块表扬,夹着中间的那一块批评,用友好的气氛开始和结束对话。这样,既表达了你的意见,又传递了足够的善意,不会引起反感。

就像我曾经对学生说:“你这次期中测验考得真不错,比上次高了十多分,但是在做计算题时还是有些粗心。你这么努力,也善于思考和解决问题,以后请再接再厉,做得更完善。”

学生听了非常开心,知道自己的成就是美玉微瑕,但瑕不掩瑜,以后就更加努力。

表扬时的身体语言、表情和声音都很重要

美国家庭专家盖瑞﹒查普曼博士曾写道:

你的声音(单调、低沉或带有明显的嘲讽意味)以及你的肢体语言(东张西望、绷着脸,和对方没有眼神的交流)很快就会出卖你,让对方觉得,你说的话是言不由衷。

如果你无法向别人表达真诚的赞赏,还不如保持沉默,等调整好心态再说也不迟。

在传达赞赏的时候,我们应该微笑着,注视对方,语调亲切,表现得热情、和善、真诚、专注。

如果孩子觉得我们口是心非,漫不经心,或是随口称赞,那就得不到应有的效果。

另外,我们对孩子的表扬,并不止言语表达这一种,表扬也可以很多元。

03

查普曼博士曾经在《赞赏的五种语言》中提到,每个人希望得到赞赏的方式,其实并不同。

有些人想要言语激励,有些人想要专注的陪伴,有些人喜欢身体接触……

你可以仔细观察,究竟什么样的方式对你的孩子最有效。

如果他爱听赞赏的话,那么在他表现不错时,不妨充满期望地表扬他的成就,肯定他的品格,让他得到正面积极的能量。

如果他喜欢家长陪伴,那在他表现好时,不妨陪他一起郊游、参观、做游戏,度过高质量的亲子时间。这样不但能让他开心,还能丰富他的课余时光,强化家长与孩子的情感连接。

如果他喜欢身体接触,那么当他做出了成绩,就不妨给他一个大大的拥抱、一个快乐的微笑,一个温存的眼神,拍拍他的背、拉拉他的手,这样能让他从肢体接触和目光接触中,得到爱的滋养,激发他自信的潜能。

我们还可以允许孩子,在达到学习目标后,有权自己选择一件他想要做,并且很喜欢的事。

譬如,找某个好朋友去玩、看某部他喜欢的动画片等。这样不但能投其所好,起到鼓励的效果,而且还可以锻炼他自主选择,安排日常活动的能力。

当孩子在赞赏中,得到了情感和心理需求的满足,他的内在动机就被唤起,自我价值感就得到提升,就会在学习和生活中,努力向前。

每个孩子,其实都有自我成长的心愿,都懂得奋发向上是件好事,也都有表现欲。

如果他们得到赞扬、尊重和认可,他们就会很乐意,用行动向父母表现,自己有多出色。

所以,我们只需要注意表扬的方式,善加引导,合理激励。

女企业家玛丽﹒凯曾经说:“最强有力的肯定方式就是赞扬。我们都应该好好称赞别人,这就像甘霖降落在久旱的花木上。”

但愿你的孩子在家庭中,能沐浴着爱和赞美成长,如花一般绽放。

作者简介:温暖小武,又名武小暖,富兰克林读书俱乐部签约作者。管理硕士,大学教师和自由翻译。文静吃货宅,浪漫学院派,写暖心的文,记入心的事,把生活中的足迹,译成字里行间的欢喜。愿我们与世界,彼此温柔相待,愿我们都温暖,且有力。简书@温暖小武,微博@温暖小武。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