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唐贞观年间,胸怀大志的唐太宗一方面以战争方式使得周边少数民族政权臣服,一方面也利用怀柔政策获取这些异族政权的忠心,而“和亲”就是其中不能缺少的手段之一。

贞观八年(公元634年),松赞干布首次派遣使者来到长安,唐太宗随后也派出了冯德瑕回访吐蕃。

在这次政治活动中,松赞干布充分认识到要巩固自己在吐蕃的统治,必须要依靠强大的中央王朝,所以自此他便萌生了和大唐和亲的愿望。

2

随后,他便派出了特使,带着珍贵和礼物来到长安,希望唐太宗能够赐一位大唐的公主做吐蕃赞普的王妃。

唐太宗认为吐蕃与大唐还缺乏深入的了解,和亲并不适宜,所以便拒绝了松赞干布的请求。松赞干布得知唐朝拒婚后非常愤怒,声称:“若大国不嫁公主与我,即当入寇。”

贞观十二年(公元638年),松赞干布果真派遣了二十万大军向大唐袭来,直逼松州,目的只是与大唐和亲。

3

在进行了一系列的军事活动之后,太宗了解到了吐蕃的军事实力和要求和亲的诚意,同意了松赞干布的和亲请求,下旨将宗室之女文成公主嫁与松赞干布为妻。

青藏高原气候苦寒、环境恶劣,但为了国家的利益,颇识大体的文成公主还是从容地接受了朝廷的旨意,答应远嫁高原。

在出发之前,她为了了解吐蕃的风土人情和各方面的情况还亲自接见了吐蕃使者禄东赞,并向他进行了详细的询问。

4

在了解了吐蕃的基本情况之后,文成公主便着手为自己的婚嫁准备了许多吐蕃稀缺的物资。经过两个多月的筹备和努力,在贞观十五年(公元641年)的隆冬,唐朝的送亲队伍终于成行。

在得知文成公主的和亲队伍离开京城向吐蕃行进时,松赞干布亲自率军远行到柏海(今青海玛多县境),建起柏海行馆,迎候文成公主的到来。

文成公主到达柏海时,松赞干布为她举行了盛大的迎亲仪式。在柏海稍作停留之后,松赞干布就带着唐朝的工匠们率先起步,为文成公主一行开辟道路,即后人所称的“唐蕃古道”。

5

当浩浩荡荡的迎亲队伍来到玉树时,松赞干布和文成公主马上被这里优美的景色和宜人的气候所吸引。

这对新婚夫妇在玉树度过了一段快乐的时光,闲暇之余,文成公主就将她从内地带来的谷物种子、菜籽等一些吐蕃缺少的植物种子拿出来,向玉树人传授这些种子的种植方法以及磨面、酿酒等技术。

文成公主安抵拉萨时,人们载歌载舞地欢迎她的到来。作为一位虔诚的佛教徒,文成公主携带了大量的佛塔、经书和佛像进入当时尚无佛教传播的吐蕃,决意在此地建寺弘佛。

6

文成公主和亲吐蕃,很好地达到了密切大唐与吐蕃之间的友好关系、维护两地和平的目的,此后两百多年间,大唐与吐蕃之间少有战事,文化和商贸交流愈加频繁。

出于对文成公主的尊重和对中原文化的倾慕,松赞干布下令禁止了吐蕃人以赭土涂面的习俗,并且派遣吐蕃的贵族子弟到长安接受汉文化的教育。

作为回报,唐太宗也多次派出各类工匠到吐蕃,传授先进的生产技术,给吐蕃带去了前所未有的活力和生机。

7

贞观二十三年(公元649年),唐太宗李世民去世,太子李治继位为唐高宗。高宗遣使入蕃向文成公主和松赞干布告哀,并册封松赞干布为驸马都尉,封西海郡王,以示恩宠不断、永续和平之意。

松赞干布也欣然接受了封赐,并且表态说:“天子初即位,若臣下有不忠者,当发兵赴国征讨。”

第二年,松赞干布也去世了,文成公主一直居住在吐蕃,尽其所能为吐蕃人民做贡献,直到永隆元年(公元680年)逝世。

8

文成公主逝世后,吐蕃为她举行了隆重的葬礼,唐朝也派遣了使臣到吐蕃吊祭。

文成公主获得了吐蕃人民极高的崇敬和爱戴,至今拉萨仍保存着当年吐蕃人为纪念她而造的塑像,供后人凭吊、拜谒。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