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我们 纯文字原创头条号,我们一直在路上

『传承文化,坚守梦想 』

版权所有 转载请注明出处

_____

《雾中回忆》读后感

作者 : 范军忠

————

(一)关于人生与死亡的思考

“小时候,我常常偷偷躲起来读书。我无法抑制这种欲望,因为阅读令人如此痴迷,使我怀疑读书可能有些不正当。”——凯特•莫顿

朋友羽给我推荐了一本小说《雾中回忆》,邀我与她交流读后感。

澳大利亚著名作家凯特•莫顿所著《雾中回忆》是继《荆棘鸟》后又一部轰动全球的澳洲小说,在英国版销量超过100万册,打破《达•芬奇密码》单周最高销售纪录。故事从1998年冬年轻电影导演拜访小说中的“我”开始,电影导演的拜访,拨开了98岁的庄园女仆格蕾丝的过往记忆,由此揭开了70多年前,里弗顿庄园无声地埋下的一段爱情纠葛,和一个惊心动魄的秘密……

整部小说叙述流畅舒缓,层次递进分明,语言优美哀伤,故事情节环环相扣,扣人心弦。人物刻画惟妙惟肖,刨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入木三分,景物描写细腻周详。写人如素描,写物同油画,写景似丹青。常常读着读着就忘了自我所在,如身临其境,置身于书的世界当中,流连忘返,与书中的人物、景物溶为一体,切身感受作者和主人公的不寻常的经历和复杂的内心世界。

关于人生生活。一些人的故事,之所以可以写成小说,是由于他们有着不平凡的人生和不寻常的经历以及与绝大多数普通人不一样的生活。书中所有的人物几乎都有不寻常的人生经历,尤其是几个主人公,虽然生在贵族家庭,衣食无忧,生活无虑,但他们从小就具有反叛精神,不安于现状,不墨守成规,不甘寂寞,追求刺激,反抗家教,挑战传统。戴维不顾父亲反对执意从军逃离家庭并战死沙场;汗娜违背父意自定婚姻远嫁不爱的人,后又偷情别恋在不得已的情况下枪杀情人,郁闷难产而死;埃米琳失宠于父自暴自弃放荡不羁最终死于车祸;罗比才华横溢但羁傲不训生活另类追求享受迷离浪漫的情爱却最终毙命于情人的枪口底下。没有这些错乱另类的人物和人生,就没有这本扣人心悬的故事。如汗娜所说:“我想体会人生发生巨变的感觉。”“你不希望人生带给你更加丰富的体验吗?”我想,人的骨子里都有一种探险精神和叛逆情结,本性里都有一种反叛潜意识,最乖巧的女孩、最温顺的男丁在他们心里都暗藏着一种逆反心理,渴望新奇刺激的人生,幻想异样奇态的生活,但又怯懦守旧,瞻前顾后,不敢也没有机会迈出追求新生活的那一步,绝大多数人都是如此(我亦如此概莫能外),不然,这个世界真的就要乱套了。

关于死亡。“死亡”充斥了整部小说,书看完了,书中的人物也全部死完了。人都是要死的。莫须讳言“死”,如同大谈“生”。与东方文化不同,西方人谈论死亡或面临死亡没有恐惧,相当淡定。书中对死亡事件的描写,没有刻意渲染,也不“隆重”。在“生命尽头”一节,对于书中的“我”临死之前的描述不过一页十几行寥寥数语,最后一行写道:“人生走到了尽头。我不在乎。”为什么不在乎,她的一段文字诠释了这个问题:“所有的事情终将被人遗忘。是的,它们暂时不会被忘怀,但最终将会在记忆中褪色,几百年几千年后,它们会被埋藏在记忆的层层皱褶中。”她“经历大量的死亡,太多的毁灭,可以将世事看得更为清楚”。的确,在历史的长河里,在浩渺的宇宙中,在时间这个巨人面前,我们如蝼蚁似微尘,生与死对于我们来说微不足道,平淡直面人生,勇敢面对死亡,哭哭啼啼的来,平心静气的去,心无牵挂,意无滞障,放下所有,排空一切,让灵魂飞的更高更远。

(二)战争与爱情

战争,一个多么残酷的字眼;爱情,一个多么美好的词汇。按常理,不应该把它们相提并论。

战争,自有人类历史以来,就不断的发生着。大规模的有世界大战,中等规模的有地区国与国之间的战争,小的有国家内部党派、宗教派别、民族、利益集团之间的争战。

爱情,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它不仅是人类传宗接代的动因,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情感需求。它是高等动物区别于低等动物单纯的性的需要和繁衍子孙后代的需要的精神范畴的最美好的情感特征。它不受时间、地域、环境的约束,更不受战争的制约。相反地,在战争年代男女之间更容易产生爱情,在那种残酷恶劣的环境中,在那个今天不知明天生死的情况下,人们更加珍惜眼面前的时光,更加珍视特殊环境下的友谊,以只争朝夕的姿态,积极主动的去体验人间最美好的感情或感觉。

战争把恋人分割两地,男丁涌上战场,女士孤守家园。俗话说距离产生美感,空间时间增强了恋人们之间的吸引力,倍增了他们彼此牵挂的思念之情。不论古今中外,在战争年代的恋人们的关系更加稳固持久,在战争中产生的爱情故事更加美丽动人、可歌可泣。比如《魂断蓝桥》中玛拉、罗伊,《刑场上的婚礼》中的陈铁军和周文雍,《红色恋人》中的靳和秋秋等等。

《雾中回忆》是一本爱情小说,但战争穿插在了整部小说当中,作者从头到尾时不时的提到战争,因为故事时间跨越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虽然作者没有直接描写残酷的战争场面,但字里行间透出了战争的残酷和对人们工作生活以及心理层面的巨大影响。

小说主人公三姊妹的恋人都从军上了战场,还有她们的伯伯和哥哥都战死沙场,给庄园爵士大家族带来莫大的伤悲和痛苦。即便是从战场上幸运生还的战士们,在心理上也留下了永久的阴影,得了书中称为“弹震症”的战争后遗症,他们性情暴躁孤僻,心理恐惧脆弱,不易融入普通人群,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适应社会。由于缺乏政府的妥善安置,缺少社会的关注关爱和家人的关心照顾,造成他们心理失衡继而产生自卑感和失落感。

战争没有赢家。胜利的幸存者不会有成功成就感,反而还会有内疚感和罪恶感,如果他们的人性还没有泯灭的话。正如罗比坦率的话语:“我活下来了,是因为其他家伙死了。”他理解达尔文的“适者生存”理论,他懂得“随机应变才能生存下去”的道理,他幸存下来了,但他作为一个正常的普通人却死了,他认为自己“是混迹于正常人之中的恶魔,看似与常人无异,仿佛不是从残酷杀戮中返回的怪物”,尽管“那是战争,为自卫而杀人。”

鉴于残酷的战争和战争给人们心灵上造成的创伤和留下的魔障,作者“了解悲剧幸存者那种特殊的罪恶感”。她“在为世事变迁哭泣”,她“抱持着一丝渺茫的希望,祈祷战争永远不会来临”,她大声呐喊“战争,请放过我们”。

战争的阴霾没有遮掩爱情的天空。作者笔下的爱情故事仍然充满了浪漫激情。格蕾丝和阿尔费雷德的爱情如山涧小溪细水长流,纯洁、经久、延绵、温馨,汗娜和罗比的爱情热烈、奔放、刺激,本身的婚外情加上埃米琳的介入而貌似又有了三角恋的味道,使这场爱情“游戏”更加具有冒险性和刺激性,还有几分神秘感和玄虚感,因而故事的结局也就不尽如人意,两姐妹都深爱着的男人被姐姐在保护妹妹的不得已的情况下枪杀了,也许这就是不寻常爱情的残局,“摧毁一切的残局”。作者的一段话作了进一步的诠释:“真爱就像一场病,那是一种病,在你毫无防备时气势汹汹地扑过来,又没有有效的治疗方法,在最极端的情况下,它甚至会致命”。

爱情固然可歌可泣,在特殊特别的情况下,它仍然比不上至亲的亲情。在爱情、亲情、友情当中,爱情貌似排列第一,但它敌不过血亲。小说最后结尾的结局,当妹妹极力阻止姐姐与情人私奔时,在焰火爆裂的刺激下似乎犯了“弹震症”的罗比要姐姐向妹妹开枪,姐姐无法理解难以置信几乎崩溃,在罗比抢枪威胁到了妹妹生命的关键时刻,姐姐毅然决然的向自己和妹妹的情人射出了一发纠结无奈的子弹,而妹妹也灵光一闪的急中生智的为姐姐掩盖了一切真相。“忠诚、血缘、毁灭。摧毁一切的冲突。”在一切的冲突当中,至亲血缘占了上风。

亲情至上。

选稿:梦行千古 制作:杨伊楚

————

出品:中国文学网

承办:湖南古瑞和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编辑部主编:梦行千古

版权:《中国文学网》

________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