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有朋友发一件标注为“南宋龙泉窑簋式炉”器物图片请我看,有实拍底图和专业照。听说看过的人还挺多,新老意见均有,但何故看老?老在那里?为何看新?新在哪里?却少有人说个道道来。

簋式炉在龙泉窑瓷器收藏中属于重量级的藏品,正好借此机会,以这件颇具争议的器物作为案例,普及一下龙泉窑簋式炉的基本常识。

先上几张这个簋式炉的多角度图片,让读者们自己评判下:

南宋龙泉窑簋式炉的必备知识点

宋代是特别崇古尚古的朝代,朝廷每逢祭祀性质的场面,均按上古礼制摆放青铜礼器。礼器的品种分类繁多,总计有七大类,北宋时期朝廷收集并保存了大量的上三古及汉代青铜礼器,同时也烧制了不少瓷质礼器。南宋划江而治后,由于靖康之难,南迁仓促,朝廷遗漏祭祀礼器,平时祭祀及每年大祭的祭祀用器及其短缺。朝臣周密在《武林旧事》中载:“绍兴二十一年,高宗幸清河郡王第,……..臣张俊进奉:汝窑酒瓶一对、洗一、香炉一…大奁一。”可见在南宋早期,高质量的瓷器是非常缺乏的。后高宗要求以瓷代铜烧制祭祀用礼器,由此开启了宋代青瓷大规模烧造礼器的序幕。

在宋代烧造礼器的历史上,龙泉窑可谓独树一帜,不但在烧制的规模、质量都超过了宋代任何窑口,在七大类的礼器中,除了兵器、乐器不烧外,其它五类全部烧造,而排在第一类的鼎、簋、鬲都有不少的烧造规模,其中簋式炉烧造数量是最少的,鬲的烧造量最大。

纵观龙泉窑四大窑口,除了金村窑没有烧造簋式炉外,其它三个窑口都有烧制,而且制作工艺、审美各有特色。大窑的岙底-垟坳头一线集中烧制了最大比例的簋式炉。

龙泉窑簋式炉的烧造工艺个窑口、各窑头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和独立的审美风格,集中表现在圈足、双耳、炉形、收口四个方面,特别是耳与形的搭配上是比较严格的。也有极少数特殊的形制,但不具普遍性。特别要指出的是:龙泉窑簋式炉的规格与双耳的搭配有严格规范,在代代师传徒承的严谨工艺传承的工匠精神影响下,这种成熟规范对产品制作工艺、审美要求都起到了稳定的作用。

我们不特意展开述说龙泉窑各窑口及各窑头的具体工艺,从这件簋式炉开始,其中遇形说形、遇工说工,同样可以基本了解龙泉窑各窑口簋式炉的具体烧制工艺,并有更直观的理解,掌握鉴定知识。

众多藏家不可否认,南宋龙泉窑簋式炉在收藏中是难得碰上的藏品,一般有幸能见到的口径在8cm-9cm左右。超过10cm,特别是超过12cm口径以上的极其罕见。本文先不去探究口径规格的限制与使用者身份的关系,单说大口径与小口径簋式炉在南宋时期的工艺规范:

1、耳型 南宋龙泉窑簋式炉中,口径超过12cm的大口径炉,其双耳形态力求忠实于螭龙形。这种龙形源于新石器的c形龙和玉猪龙,多见于战国、汉代玉器及青铜器纹。其重心稳重而形象生动,想必玩高古玉的藏家深有同感。

2、耳与炉形的搭配 至南宋晚期-元早期,龙泉窑簋式炉的形、耳搭配工艺有所改变。具体表现在,由于这个时期的炉身提高,口沿下方双玄纹处的腰部往里“束”,双耳正好“搭”于这个部位。因此,双耳不像南宋中晚期垂直于器身而往上倾斜,虽然没有南宋高峰期的极致美感,但其各部分的工艺水平及流畅度依然有非常高的水平。如图:(左:宋元之际;右:元早。)

龙泉窑大口径簋式炉之特点

通过上述龙泉窑大口径簋式炉的观察,我们可以总结出几个特点:

(1)无论南宋宋高峰期还是宋元之际或元早,双耳都作螭龙装饰,并有具体勾勒的模印。如龙头的角、眼睛,龙尾部上翘并在中间作具体装饰。大口径簋式炉一般配以高圈足,以显示其力度。

(2)整个炉身造型直径最大处在炉肚,束颈后微撇口,双耳的根部下搭在炉肚,上搭在颈部束口处。南宋高峰期的炉身高较矮,随着时间往后推移,炉身逐步变高。从拉坯工艺及烧造成功率来说,南宋高峰期的难度较大,但重心稳、耳身配合协调,古韵十足。其整体线条的细微变化,是由炉身的拉坯造型与双螭龙耳模印的变化而形成。

(3)无论南宋高峰期还是宋元之际或元早,其整体制作线条非常流畅,尚古风气浓郁,这是南宋朝廷文化、文人与龙泉窑工匠密切配合,在无数次的设计与实践中最后形成的结果。这种线条及造型还必须与高超的窑温控制技术相结合才得以体现,一个环节的微小失误,就会造成走形、开裂而成为废品,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

这里还需要说明的是:大口簋式炉烧造仅在龙泉窑大窑的岙底-垟坳头一线,溪口及湖山窑烧制的簋式炉都在10 cm以下。

龙泉窑小口径簋式炉之特点及烧制地点

(1)龙泉窑宋元时期,口径在10cm及以下的,为小口径簋式炉,一般普遍在8cm-8.5cm为多,小口径簋式炉的烧制量远远大于大口径。簋式炉炉肚直径大于口径,因此口径每增大0.5cm其双耳及肚径即相应加大,同时烧制难度亦成倍增加。

(2)小口径簋式炉烧制窑口及窑头众多,烧制时间跨度较大,形制多样。其烧制窑口涵盖龙泉除金村窑外的大窑、湖山、溪口三个大窑群,且各有特点。因为今天的话题不牵涉,我们这里暂不探讨溪口及黑胎类簋式炉。

(3)龙泉窑小口径簋式炉具体特点归结如下:1、并不是简单的大号簋式炉缩小版。其器型的流畅度仍然非常好,在南宋时期,就有高矮两种形式,而不是像大口径全部重心低矮。我们分别例举大窑的岙底(宋/元、垟岙头(南宋),湖山窑(宋/元):

2、从各窑口簋式炉的器型,我们可以看出三个特点:一是大窑所有窑头的口沿收口,只略撇即止,束口位置明显比大口径的靠上。二是大窑所有窑头的双耳都只是写意式的大致螭龙外形,精细的垟岙头簋式炉也只点了眼睛,而不作任何具体装饰,这是与大口径簋式炉的最大区别!三是唯独湖山窑在宋元时期双耳有作螭龙细部模印,但与大口径的有很大区别,并有向鱼化龙方向发展的倾向(如图):

不同的形制及工艺与相之匹配的胎釉,反映了龙泉各窑口的配方差别,反过来说也就是特定的形制及工艺必须和这个形制所生产的原料及加工工艺相匹配。(具体详细分析胎釉及与其匹配窑口的相关专业知识,请关注本人在北京中艺藏龙泉窑专业课程,由于篇幅这里不一一详述)。

言归正传,回到开始,我们可以对本文开篇所标的那个炉与南宋龙泉窑主要窑口的簋式炉作一个全面比较分析。

首先我们提取该炉双耳的制作手法:该炉口径仅9cm,属于小口径,但却按上了大口径的耳朵,细节上似乎做了模印工艺,但整体缺乏力度,不排除非模印制作。这个炉能在南宋的各大窑口中找到同类器形吗?通过图片比对,大家自有分晓。(所有比较之器均为基本同口径)

与大窑垟岙头对比

与大窑叶坞底对比

从下图对比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与叶坞底也不可比,不但形,甚至连胎釉也有巨大区别。考察叶坞底南宋黑胎官窑样本,叶坞底簋式炉的双耳制作带有明显的官窑特征,在这里只作比较,就不展开叙述。各位是否明显感觉到该炉耳朵不但没有力度,而且下挂严重?这个原因后面再作说明。

与湖山窑之比较

湖山窑地处遂昌境内与龙泉相邻,烧造龙泉窑历史可追述到北宋,其烧造质量高、品种齐全,部分文房雅玩、摆件烧造工艺甚至超过大窑和溪口,是龙泉窑的重要窑口。其簋式炉烧造量超过溪口。下面我们把该炉与湖山窑作个对比: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湖山窑的螭龙耳有别与其他窑口,龙身虽也作细节模印,但形和工与大口径簋式炉是完全不同的!该炉的炉身拉形和湖山窑对比相差甚大,比较中可以明显感觉到严重缺乏力度和古韵,说明该炉与湖山窑也没有关系。

口沿处理之分析对比

无论大口径还是小口径、无论南宋高峰期还是宋元之际,龙泉窑簋式炉的收口只作向外略敞口,最多在收边处作卷口止,以显向上的力度。唯独湖山窑的小口径簋式炉例外,但仔细观察其原因,与炉身的拉坯形制有关系,湖山窑簋式炉的炉身非常独特,低处鼓肚,往里斜拉坯至口沿下作C型外敞翻口,过渡很短,同样有非常好的力度感。

下面我们将各窑口的口沿作一个比较分析,发现一个有趣现象,该炉的口沿这块与湖山窑非常接近,与其他窑口区无论在螭龙耳、收口工艺别都非常大。分析到这里,我们最后只能把它与湖山窑作进一步比较。

先作全图比较:1、两者为完全不同的釉质配方;2、整体形制也有效大区别;3、由于炉身拉坯形制的差距,及其双耳的不同,与炉身合成后,形成了强烈的反差,该炉似“趴着”的感觉,双耳下垂无力。而强配以大口径的双耳给人画蛇添足的感觉,炉身的拉坯不到位、双耳与炉身的两个搭点错位,造成了这个结果!

圈足处理及胎之比较

老窑瓷和明清瓷看底都是非常重要的环节,龙泉窑小口径簋式炉很多信息点在圈足上,唯一露胎点对判断瓷器的胎土、修足工艺、窑红、氧化程度等等各方面有着重大的参考价值,这里我们归集到湖山窑后,拿出各自的底作一详细比较:

1、明显完全不同的胎质、胎色,该炉的胎显出瓷实、致密的新器特点;2、不同的修足及圈足内处理工艺;3、釉光差距非常大;4、窑红的出红显示出“死胎”的感觉。湖山器为灰黑胎,符合出土器的典型特征。

总结

通过上述图片及文字的比较分析,该炉为龙泉窑小口径簋式炉,但配上了大口径双耳,这是画蛇添足,严重违反了南宋时期的严格工艺传承;其次,炉身拉坯的“渣斗”式教条,造成了双耳的“错搭”,形成了下垂的无力效果;第三、翻口口沿与炉身的错误处理,最后形成了非任何窑口烧制的无“出生证”的结果。最后,该炉仍然存在釉“嫩”、胎“实”、出红“死胎”等传统仿器典型特征。

写这篇鉴定文章,就器论器,目的在于普及一些龙泉窑常识,共同提高鉴赏水平,亦是抛砖引玉。

版权声明:古玩元素网于2017年与广州龙泉堂以及王帆老师达成王帆课堂交流合作协议,同行请勿在未取得合作授权的情况下,进行任何采编、恶意修改等行为,否则保留追究责任的权利!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