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誉为心理学界暖男的英国精神分析学家唐纳德·温尼科特晚年时冠状动脉栓塞大约发作过六次,每次好起来之后他就继续做他的事情,比如爬高。最夸张的一次,他曾爬到树的最顶端,据说爬这么高是因为这棵树挡住了他家窗户的视野,他说他必须要把这棵树弄掉,最后他也言出必行把这棵树弄掉了。

梵高《星夜》草图

温尼科特的传记作者认为这段经历有极为深邃的意义。传记中的一段话精准地概括了温尼科特的信念:

“相对于弗洛伊德视人如兽被驯化,温尼科特的信念却是:事情若是自然发展,意即,经由足够好的母职以及稳定的家庭结构,个体将能成为一个道德存在体,而事实上太过严厉地被驯化反而会冒一个相反的危险——他丧失了原始野性的能量去欢庆他自身的存在。”

因此温尼科特这种看似不符合正常心智,缺乏现实检验的事,实则为他所追求的一种目标,超越平庸的正常。是一种对立于更好的抚养环境而存在的对破坏性、对活力的追求,对原始自我的纯真捍卫。

在笔者看来,艺术史上具有此类人格特质的艺术家,最典型的当属荷兰的梵高。他的作品笔触张扬,色彩极端艳丽,有时甚至不加调和直接往帆布上涂抹的绘画性格使得直到了现在人们对他的热度依然不减,手绘油画长片电影《至爱梵高》表达了现代人对这位印象派后期的艺术家无上的崇敬。这不禁让人感到,即使梵高的人生是一次正常意义判断下的悲剧,但他的艺术生涯,确实是对他对他自身能量,属于“梵高”的能量的恣意欢庆。而他对人生的这种“排山倒海涌出的自我”态度持续在他的作品中,并深刻影响着他后世的艺术面貌。

梵高作品

向日葵

梵高一生都在工作,工作着与他自身相关涉的工作,他绘画,并且只画来源于自己身体内部的画。也就是说,梵高不是作为艺术家,一个创作了著名绘画作品的作者,而是作为一个划时代地打破了常人的平均状态,而追问自己本己性生存可能的实际性此在存在。

一只仰翻蟹

农鞋

高更的椅子

黄色布景的紫罗兰与鸢尾叶

看书的吉努夫人

修路者

夕阳下的耕者

盛开的果园和白杨

橄榄园

佩洛莱斯溪谷

善良的撒玛利亚人

圣母怜子像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