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某,男,42岁。

患者近5年前病慢性溃疡性结肠炎。症见:腹痛腹泻,午后为甚,大便有粘液,轻则每日3~4次,重则每日7~8次,往往因过食生冷或精神紧张而加重。

伴有心烦,失眠,口苦,口渴欲饮,不思饮食,小便短少,下肢肿胀。舌边尖红,苔白厚,脉弦而缓。

处方:██汤。7剂

服药后,腹泻减为每日1~2次,腹痛减,精神好转,续上方加味,继服20余剂痊愈。

答案下期公布

上期答案:柴胡桂枝汤(注:答案非唯一,仅供参考)

钟某,男,21岁。患慢性鼻窦炎5年,每因外感而诱发,发则头痛,流涕黄浊而腥臭。

此次发病已2周,饮食及二便皆正常,但恶风寒。舌质淡苔白,脉弦。

《素问•气厥篇》说:“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下不止也”,恶风寒者,营卫不和之故。

柴胡12克,黄芩9克,桂枝9克,白芍9克,生姜9克,半夏9克,党参6克,大枣5枚,炙甘草6克。

服三剂药后复诊,诉说服药后覆被须臾,即周身微有汗出,每次服药都如此,三剂服尽,则头痛、浊涕霍然大减。

5年来服各种中西药都没有这样好的效果。因于上方内加黄连3克 续服三剂而愈。(刘渡舟医案)

解说:柴胡桂枝汤是小柴胡汤与桂枝汤的合方,既具小柴胡汤解郁利枢之功,又兼桂枝汤调和营卫,调理气血阴阳之能。临床上多用于以下几种病证:

1. 少阳病证与太阳病证同时并见,即胸胁苦满或胁背作痛而又见有发热恶寒,或肢节烦疼等,用本方治疗效果甚佳。

2. 肝气窜证,发病特点是患者自觉有一股气在胁脘胸背,甚至四肢流窜,或上或下,或左或右,或前或后,凡气所窜之处,则觉疼痛或胀满,用本方有特效。

3. 本方去大枣,人参,加鳖甲,牡蛎,红花,茜草等软坚化瘀之药,治疗慢性肝炎,肝脾肿大及早期肝硬化等,出现腹胀,胁痛如针刺,面色黧黑,舌质紫暗或有瘀斑等证,坚持久服,常用良效。

原文复习

《伤寒论》第146条:伤寒六七日,发热,微恶寒,支节烦疼,微呕,心下支结,外证未去者,柴胡桂枝汤主之。

各家论述

《伤寒来苏集》:桂、芍、甘草,得桂枝之半;柴、参、芩、夏,得柴胡之半;姜、枣得二方之半,是二方合并非各半也。

取桂枝之半,以解太阳未尽之邪;取柴胡之半,以解少阳之微结;凡口不渴,身有微热者,当去人参,此以六七日来邪虽不解,而正气已虚,故用人参以和之也。

外证虽在,而病机已见于里,故方以柴胡冠桂枝之前,为双解两阳之轻剂。

《古方选注》:以柴胡冠于桂枝之上,即可开少阳微结,不必另用开结之方;佐以桂枝,即可解太阳未尽之邪;仍用人参、白芍、甘草,以奠安营气,即为轻剂开结之法。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