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只拍自己想拍的电影”

当沉默的娄烨导演,特别坚定地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我还是会有些小小的感动。在这样一个充满着诱惑与压力的时代,能一直坚持自己,其实同样是非常困难的事情。

昨天上午,桃桃淘电影与她影一起,对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主席娄烨导演做了一次专访,也在下午参加了娄烨和贝拉·塔尔导演对谈的电影论坛。

2012年以来,历届FIRST青年电影展评委会主席有徐枫、许鞍华、谢飞、姜文、王家卫;每一位都是如雷贯耳的影坛前辈,而今年的主席则是娄烨。

作为第六代导演中气质最独特的一位,虽然看起来沉默寡言,但娄烨却并不吝于表达自己。甚至于,这位总是一脸平静的导演,还常常会语出惊人,说出一些不按常理出牌的话来。

对于电影,他觉得“不存在任何基础知识,怎么拍都可以”,所以只要拿起摄像机就好了。

他的不少作品都受到各种国际电影节的赏识和鼓励,但他却说,“电影节对我来说是一个很困难的工作,我对电影节没什么特别好的印象”。因为他认为,在终剪之后,一个电影导演的工作就结束了。

作为本次的评委会主席,在下午的电影论坛上,他对所有人说的第一句话是:“特别高兴我刚刚拿到了贝拉·塔尔老师的签字,对不起大家,我先抢到了。

是的,这就是娄烨,他和他的作品一样,沉默却有力,直白到有些可爱。

在他眼中,似乎没有什么“安全”和禁忌,他不会顾左右而言他,他总是直言不讳。他也并不在乎自己的听众是谁,向他提问的人又是谁,他所在意的只有对话本身。

FIRST青年电影展

电影世界真大,有特别多的作者

对于FIRST青年电影展,娄烨导演是非常肯定的。与国内的其他电影节相比,“FIRST关注的总是本土的、最新的、最年轻的导演和作品,这是非常珍贵的”。

对于这一代年轻导演的创作,他尤其肯定了他们在电影技巧上的进步。和前辈相比,这一代的年轻人,因为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影像的环境里,有机会看到更多的好电影,也更早地学习到了电影的技巧。“在技术上,已经超越了之前的几拨导演。”

更重要的是,FIRST到现在已经坚持了十一年,而且也出现了供青年导演发展的良性循环。

前几年创投会中的不少电影计划,今年真的已经带着作品回来了。之前凭借处女作一举成名的忻钰坤,第二部电影《暴裂无声》也将作为闭幕影片,明天在西宁首映。这个过程,可能在其他其他需要十五六年甚至更长的时间,但FIRST只花了十一年时间。

娄烨本人也与电影节结缘颇深。他最早的几部电影,包括《苏州河》,都得到了鹿特丹电影节釜山电影节的创投资助。甚至于处女作《周末情人》,也曾经去了海德堡电影节。

而关于FIRST,他当时的第一反应是:电影世界真大,有特别多的作者。

谈到电影节该如何帮助年轻导演,娄烨认为,这是一个平台和窗口。他举了鹿特丹电影节的例子,从资金剧本,到后期的放映发行销售,电影节都有所支持。

他认为FIRST如今也在往这个方向发展。这件事应该有五六个电影节在做,但是现阶段,我们只有FIRST一个

作为影迷,作为导演

一个很偶然的幸运

与很多优秀的导演一样,娄烨导演同样是个影迷,这也让我们和他交流起来会更加顺畅。

谈到对他最早喜欢的电影,他最先提到的是希区柯克的《群鸟》

以及新藤兼人的《裸岛》

还有木下惠介的不少黑白片

他说那时候的自己非常小,其实还看不太懂这些电影,不过,这些模糊的记忆却成为他最初的电影记忆。

在与贝拉·塔尔的对谈之中,娄烨还分享了更多电影学院的趣事。其实当时有很多人考电影学院,就是为了看更多电影,看很多其他人看不了的电影。

与如今更强调电影产业的教育模式不同,当时他们学习的更多都是作者电影。他从第二年开始拍作业,拍16mm,为此娄烨也戏称自己是“在学校就学会怎么拍地下电影了”。

对于他来说,在电影学院的那段经历,是在学习电影,也在学习电影里呈现的生活

因为,那个时候的他对生活并没有什么理解,他是从电影里才会知道有不同的人、不同的国家、不同的生活方式,有人恋爱,也有人争斗。

不过,真正毕业开始做电影之后,又是一次从零开始。拍了电影没通过审查,发现有外国电影节要,那自然就送到电影节去,后来又顺理成章地被外国销售商联系。

这时候,他又觉得自己既不懂电影,也不懂生活;甚至于说,作为一个导演最重要的东西,其实也是学校教不了的。

谈演员

首先要自然地生活,然后才可以自然地表演

我们知道娄烨作品中总是有许多让人印象非常深刻的演员,

比如永远的少女郝蕾

比如“将自己完全交给导演”的秦昊

还有永远少女的周迅

当我们问起,如今的娄烨导演“有没有什么特别想要合作的演员”时,他的回答,很多,或者是很少

这是一个很有趣的回答,却有他的深意。因为他随后又补充道,如果所有的演员都在关注自己的美容、妆有多美,那么,好演员确实会越来越少。

而在他心中,他看重的演员必须是“尊重生活本身。首先要自然地生活,然后才可以自然地表演”。演员应该关心的,不是自己长得有多美,而是自己塑造的形象,与影片有多么契合。

一个好演员并不需要长得好看,但一定要有辨识度,要与众不同,要符合他的角色,仔细回忆了一下,是这样的。

商业和艺术

其实面临的是同样的问题

虽然在我们的印象中,娄烨一向是个有着强烈作者风格的文艺片导演,但是他其实并不排斥商业片。他甚至说,自己是当年电影学院里最喜欢商业片的学生,就好像他早期的《危情少女》,其实是一部恐怖片。

对他来说,做商业片和做艺术片其实都是一样的,虽然风格或者故事不太一样,但是面对的问题其实是一样的

而一位导演的个人风格,其实和商业、艺术也没有太大的关系。艺术和商业并不是衡量作者性的标准。如果作者性很强的话,哪怕是拍广告都会体现出个人风格。

作为年轻的创作者而言,似乎常常会在资金、在票房上受到比较多的掣肘,会很难把握商业和艺术的平衡。

娄烨导演则建议,可以把这种限制当成导演工作的一部分来面对。其实,作为一名导演,不管是拍自己的第一部还是第十部,都会遇到各种限制。而处理这些问题,也都是导演工作的一部分。

创作和自由

拍你最想拍的东西

和娄烨在对谈的过程中,感受最深的一点就是,他谈的永远都是,“坚持自己”。

虽然他也数次提到,作为一名导演总是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限制。资金、实施、场景、演员、剪辑、发行、票房,包括对电影内容的审查。但这些都是导演工作的一部分。

他总觉得自己不够自由,没有足够的资金,找不到好的场景,找不到有力量的表达;也从来没有过哪个时刻觉得自己真的“懂电影”了——“每当拍一部新电影,我老觉得自己忘了怎么拍电影”。

甚至于他还会自黑,说为什么现在拍电影这么困难重重,都是因为在电影学院读书的时候,看了太多电影。那个年代他们看的电影总是很自由,没什么限制,所以他才会觉得自己也什么都可以拍。

到目前为止,他只有三部电影公映。

关于年轻导演的作品,他说自己喜欢自由表达的、真诚的作品,会从直觉出发,被打动,就会被吸引。

当我们问他对年轻创作者有什么建议,他说,就拍你最想拍的东西

因为,在娄烨眼里,“导演就是在光天化日之下的”。

创作者是很难掩饰自己的态度和观点的。虽然他们可以躲在摄影机背后,但是对影像和题材的选择,都体现了作为导演的一种状况,这是很难作假的。

因此,作为一名创作者,要拍自己真实的感受,要特别迷恋你拍的东西。这肯定会很好,会很有力量,会有观众。

“有些东西如果你放弃了,那为什么要开始呢?这是你开始做的时候,就已经决定好了的,最后如果抽离你原始的动机,那还做这个干什么呢?如果要做这方面的妥协,那干脆就别做了。”

这是娄烨的坚持。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