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自网络

文 / v羽

1

记得刚毕业那会,当被问到去哪工作时,总会听到这样的回答。

“当然是大城市啦,这还用问。”

而三年过去了,似乎依旧是这样的回答,只不过“大城市”这三个字被赋值化,如北京,如上海,如广州、深圳。

在大多数刚毕业的学生眼里,似乎去大城市就是毋庸置疑的事情,因为身边的朋友同学都去了,而且听说那里机会多,资源广,发展空间大,重要的是工资待遇好。

起初我也是这样想的,可直到前不久和一位已做了妈妈的高中同学聊天,才发现热衷于大城市,竟也有另一层解答。

她说,“你知道吗?每天看生活在大城市的你们发的朋友圈,我都会不由得羡慕。”

我不解,问,“你在老家有车有房,如今又做了妈妈,多幸福啊。那像我们,漂泊在外,吃的地沟油,住的还脏乱差。”

她发了个笑脸,接着说,“你不懂。当我坐在街上和一群大爷大妈聊天时,总觉得我后半辈子就这样了,安稳舒适,却枯燥无味。”

我忍不住想象了下在县城的某个墙根底,她抱着刚满一岁的娃,蓬头垢面地同一群大爷大妈搭话的场景。

“李大妈,菜市场今天的蔬菜特别新鲜,尤其是那萝卜,水灵灵的,贼嫩。”

“王大爷,又去遛狗啊,今天打麻将又赢了不少吧。”

想到这里,我连忙摇头止住,虽然现实里可能并非如此,但总觉得这样的日子一直过下去,会废了的。

2

昨晚有一个读者朋友在后台留言。她说毕业之后,留在县城工作已有三年,虽升到了经理级别,但对每天重复枯燥的工作,已完全失去了兴趣,特别想去大城市闯闯,哪怕最后失败了,也无憾。

我回,“你甘心放弃当下已打拼得到的一切吗?”

她似乎没有丝毫犹豫就敲来了三个字,“不后悔。”

追求激情,追求梦想,不愿被束缚,心向远方。我似乎从她身上看到了年轻人身上这股特有的劲儿。心里不禁一颤,很想说些鼓励的话,比如“那就去吧,加油啊。”或者“很棒,看好你。”之类的。

可最后还是回复了,“一定要想好了,千万别一时冲动,如果最后还热衷于此,那不妨试一下。”

后来仔细想想,其实大城市挺好的。

这里生活节奏快,交通发达,可以接触到新鲜事物,如互联网+、电子商务、还有最近很火的人工智能等。

而这些,在县城乡下是没有的。

在大城市,似乎永远也不会失去新鲜感。你可以这个月做运营,下个月转岗当产品,或者可以抱本书敲代码苦学几个月再转行干开发。

不断试错,不断寻找方向,直到遇见自己喜欢的,然后卯足劲往前闯。你不会停下脚步,因为身边的人都在紧张追赶,大家都害怕被落下。

而在县城乡下,工作久了会不自觉地被当地的安逸氛围所浸染,失去了工作热情,对未来少了希望。

20 多岁的我们,因为年轻,敢拼敢闯,我们渴望接触更多,挑战更多,所以热衷于去大城市,想要打出一片天下。

可是,大城市真的有那么好吗?

3

时常跟一位朋友聊天,聊北漂之辛酸,聊未来之迷茫。

我们曾坐在火锅店里,望着窗外浓浓的雾霾,打趣着说明天的PM2.5指数会不会再次破表。

我们曾站在过街天桥上,看车流涌动,人来人往,一起惊讶于北京昌平区的一个小村庄流动人口数竟已达20W的传言。

我们曾深夜游荡于王府井的街头,望着一片繁华,在悠悠的火车长笛中,猜想明天会有多少人离开,又会有多少人涌进来。

初听汪峰的《北京,北京》时,因为还没有毕业,只是觉得震撼,现在再听,会忍不住眼泪盈眶。

几天前,我的这位朋友决定离开回老家。他来北京三年,换过两次工作,搬过五次家。前几次住哪里忘记了,只记得最后两次是从古城某个小区搬到了隔壁的小区,过了不久又搬到了同小区别的楼层上。

一卷铺盖,一个行李箱,一个笔记本,几件衣服,加上脸盆和洗漱用品,是他全部家当。

临别前的饭桌上,我问他,“你后悔来北京吗?”

他摇了摇头,笑着说,“不后悔。之前以为来北京仅仅是一时冲动,可时间久了,竟发现成了一种情感,很深,很难抹掉。”

啤酒瓶映满对街红红绿绿的灯光,我们看着人流涌动的窗外,他说,“似乎从每个人身上,我都能找出自己这几年的一丝模样。”

这样想着,大城市很不好,可,又很好。因为孤独的我们,并不孤单。

记得海明威曾说,“如果你在年轻的时候有幸在巴黎生活过,那么以后不论走到哪里,巴黎都会跟着你。”

而于北京,于大城市,似乎也是一样。她的灯火流光,她的人群熙攘,她的快节奏化,经历过后,仿佛会渗进血液中,长流不息,永生相伴。

20 多岁的我们,因为年轻,热血方刚,因为一部剧,因为一首歌,因为一个人,我们心涌澎湃,追求成长,所以热衷于去大城市,想要深刻体会一下。

4

大城市,一个被很多人向往的地方,色彩缤纷,摩肩接踵,川流不息,人声鼎沸。

三、五、十年过去了。

有人收拾行李选择回老家,临走的时候忍不住望一眼北京站,红了眼眶。

有人依旧早出晚归,挤公交挤地铁,下班一个人回到群租房里,在昏暗的灯光下刷一遍公众号的小红点,在心里默念北上广不相信眼泪,第二天打起精神继续拼闯。

有人运气不差,升职加薪,买车买房,还成了家。住在北京六环内的两居室里,每天忙忙碌碌,早出晚归,即使一周见不上孩子几面,也丝毫不敢有任何懈怠与怨言,只因下个月初还得还贷款。

有人敢于创新,敢拼敢闯,开公司,办企业,成功了扬名立万,失败了重头再来。

不论结果如何,其实他们都一样。

也许都曾住过地下室,忍受着阴冷潮湿和老鼠蟑螂。也许都曾加班到天亮,补上一觉然后起来继续忙。也许都曾在有所成就时,像个孩子笑的灿烂阳光。

20多岁的我们,年轻的我们,无所畏惧的我们,如果热衷于大城市,如果真的想好了,那么就去吧,也许这里并没有你想的那么好,但值得一闯。

另外,县城乡下也并没有那么差,远离车马喧嚣,采菊东篱下,还有你也可以发光发亮。

不论怎样,都希望20多岁的我们,能勇敢活出自己想要的模样。

-END-


(本文已获作者授权,如若转载请自行联系作者,谢谢合作)

作者:v羽

来源链接:http://www.jianshu.com/p/a0eefcca477a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