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山镇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

▲旗袍表演

▲争相拍照 宋建玲 摄

▲戏曲表演

▲逛庙会 张慧敏 摄

▲老水磨 穆秦岭 摄

◀洪山坝上 荣喜忠 摄

文/郝燕飞 郝金伟

郭杰俊 张臻洁

图片除署名外均由洪山镇政府提供

又是一年春草绿,秀美洪山胜水出。3月30日(农历三月三),介休市洪山镇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盛装启幕,迎接四海宾朋。

农历三月三,古为上巳节,有踏青春浴之习俗。介休自古以来就有“三月三,骑着毛驴赶洪山”的传统,每年这个时候,镇上车水马龙,人流如织。历经千年的传统承载着一方水土的文化血脉和思想精华,凝结着这片土地上乡里乡亲的精神和情感。为了更好地继承和弘扬洪山传统庙会及其历史文化,彰显洪山古镇、洪山历史文化名村独特魅力,丰富广大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促进洪山镇经济发展,繁荣介休乡村文化旅游,洪山镇依托深厚历史文化和区位生态优势,拉开了乡村文化旅游序幕。

此次乡村文化旅游节集中活动为3月30日至4月1日,主题系列活动将持续至5月底结束。将分别举办源神庙会、传统手工艺暨土特产品展、介休市首届徒步健身活动、“印象洪山”人文摄影展暨“三月三赶洪山”摄影采风大赛、洪山镇非物质文化遗产(陶瓷文化、香文化、水文化、琉璃文化)体验、晋剧及文艺演出(歌舞、抬阁表演)等多项主题系列活动,盛情邀请社会各界人士感受洪山深厚文化底蕴、体验洪山特色人文风情、品味洪山独特生活情趣。

洪山镇,位于太岳山麓狐岐山脚下,介休市区东南12公里处。在历史上是小有名气的水、香、陶瓷及琉璃之乡,辖区有洪山窑址和源神庙两处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有神鸟驻足、胜水常流的源神泉灌溉介休土地几百年的记载;有陶制品行销东南亚十几个国家和地区以及洪山香400年前就冲出亚洲的美谈,更有琉璃艺术宝库之称。

据史料记载,洪山的历史有3000年左右,并与狐岐山、狐岐胜水的记载紧密相关。《山海经》中有记载:“狐岐之山无草木,多青碧,胜水出焉。而东北流注于汾,其中多苍玉, 即此俗名洪山。”明万历《汾州府志》有记载:“狐岐山,又名洪山,在县东南二十里。山中有狐洞,可通十里”。明代万历十九年(1591)《介邑王侯均水碑记》有记载:“县之东曰洪山,泉水涌出,灌民田,得沃壤之利,乡人立庙祀之,从来远矣。”清嘉庆的《介休县志》有记载:“狐岐山,即《禹贡》治梁及岐之岐山也。”

洪山有凤凰村之名。凤凰之名不仅有吉祥之意, 于洪山而言, 其地形地貌与凤凰有着超然的相似。其中源神庙恰好位于凤凰的头部, 东头区是凤凰的腹, 堡则和西头区是凤凰的翅膀, 北头区是凤凰的尾, 南街则是凤凰的脊骨。以凤凰村为名, 也正好概括了洪山村特殊的地形特征。

洪山,因水而出名,当地的狐岐胜水也称洪山泉。关于洪山泉的来历有多种传说,最广为流传的即为古时洪山民众求雨之时,一种在神话中无宝不落的仙鸟鸑鷟,连叫三声即展翅飞去,在其落脚之处涌出甘泉,形成池水,称为源神池,又名鸑鷟泉。象征祥瑞的鸑鷟便给当地带来了丰富的水资源。因在洪山泉出水口有几十个泉眼,泉水汩汩而出,汇聚成池,便俗称“源神池”,汇集而成的泉水也就有了“源神泉”之别名, 在源神池上建立的庙宇也有了“源神庙”之美称。源神池有或大或小的池水,如“八角池”、“七星泉”、“黑龙泉”、“漏砚水”,每个池水都有相关传说。

此外,洪山泉也有“天神赐水”的说法:古时候,绵山干旱,村民求雨感动了神灵,神灵便通知兴地村、长寿村、旌介村、长孝村等村民于三月初三的三更之时派人接水。但神灵引水至洞口时, 村民们尚在梦乡, 等了一个更次, 还未见到接水人。神灵一怒之下引水沿绵山向北而去, 见绵山北端的洪山村民已下山挑水, 就将水赐给了洪山, 洪山便由此有了长流不绝的洪山泉水。

洪山泉素有“胜水流膏”之美誉, 成为介休十景之一, 依赖这一大自然的特别恩赐, 自古以来, 洪山泉域的农业生产就较为发达。因洪山紧挨洪山泉源, 对洪山泉的利用享有充分的优先权, 因此洪山的农业生产水平较高, 种植的农业作物有小麦、玉米、水稻、豆类、薯类等。洪山利用人的力量将旱地改为水浇地,灌溉条件明显优于其它村落,在当地有“三不浇”的说法,即刮风不用浇、雨天不用浇、晩上不用浇。当地流传有《姐妹采桑茶》的民间歌谣,“八月里采桑茶成堆,汾州卖茶走一回,哥哥推车前面走,妹妹挑担后面追”,道出了当地采桑卖桑的繁忙景象,也呈现了“小江南”的气派。直至现在,洪山村民多喜用农历来记日, 当地的赶集日是农历的逢四、逢八日, 农历记日与农事生产紧密相连, 农历记日在当地的普遍性也能看出当地农业的重要地位。

在满足农业用水的前提下, 与水相关的产业也相继发展起来, 水磨业、制香业、造纸业、琉璃业及陶瓷业,在洪山得到了大力的发展, 作为自然资源之用的水被赋予了经济资源的效用。在介体民间歌谣《数村村》中就有唱道:“洪山的柏香和瓷器,国内国外也有名”。嘉庆《介休县志》卷四“物产”项中也有记载:“北乡芦苇,西南煤炭,辛武盐场,义棠铁器,洪山瓷器, 一邑之利溥矣”,“杂产”项中亦有“磁(瓷)器,出石屯、磨沟、洪山等村;香,出洪山”的记录。由水而生的水利经济成为洪山经济社会发展的支撑。

水磨是洪山传统农耕时代的重要生产力, 一盘水磨每小时可以磨面粉10公斤。截至解放前期,洪山共有水磨24盘,主要集中在南沟、东沟、下桑沟一带。原属于洪山村管辖范围的磨沟村就是因为水磨业的兴盛而命名的。约一半的水磨用来磨粮食, 其余一半的水磨用于磨制瓷所用的釉原料及石料、制香所用的木料、造纸所用的原料。从水磨用于农业生产及手工业数量比例来看, 建立在洪山泉基础之上的生产方式呈现多元化特征, 这与同时代的农耕社会相比, 凸显其优越性与独特性。因为洪山的水磨优势, 吸引了介体其它乡镇乃至孝义、平遥等周边区域的村民利用人背马驮 ,将粮食运到洪山村磨成面粉, 由此形成了地域之间人群的互动。直到上世纪70年代, 水磨才逐渐被电力设施取代。

制香则主要以传统的家庭作坊制造为主。制香过程中的木料初加工主要依靠水碾和水磨来完成, 因此该行业的兴起与水也有紧密的联系。康熙《介体县志》载:“香出洪山”,洪山香的销路范围极广, 北到齐齐哈尔、乃至俄罗斯一带,南到印度,亦有很多东北人到洪山来买香, 随即转运到日本销售。建国前, 在洪山村有比较著名的老字号香业“天成公”,其香远销东亚及东南亚地区。在清末民初,洪山村仅香的生产便达到每天600箱, 而每箱的重量为30公斤, 按照当时人均一天仅能生产5公斤香的工作量可以粗略算出洪山仅生产香的人员就达到360人, 加之每生产5公斤香所要配合供给原材料采集、加工、包装、销售等的人数,保守来说不下1000人。在洪山,因为制香行业的兴盛,还专有负责香业管理的“副业大队长”。

洪山因盛产陶瓷而有“陶村”之称。在洪山源神庙附近, 发现一处古窑遗址。古窑遗址以喊车沟为中心, 依地势分布于磁密沟、龙王沟、琉璃窑、采坪沟等, 在东西250米、南北100米的范围内,总面积约2.5万平方米左右。窑址有盛产陶瓷所需的泥土, 从古开采至今未竭。洪山窑址内有黑白釉瓷片, 赭釉、青釉刻花、印花瓷片,亦有少量的脱釉或变形的器物。该窑据考古发现,创烧于五代, 是北方民间著名瓷窑之一。北宋大中祥符元年《源神碑记》有“丹竃炊频,洙风扇咄,高士云集,兴舡频届,陶剪翠殊,名彰万载”等语。碑阴题名有“磁窑税务任韬”、“前磁窑税务武忠”。立碑人中有两任磁窑税务, 说明宋初以前这里的磁器制造就已相当兴盛, 以至官府要委派专门官员征收磁器税。该千年古碑成为至今发现仅存的三通记载关于宋代烧瓷碑刻中最早的一通。据光绪十八年《公同义合碗窑行公议规条碑记》记载,旧日从事该行业的共17家,民国5年新添两家,共19家。《公同义阖碗行公议规条碑》中是在“合碗行生意渐渐疲滞,又逢荒年,碗货概不能销售,看看歇业”的背景下制定的。行规明确提出了“限人、限时、限产、限釉”以及罚金的量化指标和要求,对解除危机形成良好规避作用。除瓷窑外,还有碗窑、盆窑、瓮窑等,在明清两代相当兴旺。解放前,洪山村的古窑址集中于两个片区, 分别为洪山窑片区共计22座窑和磨沟窑片区共计11座窑。建国以后,洪山陶瓷的产品增至20余种,其生产的黑釉瓷,曾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奖章。

琉璃制造也是洪山依托水资源发展起来的手工业类型。介休市博物馆馆藏的唐贞元十一年(795年)洪山《法兴寺碑》有“西至琉璃寺,北至石佛脚”的记载。此碑的背面是《天会十四年(公元970)洪山寺重修佛殿记》,有“铺玳瑁瓦瓮琉璃”的记载。可见,重修的洪山佛殿已经使用质如“玳瑁”的琉璃兽面, 洪山烧造琉璃并用于建筑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在洪山窑址的附近就有一个叫琉璃窑的地方, 其历史与洪山陶瓷一样历史悠久。正是洪山富足的水动力, 加之丰富的琉璃烧制原料,促成琉璃烧造行业的兴盛。以洪山琉璃为代表的琉璃烧制技艺于2008年被授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琉璃技艺不仅代表了洪山以水为中心的资源优势, 也承载了水利经济的繁荣气象, 更是成为洪山文化的代表之一。

除以上手工业之外, 洪山村还有土法造纸、 编草绳等手工业存在, 造的纸用于供应香的包装。《中河碑记》记载了清代嘉庆九年因上游村庄造纸导致水质污染, 严重影响下游八村的饮水和灌概, 此事由当时的知县秉公处理, 对污染水源者进行了重罚。此事件说明了洪山造纸业在清代已有较大发展。而编制的草绳用于陶瓷制品的包装, 因陶瓷制品产量较大, 对草绳的需求可见一斑 。手工业形成锁链效应,水资源带动陶瓷、制香,陶瓷、制香又带动造纸、编草绳等手工业的出现, 有效扩大了当地手工业的从业人数。 当地农业与手工业并举, 同一户人家既从事农业也从事手工业,甚至往往从事手工业的人数及付出的时间要多于农业。

洪山因多样的水利经济促成了社会的活力, 形成了一定意义范围内的手工业制造与商业活动中心。在洪山老人的记忆中,洪山的陶瓷、琉璃、香等手工业产品就在当地生产和销售。从东北等各地来的商贩络绎不绝, 他们来时携带货物在洪山销售, 走时又带上洪山的产品运往外地销售。洪山生产的各类产品供不应求, 洪山当地人已经很难实现正常的产品供给, 便有很多前来洪山“打工”的外乡人。明末清初,洪山村的总人口为4000人,其中洪山本地人口为2000 人,余下2000人则是从外地来到洪山,从事水磨、制香、陶瓷、琉璃等手工业的。由此可见, 洪山因当地独具特色的各类手工业的发展, 带动了洪山村外来移民现象的产生。建立在得天独厚的洪山泉基础之上发展起来的水利经济, 使洪山村充分实现其经济效益,从而使“近水楼台”的洪山村成为繁荣富庶的地区,有“晋中小江南”、“小北京”、“小香港”等称号。

▲洪山镇首届乡村文化旅游节开幕

▲旗袍表演

▲争相拍照 宋建玲 摄

▲戏曲表演

▲逛庙会 张慧敏 摄

▲老水磨 穆秦岭 摄

◀洪山坝上 荣喜忠 摄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