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记》第48讲。

在第47讲里,讲到了“子之之乱”。燕王哙听信蛊惑,放着好好的燕王不当,非要学尧舜,把自己的君位让给国相子之。他这一让不要紧,燕国大乱。齐国趁乱攻入燕国,燕王哙、国相子之还有太子平都死于战乱,军民伤亡数万,几乎亡国。

“子之之乱”平息两年后,赵武灵王将在韩国做人质的燕王哙的儿子职护送回燕国即位,史称燕昭王。燕昭王继位之后,深感国家衰落,发奋励精图治。

唐朝大诗人陈子昂有一首非常著名的诗,叫《登幽州台歌》,诗里面这样写道: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幽州台,又名“黄金台”,是燕昭王招贤纳士时所建。虽然是唐代的诗,可放到燕昭王招贤纳士、复兴燕国的故事中,也丝毫不觉得违和。


燕昭王招贤

燕国在东方各国之中,很少有辉煌的时刻,跟身边的赵国、齐国相比,明显处于弱势,总是被欺负;尤其是齐国,更是屡屡侵犯燕国,子之之乱,燕国几乎要灭亡于齐国之手。所以,从一开始,燕昭王所面临的是“内有动乱、外有强敌”的双重困境。

燕国有一个叫郭隗的贤人,燕昭王向他询问复兴燕国的大计,十分坦诚地告诉他自己的想法。燕昭王对郭隗说:“齐国趁我们的国内混乱没有防备,攻破了燕国,我深知燕国国家小、力量弱,不足以报仇。可是如果得到贤士一起来治理国家,雪洗先王的耻辱,这是我的愿望啊。先生看到有这样合适的人才,我会亲自侍奉他的。”

郭隗以古人“千金买骨”的故事进言,劝说昭王广纳社会贤才。郭隗说:“假若大王一定要招致贤士,那就先从我郭隗开始。至于那些比我更贤能的人,难道还会以千里为远而不来吗?”燕昭王听完之后,深受触动,决定兴建“黄金台” ,招贤纳士,并对郭隗礼遇有加,奉为国师。


黄金台招贤纳士

一时之间,燕昭王不惜重金礼遇人才的消息传遍各国,各国贤士争相奔赴燕国,乐毅从魏国到来,邹衍从齐国到来,剧辛从赵国到来。燕王吊祭死者,慰问孤儿,和臣下们同甘共苦,燕国再次变得国富兵强,人人请战。

二十八年(前284),燕王任命乐毅为上将军,和秦、楚以及赵、魏、韩等国共同谋划,发兵征讨齐国。齐军战败,齐湣王逃到外地。

燕军单独追击败逃的齐军,攻入齐都临淄,夺取了齐国所有的宝物,焚烧了齐国的宗庙宫室。齐国城池没有被攻下的,只有聊、莒和即墨三处,其余都隶属于燕国,达六年之久。


乐毅伐齐

燕国本来可以成就“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雄图霸业,可却因为燕昭王的突然死去,功败垂成。原来,继任的燕惠王再做太子的时候,就跟乐毅不对付。等到乐毅领着重兵在外,燕惠王很快就中了齐国的“反间计”,认为乐毅之所以留下三座城池打不下,不是因为不能,而是怀有异心,想要拥兵自重、威胁燕国。

面对这样的猜忌,乐毅只好急流勇退,跑到了赵国。赵国封乐毅于观津,想要借此威慑燕国、齐国。乐毅一走不要紧,齐国的齐国田单马上发动攻势。代替乐毅的骑劫经验不足,被田单使用计谋骗过,放松了警惕。田单在即墨,以火牛阵击破燕军,收复七十余城,把齐襄王从莒邑迎回都城临淄,重新恢复了齐国。


田单复齐

燕国大军失败之后,燕惠王悔不当初,可又觉得乐毅跑到赵国会危害燕国,就派人去赵国责备乐毅,同时也向他道歉。不过燕昭王道歉一点儿都不真诚。他先是说,燕国把整个国家的军队都托付给乐毅,乐毅也替燕国报了大仇,自己不敢忘乐毅的功劳;然后又“甩锅”给自己的老爹,说自己是因为版丧事,身边的人给的意见有误,导致自己做出了错误的判断;而后,竟然还毫不知耻地说,自己之所以下令召回乐毅,是因为觉得他在外面风餐露宿六年了,需要好好休息一下;最后,还把责任归到乐毅的身上,说将军您误听误信,以为咱们俩有过节,我就会加害您,您这样跑到赵国,实在有负先王的重托。

说燕惠王是“甩锅高手”,一点儿问题也没有。可乐毅也是一个很精明的人,他当即给燕惠王回信,写下了著名的《报燕惠王书》,把燕昭王“甩锅”、找理由、归罪自己的举动一一驳斥,表明自己对燕昭王的忠心;还拿出伍子胥冤死的故事,表示自己之所以逃走,只是不想落得“忠心被戮”的结局,劝诫燕惠王任用贤能、听信忠言,妥妥地打了燕惠王的耳光。

燕惠王无奈,只好作罢。可为了防止乐毅将来领兵攻打燕国,燕惠王把乐毅的儿子乐间封为昌国君,主动示好。后来,乐毅经常在赵国、燕国走动,又与燕国重新交好,燕、赵两国都任用他为客卿。乐毅最终死在了赵国。

历史切片,每天聊一点,谢谢您的关注,我们明天见。

参考资料:

  1. 《史记·燕召公世家》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