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魏襄王世的最后几年,齐、韩、魏三国合纵攻秦于函谷关,打得秦军大败。公元前298年,韩魏齐合纵伐秦,攻至函谷关,黄河、渭河之水绝一日,秦军战败。公元前296年,三国再次击秦,秦军再败,秦国归还了韩国武遂(今山西垣曲)和河外(黄河以南)之地,归还了魏国河外和封陵(今山西省芮城县西南)。但三国不知什么原因并没有乘势灭秦,失去了最后一次扭转局势的机会。也许三国根本就不团结,而韩魏得到了部分失地,不愿再出兵了;齐国远道而来,打败秦国自己也没有好处,更不会继续作战了。


风陵渡处于黄河东转的拐角,是山西、陕西、河南三省的交通要塞,自古以来就是黄河上最大的渡口

公元前296年,魏襄王去世。子魏昭王即位。下面是《史记》所记载的魏国在魏昭王时期失地记载:前295年,昭王元年,秦拔我襄城(今许昌襄城)。前293年,佐韩击秦,秦败我伊阙,斩首二十四万,虏将喜。前290年,韩与秦武遂地方二百里。魏入秦河东地四百里。前289年,秦客卿错击魏,至轵(今河南济源),取城大小六十一。前287年,秦拔我新垣(山西垣曲)、曲阳(河南济源西十里)之城。前286年,魏纳秦安邑(今山西夏县)及河内(今山西南黄河北一部分)。前283年,秦拔我安城(今河南原阳),兵至大梁(今河南开封)而还。前276年,安釐王元年,秦拔我两城。

那么为什么魏国在魏襄王时土地没有丧失,并且在公元前296年,还收回河外和封陵;而到魏昭王即位后,国土开始大面积丧失。笔者认为有以下原因:

第一、公元前293年,伊阙之战韩魏联军被斩首24万,是魏国之后国土大面积丧失的主要原因。这二十四万人是韩魏防守西方的有生力量,一旦被屠杀,韩魏很难在短期之内再组织一支防守西方的大军。并且韩国在前二十年内连损十五万军队,所以这二十四万应当是以魏军为主,从主将为魏将犀武,也就是公孙喜也能看出来。魏国在魏襄王时,打不过就跑、就求和,懂得保存有生力量,终魏襄王世,是没有被秦斩首多少万的记载的,而魏昭王一上台,就被斩首了最少十二万(从韩魏各一半推测)军队。

第二、失败的外交政策。魏襄王时继承了魏惠王后期合纵抗秦的外交政策,所以有三次合纵抗秦之事,第一次是公元前318年,第二次是公元前298年,第三次是公元前296年。最后两次是成功的,魏国收复了河外与封陵。但魏昭王即位后,没能成功的团结齐国,在秦的大举进攻面前单凭魏韩之力与秦作战,是无法打败秦国的。

第三、缺少将才。历史上不缺以少胜多的案例,更何况伊阙之战韩魏以二十四万大军对白起十万秦军,其实伊阙之战,魏韩是应该战胜的,但魏韩不能很好的团结协同作战,最后被秦军各个击破。魏将公孙喜与秦将白起相比,军事才能上是有差距的。魏国还是像魏惠王时,人才外流,可用之才很少,而在魏襄王时起用的厉害战将犀首、翟章这时也有可能去世。历史证明,有时候将才很重要,像战国时赵国有赵奢、廉颇、李牧,秦国有白起、王剪。而魏国后期再无名将出现。曾几何时,魏国吴起以五万军队击败秦国五十万大军,而现在,秦国十万人屠杀韩魏二十四万大军,真是时过境迁。这次大屠杀,从数目上看是仅次于长平之战的一次,韩魏因此而失去的抗秦的能力,以后只有挨打的份了。

第四、魏襄王在公元前296年,虽收回河外和封陵,韩国也收回河外和武遂(山西垣曲南),但没有全部收回秦国在函谷关外所占的城池,这就为秦国进攻韩魏提供了东方军事据点,秦军不用长徒跋涉。东西方交通要道宜阳就没有收回。而宜阳是中原军事重镇。韩国以前就常年驻扎十万大军,并且城池坚固,在军事上地位非常重要,可南进、可北进、可东进,公元前307年,秦军屠杀六万韩军得到次城。而公元前296年,韩魏也没有乘秦军求和收回宜阳,这就相当于让宜阳秦军可以与函谷关以西的军队对韩魏山西南端的领土形成包围之势,这就是为什么秦国在魏昭王时期首先侵吞了魏国的河东与河内之地,让魏国西方领地尽失。秦军的策略是先在伊阙打败韩魏军队、占领伊阙(今洛阳南)这就断了韩魏通过伊阙北上和西进之路。然后秦军又占领了轵城、新垣和曲阳,也就是现在河南济源和山西垣曲,将魏国东西方领土从中斩断,并对魏西方领土形成包围之势。最后夺取魏国河东和河内之地。

魏国在魏昭王前期失地六百里:河东四百里,河内二百里。秦军继续东进,于公元前283年占领安城(今河南原阳),兵临大梁城下而还,魏国已真正的沦为二流国家,战国历史进入了秦最强,赵楚第二,齐魏韩燕第三等的时代。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