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意花鸟画可分为小写意和大写意:小写意的特点是真实、生动。是花鸟中一种比较普遍的画法。而大写意在中国画中是一种比较难掌握的画法,需要有很好的基本功,在表现对象的时候,带有很强的主观性,造型大胆、夸张。

它的特点是,具有很强的抒情性、创造性、趣味性,给人一种潇洒、气派、落落大方的艺术感受。总的说来写意画讲究的是“意”,重视形似而不拘泥于形似,追求“不似之似”与“似与不似之间”,强调的是作者的个性发挥。

1、清 八大山人《河上花图》天津博物馆藏

《河上花图》卷高47厘米,长近13米。是清朝著名画家朱耷在其72岁时应朋友蕙岩之请而作,历经四月画成,是画家晚年非常罕见的大幅作品。

清-朱耷-河上花图卷-纸本47X1292.5 长卷巨制。笔触奔放,墨色苍莽,技法精练,画面气势磅礴,跌宕起伏,酣畅淋漓,诗、书、画、印俱佳,是水墨写意画中最具代表性的作品,也是存世朱耷绘画之最精者。

卷尾自题诗文才卓绝,书法独特。引首有徐世昌行书题“寒烟淡墨如见其人”;卷尾有清代永瑆、许乃普,近代徐世昌等多人跋文。卷尾自题诗《河上花歌》37行,文才卓绝,书法颇具风范。后记:“蕙嵒先生属画此卷。自丁丑五月以至六、七、八月,荷叶荷花落成。戏作河上花歌仅二百余字呈正。”款署:“八大山人。”丁丑即1697年,可知此图为朱耷古稀之年所作。

朱耷(1624—1705),江西南昌人,明宁献王朱权后裔。明亡后出家为僧。八大山人花鸟承袭陈淳、徐渭写意花鸟画的传统,发展为阔笔大写意画法,其特点是通过象征寓意的手法,并对所画的花鸟、鱼虫进行夸张,以其奇特的形象和简练的造型,使画中形象突出,主题鲜明,甚至将鸟、鱼的眼睛画成“白眼向人”,以此来表现自己孤傲不群、愤世嫉俗的性格,从而创造了一种前所未有的花鸟造型。

八大山人《河上花图》局部

八大山人的艺术成就以绘画为主,工诗文,长于行书,淳朴圆润,自成一家。在绘画上,他以大笔水墨写意画著称,并善于泼墨,尤以花鸟画称美于世。他怀着国破家亡的痛苦心情,借花鸟、木竹、山水来抒发对满洲贵族统治者的不满和愤慨,表现他那倔强傲岸的性格。在八大山人暮年作品中,以《河上花图》卷最为精绝。巨幅长卷与二百余字的《河上花歌》相映生辉,堪称八大山人一生境遇的缩影和晚年心态的真实写照。

八大山人《河上花图》局部

画卷中传神地表现出荷花情状的千姿百态,荷梗直、弯、斜、卧,荷叶伸、卷、浓、淡,荷花开、合、露、藏,变化多端。花叶用泼墨法秃笔横扫,洒脱豪爽,酣畅淋漓地展现出浓、淡、焦、润等多种墨色,富有层次感,充分体现了中国画墨分五色的特点,传达出一种不可遏止的激昂之情。花瓣用细笔勾勒,一圈而就,气足神完,与看似随意挥洒的墨叶相映成趣,展示了八大山人用墨浓淡相宜、刚柔并济的纯熟笔锋。

八大山人《河上花图》局部

《河上花图》表面上描绘的是河上荷花,实为朱耷人生长河的真实写照。卷首展现了荷花从河上跃起,枝挺叶茂,生气蓬勃,隐喻初涉人世时的远大志向;画面随即就遇上了陡峭的山坡,荷花只能从夹缝中生长,虽仍显旺盛,却已弯枝低腰,暗示青年时的他还没有施展自己的抱负便遇到了国破家亡的挫折;接下来便是崎岖的河床、枯木、乱石,荷花已呈残败之状,犹如残喘的人生;卷末的景致更是凄凉,成片荒芜的土坡,已不见一枝荷叶,仅有星星点点的兰草竹叶杂生,寓意着自己的一生将在萧索中终结。

此卷整体气势磅礴,笔势跌宕起伏,构图疏密相间,用墨苍中见润,与自赋《河上花歌》的诗作及其书法,构成了诗、书、画相互辉映的艺术整体,不仅是朱耷一生中最长最好的作品,更是其艺术与人生完美结合的一幅难得的珍品。引首有徐世昌行书题“寒烟淡墨如见其人”,卷尾有清代永瑆、许乃普,近代徐世昌等多人跋文。

2、清 八大山人《墨花卷》

寥寥数笔——以简取胜的形象

八大山人绘画主张一个“省”字,往往以极其精简的笔墨表现复杂的事情。在他笔下,无论是小鸟、小鱼、小鸡、还是一花、一木、一石,均寥寥数笔,似乎已到了不能少一笔的境地,但却能画出对象的质感和立体感,非常的生动。

八大山人的“省”不是形象的简单化,而是画家通过对大自然的精细观察、积累,把真实的物象进行高度概括,加其以艺术夸张而创造出来的。

他画的鸟显得很倔强,即使落墨不多,却表现出鸟儿振羽,使人有不可一触,触之即飞的感觉,一副既受欺又不屈的情态。作到了“笔不二而心恭,笔不同而意周”。

3、清 八大山人《 莲塘戏禽图卷》 大都会艺术博物馆

大胆剪裁——奇特简洁的构图

朱耷的绘画还表现在构图的奇特简洁上。八大山人继承了传统中国花鸟画对背景的处理方法,既用大片的空白表现背景。但八大山人的构图显得更简洁。

为了突出形象,他对次要的东西进行大胆剪裁,使人觉得画面上没有一点多余的笔墨。如《孤禽图》,整幅画只在中下方面出一只水禽;《墨鹰图轴》,只画一石、一树、一鹰。这种奇简的构图造成了一种强烈的墨白对比,使用者孤愤之心跃然纸上。

另外,在构图中常采用“S”形中间断开剪裁模式,如《墨鹰图轴》、《杨柳浴禽图》,在表现其中的树时,均采用截枝式,把画中形象引出画外,使画面即简洁又丰富。

4、清 八大山人《猫石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5、清 八大山人《折枝花卉》 手卷 1701年作

这一花卉卷作于八大山人七十六岁的晚年,社会逐渐安定,他的焦燥狂悖、愤世嫉俗的悲凉心情渐次平静,他已甘心做一个画家淡泊地了此一生。

欣赏此幅作品,我们可以感觉到,淋漓苍厚、凝重渊穆成了八大山人画的基调。不能再用“白眼向青天”或“墨点无多泪点多”来形容他的画了,他已成了可以容忍世界,世界也能容忍他的一个从容画自己画的可爱老人。于是,我们便能用平静的心境来欣赏爱抚他的这幅遗墨,来感触他高贵的心灵。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