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年,国内综艺火起来了,一个好节目上下游形成产业链,其中的利益空间令人咋舌,足以养肥很多人。但是综艺节目的内幕,后台操作等负面也日益增多!中国的综艺经济到底要如何良性发展那?

大环境催生大繁荣

一档好的综艺节目不仅能带来高回报率,同时对提升卫视的品牌价值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这一点,早就是电视人普遍共识。这两年电视综艺开始走向大繁荣,则和电视大环境的改变不无关系。

据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发展研究中心发布的《广电蓝皮书:中国广播电影电视发展报告(2014)》透露,2013年全国广播电视行业总收入达到3734.88亿元。和已经接近饱和的电视剧市场不同,在广播电视产业发展中,综艺节目仍属于“蓝海”。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资深电视人表示:“文化产业的热钱已经到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地步,业内有个笑谈,原来到山西看煤矿的企业都来投电视了。尤其是《中国好声音》让大家看到综艺节目是能赚钱的,一个节目就能让一个公司成长,社会化的公司就也想成为灿星,打造下一个‘好声音’。”

综艺的内部时代

在国内,早期的综艺节目的核心是编导。所谓编导,也就是一个人身兼编剧和导演两职,编剧岗位并未被重视。2013 年,以《我是歌手》、《爸爸去哪儿》为代表的韩式综艺大举进军中国市场,综艺编剧这一职业也被引入了中国。2013 年开播的《我是歌手》,是第一次将综艺编剧引进国内的真人秀节目。这档节目一期 90 分钟,除了歌手唱歌和主持人和观众的镜头,剩下半个小时都是真人秀的内容。《我是歌手》因此成立了专业的编剧团队。据了解,从第一季到第四季的《我是歌手》,一直保持着 25 位编剧的庞大队伍。那么,编剧在节目中的任务是什么呢?首先就是为综艺节目编写剧本,设置情境、任务和规则。但凡是剧情化的综艺,基本上都是由节目组的编剧负责编写剧情。比如《极限挑战》中那些高难度的任务和规则,都来自于编剧们前期大量的沙盘推演、现场即时编剧,再加上后期的重新结构。

中国有嘻哈被爆“内部操作”

最近的综艺节目,争议最大的无疑是《中国有嘻哈》。在节目开播前,因为刚好撞上韩媒嘲讽国内综艺只会照搬韩国综艺,而这部综艺适时出现被爆出全盘照搬《SMTM》;之后又有参与海选的rapper爆料有超过三分之二的选手连开口的机会都没有就被淘汰出局,这种极不尊重选手的行为引起了观众很大程度的反感。节目未开播就已经被全网黑,似乎扑街已成定局。

《中国有嘻哈》是爱奇艺在受众人群广度、与网综内容深度双维度拓展的又一爆款力作;同时也是爱奇艺对细分受众群体的把控力与创新力的又一次体现。在节目定位上,有别于传统音乐综艺节目,《中国有嘻哈》紧贴年轻观众“去创造、不跟随“的生活态度,通过引入深具嘻哈气质的评委与巧妙设置的赛制,以纯粹嘻哈音乐为载体,或将在短时间内点燃年轻潮酷一代心中的“嘻哈梦”。本次发布会现场,王晓晖表示:“年轻人的的心理需求在近年来愈发向多元化发展。多元的需求就意味着网综内容的打造必须更加细化,创新点也必须更符合受众的需求。我们希望《中国有嘻哈》能够以嘻哈文化作为纽带,打造传递中国年轻人共性文化的平台”。

申明:此文为头条号作者(博石学堂)原创,未经允许,不得转载,特此申明!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