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社会没有像现代社会那么多出人头地的机会和条件,考上状元当上管似乎成为古代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其实还有一个原因让古代士人对当官趋之若鸯,那就是当官就意味着拥有高收入,好生活。朝廷的大官就不多说了,就算当上一个县太爷,生活都能过的很滋润,那么古代县太爷的年收入究竟有多少呢?

古代的县官收入称之为俸禄,俸禄就是我们今天所说的工资加福利待遇。魏晋南北朝时代,县令的的俸禄是按月发放的,每月发放米150斗,钱二千五。一斗米为8公斤,150斗就是1200公斤,对于一个成年人来说,一个月吃40公斤的米有是极限了,1200公斤的米拥有很多的剩余,如果再将结余换成余钱零花,则小日子便过得有点滋润。由此可以推断,陶县令一天的工资,不仅可供一个成年人一个月生活费用,还有八十三文现钱,这等收入水平应该算是很高并且令人眼红的了。

在来清朝的县令,他们的俸禄是以货币的行驶发放的,清朝一个县令的年俸禄是45两银子,外加20担俸米。如果俸米折成银子,那么一年的俸禄也就60两。一两银子大概相当于想在的200元人民币,两那么就1.2万元,不过清朝县令还有一个额外收入, 叫做养廉银,7品县令的养廉银达到400到2000两,是正常工资的几十倍。不过这些只是基本工资,因为一个县令掌管一个县的税收,府库,司法,监察和征兵等事物,如果开小差的话,那么中间的油水可就多了,到这里你应该想到古人那么喜欢当官了把,并且这种思想一直延续到今。

公众号:覃小懒讲历史(qxlgzh)

(下载iPhone或Android应用“经理人分享”,一个只为职业精英人群提供优质知识服务的分享平台。不做单纯的资讯推送,致力于成为你的私人智库。)